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是否扮演过这样的角色,朋友心情不好找你聊天,作为安慰朋友的人聊完之后你内心想:明明我已经很努力安慰对方了,可ta还是不开心,一点都不领情。翻转角色当你需要他人安慰时,内心又会这样想:我知道对方是好心,可听完ta安慰我心情变得更不好了。安慰的本意是为了让朋友或家人知道自己在关心着他们,可有时候好心办坏事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安慰别人要怎么做(这样安慰别人真的有效吗)(1)

安慰他人时容易陷入的三个误区

安慰他人时容易陷入的三个误区

1.“比惨”。这种情况,常出现在朋友之间。当人们向朋友倾诉时,朋友会用更大的烦恼来安慰自己。“我最近压力很大都睡不好了”“嗐,这有什么我现在都吃药来助眠”,“我工作真困难啊” “你还有工作烦,我连个工作都没有呢”.........原本是寻求安慰的那一个,聊着聊着却成了安慰朋友的人了。这样一来自己与朋友之间会因为频繁比惨而渐行渐远。虽然有时分享负面经历可以让人与人在情感上有很深的联结,经历越惨似乎越能给对方慰藉。但这样的方式也越容易给人一种比较和评判的感觉。

2.“讲道理”。在对方遇到困难时,人们难免心急想拉对方一把,为此人们会忍不住给予对方冷静的分析提出建议。其实,这种“晓之以理”的方式会把对方推的越来越远。有时候对方有情绪,仅仅是希望有人看见,陪伴身边用时间去消化情绪。而大道理像一堵冰冷的墙,隔断了对方的感受。安慰的本质是去支持对方的情感流露,讲太多道理和事实既阻碍情感的表达,又会让对方产生自我怀疑。

3.直接转移注意力。在对方心情不好时直接转移注意力或岔开话题,这样会使当事人情绪更加糟糕。每个人面对负面情绪时都需要一段消化的时间,或停下来梳理整合当前遭遇,或待在情绪里聆听情绪传递的信息。转移注意力这个方法看似有效实则简单粗暴的忽视打断对方的情绪,让对方感到敷衍。

安慰别人要怎么做(这样安慰别人真的有效吗)(2)

如何更好的安慰他人

如何更好的安慰他人?

1.倾听前放下预设。要明白,很多的事情其实你并不知道。在倾听前放下预设给对方的标签,就会减少评判的出现。做到仅仅是好奇对方感受和想法,渐渐安慰的疗愈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2.多谈论感受。多使用一些与情绪想法有关的句子,问问对方情绪如何、感受如何,多分享一些自己听完对方情绪之后的感受。情绪与情绪的交流会使双方内心靠近,也能陪伴对方在情绪里多待一会。

3.放下“让对方快快好起来”的想法。太过着急的心态会使安慰变成鞭策与苛责,每个人的烦恼,都需要时间来消化,不必执着于在安慰时要达成某种效果。一个的慰藉往往是被允许顺其自然地好起来。

有时哪怕什么都不说,只是安静的坐在对方身边,这种“在场感”也会给予对方很多支持。安慰他人是一门学问,一份有效的安慰方式能为你烦闷的生活带去一缕清风般的慰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