今天刷到这样一个视频,一位家长对着采访人员哭诉幼儿园老师责打其子的屁屁五下!同时斥责老师“凭什么你来惩罚?,我给你这样的权利了吗?!”“我没期望我的孩子以后有多优秀!”“我认为快乐更重要!”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1)

面对这样的家长,真的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大略翻看了下边一万多条的评论,一边倒地倾向老师这一边!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2)

评论里说得最多的就是“把孩子领回去自己教吧!”

我觉得当代教育的失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这样的家长!

千百年前,孩子多,教育资源匮乏,受教育机会不均等,所以人们普遍渴望接受教育,对待先生、夫子、老师,也是非常地尊重!那时候的学生和家长对学习、对师长是心存敬畏的!家长会为了能让孩子接受教育而费尽心思,一旦孩子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家长会竭尽全力去配合,最常说的话就是“孩子交给先生了,打也打得、骂也骂得!只盼孩子能学有所成!”

新中国成立,经济发展迅速,教育体制日趋完善,义务教育的实施实现了让孩子们都能有学上的目标,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各家的孩子都变成了“掌中宝”。学校学生也变成了“说不得、打不得、骂不得、罚不得”!国家出台各种法律法规来保护学生的各项权益,教育部门为了平息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矛盾,而一再要求老师妥协!

国外教育思想的传播也影响了很大一部分家长,“快乐教育”风靡一时!但我觉得学习本身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小树不修不直溜”,把人比作一棵树,若想长成参天大树、栋梁之材,那就要不断剔除滋生的“歪枝斜杈”,这个过程必然是痛苦的!

都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一个优秀的园丁,如果不敢下手除去那些“歪枝斜杈”,那不是对学生好,而是不负责任,是“失职”!当然,也要避免“过度修剪”!老师要掌握的是那个“度”,家长也要理解老师的“度”。

老师,要做合格“园丁”,离不开家长们的理解和配合!“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能走上教师岗位的人,我相信,都有一颗对教育事业十分敬畏的心。赤城无比,热情无限,不要让愚昧的家长浇熄这把“热情的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