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初上海还是阳光在线暖意融融,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今天上海天气最高气温实况?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上海天气最高气温实况(明天最低4周五最高23)

今天上海天气最高气温实况

上周初上海还是阳光在线暖意融融

到周末却秒回冬天体感

让很多人都有些不适应

不过

申城已入春

寒意只是暂时的

回暖依然是大趋势

本周二上海市区最低温度只有4℃

周五的最高温度则将直接冲上23℃

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显示

本周上海迎来大回暖

进入快速升温通道

本周

申城最高气温将从13℃

一步步爬升到23℃

几乎要翻个倍

随着南方阴雨天气落下帷幕,从今天(3月7日)开始,全国大部地区都将放晴。不过,上海在冷空气持续影响下,今天早间还有些短时小雨,气温依然较低迷,最高温13℃,最低温仅6℃。潮湿叠加降温,这是妥妥的冬季体感了。

进入初春,连冷空气也是来去匆匆。从明天开始,上海进入快速升温通道,气温逐日抬升,到周末可达23℃,连最低温也会达到两位数。不过春天天气多变,气温震荡,例如明天早晨上海就会受辐射降温影响,市区最低只有4℃,想把御寒衣物收进衣橱的小伙伴们还需等一等。

上周六,上海进入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按照气象规律,“惊蛰”节气在上海属于冬末春初季节转换的时节,上海平均在“惊蛰”节气中进入春季。但是因为今年回暖较早,所以上海在“雨水”节气就提前入春了。

这也是今年全国入春进程的一大特点。中央气象台分析发现,由于全国大部地区升温迅猛,“春天的列车”明显加快了速度。截至3月4日,我国春季前沿已经抵达河北南部,其覆盖范围已经超过了常年“惊蛰”节气结束的时候,甚至跟“春分”节气结束时的范围差不多了。随着本周一大波回温的抵达,春季的版图或将更进一步扩大。

虽然入春提前了,但是大家可以期待另一个专属“惊蛰”节气的天气特征,那就是首场雷雨。上海一般会在“惊蛰”迎来每年的第一声“春雷”,这也是为何“惊蛰”是与上海气候最吻合的节气。

气温“上蹿”“下跳”

春捂应该怎么捂?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为什么要春捂?春捂应该捂哪里?

为什么要捂?

春捂是指在春季气温刚转暖时,不要过早脱掉棉衣,使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减少疾病的发生。“药王”孙思邈也曾说,“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不消,头痛”。

专家介绍,在春季,人体的毛孔会由相对闭锁的状态慢慢舒张,而春天里往往风较大,从中医角度讲,风为百病之长,侵入人体内部,常常有春寒冻人的感觉。此外,春天气温变化较大,过早地脱掉厚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肌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春季传染病。

春捂的意义更多是防止伤风感冒。专家建议,一般情况下,立春后最短也要捂15天左右,否则过早脱掉厚衣,头部、下肢、手部、咽喉等在一冷一热的气温变化中,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发生。

何时捂?

一般而言,15℃是一个临界温度。

当气温低于15℃时,要继续捂;当气温高于15℃时,可以考虑减一点衣服。

另外还有一个原则是:如果捂的时候不出现口干咽燥、冒汗等,即便气温达到或高于15℃,亦不必急于减衣物;如果感觉捂出了汗,即便气温未达到15℃,亦应考虑适当减衣物。

什么时候结束春捂合适呢?专家认为,如果气温15℃以上的天气持续7天以上,就可考虑结束春捂。

捂哪里?

春捂的重点在人体下半部。这是因为,人体下半部血液循环比上半部差,易受风寒侵袭,故寒多自下而生。因此,春季穿衣应注意下厚上薄,纵然气温升高,亦不可骤减下身衣物,以免关节炎、胃肠产生疾病。

春捂不是让人穿更多的衣服,而是应以人体感受到温暖为主,不要觉得春捂非要捂出汗,捂出汗反而会损伤阳气。

另外,秋裤、袜子不要减得过早,因为阳气是往上走的,身体下部受凉之后,阳气升不起来。

有三个重点部位需要注意保护:

1、捂腹

肚脐和腹部的其余部位不同,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血管丰富。肚脐受凉后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2、捂背

背是一身阳气汇集的地方。背部保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几率。后背如果受寒,容易阳气不足。

3、捂脚

因为人体下半部的血液循环要比上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因此,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暖和点。

如今很多年轻人喜欢穿鞋露脚踝,过早穿上短裙、破洞牛仔裤,甚至露出腰部,这会增加患关节炎或多种妇科疾病的概率。

综合:东方网、上海预警发布、上观新闻

部分文字作者:包永婷

来源: 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