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导演彼特·韦伯的第一部作品,灵感来源于美国女作家崔西·雪佛兰的小说。

小说讲述了少女葛丽叶与画家之间的爱情故事。

小说又取材自荷兰画家维米尔的同名名画。

这是一部由名画演绎出的爱情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爱情叫爱而不得。

喜欢戴珍珠耳环的女人的性格(戴珍珠耳环的:有一种爱情叫爱而不得)(1)

图片来源网络

有些感情,只能止于唇齿,掩于岁月

故事发生在17世纪中期荷兰某一个水城小镇。葛丽叶在父亲失明后,来到画家维米尔家做女佣。

维米尔的妻子是个没有安全感,又疯狂生娃的女人,她不懂绘画,对于她来讲画画是一种谋生手段。

另外还有掌控欲强的丈母娘,替画家卖画以维持一家生计。

自然而然画家维米尔是孤独的。

葛丽叶是一个年轻貌美小有文艺感的女孩,切菜的时候都会按颜色摆放。

她在打扫画室的过程中,和画家感情逐渐滋长,电影里维米尔引导葛利叶对色彩的区分以及一起调颜色。

一朵云是什么颜色,白云里有一点蓝色而且也有黄色,还有一点绿。是他教会葛丽叶看云里奇幻的色彩。

喜欢戴珍珠耳环的女人的性格(戴珍珠耳环的:有一种爱情叫爱而不得)(2)

电影截图

一切都是淡淡的如浆洗过的白布。少女与画家朦胧的爱意在色彩中升腾。

后来画家决定为葛丽叶单独画一幅画,他说“我要画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样子,葛丽叶,单单只是你。”于是为她戴上妻子喜欢的珍珠耳环。

再为葛丽叶穿耳洞时,珍珠耳环上流转着情欲,眼为情描,心为欲种。

每一个耳洞都是爱的伤口,爱在你的世界告终。

全片没有裸露的境头,但充满着少女的心思和浮动的暧昧,情素涌动。

美丽不光在外表,压抑的感情如鲜花盛开在刻板的世俗里。

葛丽叶珍珠耳环上的暧昧情欲,是未说已休的两抹浮云。

但葛丽叶明白,画家是有家室的人。虽然是得不到的爱情,却也还是让她学会如何看清这个世界的斑斓色彩。

有的感情,限于或因为公序良俗,或因身边已有他人,只能相忘于江湖。

或许有人要说人要为自己而活,忠于自己内心,不委屈自己,为什么要为了外部条件放弃对的人呢?

事实上是世上没有对的人,不论任何感情都要败在时间和死亡上。对的人,是一段时间内的对,而不是永恒的对。

即使是目前身边的人不是你想的对的人,但只要尝试沟通,解决,共同为两个人的各种需求而奋斗。

而不是奋不顾身地为了所谓的爱去伤害别人,挑战道德。那样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人要为自己而活,但人不能只为自己而活。

感情需要理智,不能不管不顾

故事的另一主线是葛丽叶和屠夫的儿子彼特,葛丽叶和画家每一次情感的升温,葛丽叶都会在现实中和彼特有肉体的接触。

葛丽叶深知和文艺的人谈恋爱是一件浪漫的事情,一起生活却是烦恼。爱上这样的男人,幸或不幸,冷暖自知。

她是少女怀春细腻感性的女佣,他是孤独的有家室的画家。他们注定无法在一起。

第一次葛丽叶看到画家和妻子调情后,和小屠夫在一起时,将初吻献给了他。

第二次在画家为葛丽叶穿耳洞画画后,葛丽叶疯狂地找到屠夫的儿子,将自己彻底交付于他。两人在昏暗的街角完成爱的礼赞。

喜欢戴珍珠耳环的女人的性格(戴珍珠耳环的:有一种爱情叫爱而不得)(3)

电影截图

葛丽叶的确做到了保持自己。或许,嫁给屠户才是心安理得的。

幸好她没有选择沉浸到画家的世界里。

在你和爱情面前,我还是足够聪明。没有赢,也什么都没有输。

当我们存着奢望望向不能到达的地方时,记得给自己留条后路;或者偶尔也看看自己的处境!

原来有些爱情是不该去报希望的,有些人是你不该为他回眸的。

一笑而过就好,过客很多,珍惜真正可以在你身边一起的人。

爱情犹如一场幻觉,空余一场情恨

画家妻子后来要求看画像,画家讲,你不理解。母亲讲只是为了卖钱贴补家用。看到画的那一刻她疯狂了,你为什么不画我。她痛苦地喊叫。

是的,作为一个妻子,这就是侮辱,是精神背叛。而不仅仅是一幅画那么简单。滚出我的家。是她最后的怒吼。

葛丽叶平静地离开了。

多年后,她收到了画家寄来的珍珠耳环。

多情自古空余恨,对于葛丽叶来说隐忍、克制,与你同时享有某个时刻已经足够。

画家喜欢画中的那个戴珍珠耳环的女子,而葛丽叶最终也释怀了,没有他生活照样不错。

有面包有男人有家庭,就够了,连当初遥不可及的耳环都不如银币来得实在。

葛丽叶爱上的是自己爱的感觉。喜欢他的时候,他的一举一动都成了对自己的回应,小心翼翼使自己成为自己认为的他会喜欢的人,即使自己也不断的意识到他并不真正给过自己什么,却始终戒不掉这种依恋。

全片静静地的细腻的感情,一段从未被说出口的爱情。那情意深藏画中,每个人都能感觉得到。

可这是他能给她的全部,地位的悬殊总让人失去说爱的勇气。她走了,留他一人带着眼中深藏的后悔过完一生。

有的感情不一定要大声说出来的,压在内心的才是最醇厚的。

这是一部百转千回从一幅名画演绎出的爱情故事,这份淡淡的无望的爱情能够滋润这个干枯的、恶俗的世界,给人心带来丝丝略带潮湿的清凉。

流畅,细腻,隐晦这个假想的故事里,飘着忍让、妥协与无奈的寒气,一切都是压着的,拢着灰。

那些模棱两可的情愫,是好奇与欲望碰撞后的零星火苗,或是曲高和寡后的惺惺相惜?

时代、宗教、文化与阶级,或许只有它们才能给出并不笃定的答案。

原来爱情没来过

他,她的主人,她崇敬的艺术家,她的爱人。

她的爱卑微,不可告人,被阶级牢牢禁锢.。

珍珠垂坠下来,世界因之明亮。

不属于你,却只有你懂。 有些东西,无法留在记忆里。

所以让我做梦,一次。

有的感情意未表,情未诉,但你的温柔,让我对方铭记一生。

这种隽永的美好早已嵌入双方心。

爱而不得的爱情,唯美而悲哀。

一切已发生,一切又未发生,空留无奈,只能望进你的心里。

爱而不得的爱情是内敛的,压抑的,高尚的。故事还未上演,就已经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