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多年过去了,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多少人读过史记?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多少人读过史记(二千多年过去了)

多少人读过史记

二千多年过去了

为何今天仍要读《史记》?

朱振鑫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哪怕你没有读过《史记》,也一定听过完璧归赵、卧薪尝胆、负荆请罪、毛遂自荐、鸿鹄之志、霸王别姬、破釜沉舟、约法三章等一系列出自《史记》的著名典故。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到刺客游侠、贩夫走卒……它范围千古,充分包含了滋养后世的社会认知和人生哲理,若说《史记》在华夏儿女的心灵深处镌刻下了永不磨灭的共同记忆,毫不夸张。

2021年3月21日,《典籍里的中国》识读《史记》,“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观众穿梭时空,与20多位同《史记》有关的先贤豪杰会面,为《史记》的相关人物办了一场群贤毕至的“历史盛会”。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如此“皇皇巨著”,在今天这样快节奏浅阅读的时代,大约很难有多少人把它“啃”下去吧?那么,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读《史记》呢?

读《史记》四大理由

身兼经、史、子、集四部书的特质

我们且来聊聊读《史记》的四大理由。于“史”部,它是正史鼻祖;于“集”部,它是散文大宗;于“子”部,它是一家之言;于“经”部,它是百王大法。《史记》这部书之所以了不起,正在于它以一本书而身兼经、史、子、集四部书的特质。

你要问了,“经、史、子、集”又指什么?“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典籍的四中分类,经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即正史;子是先秦百家著作,宗教;集就是文集,即诗词汇编。再分别述来——

“史”部——正史鼻祖。这是所有人都公认的事实,宋代史学家郑樵在《通志》中形容《史记》“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六经之后,惟有此作。”由此可知,这部书在郑樵心中崇高的地位。

这部“正史鼻祖”为什么能够成为正史的开山始祖呢?首先,它是“纪传体”史书之“滥觞”,它开创了“纪传体”先河。一般情况下,中国史书的正式体裁是编年体,按年、时、月、日,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往下编往下叙述。《史记》的纪传体,基本上是以人物为中心为本位,这在中国史学上是石破天惊的事情。

司马迁在《史记》里还创立了所谓的“五体”的体裁。“五体”是哪五“体”呢?本纪、表、书、世家、列传。“本纪”以“宰制天下者”为中心,为什么是“宰制天下者”而不是帝王?比如,项羽不是天子,吕后不是帝王,而这两个人都在“本纪”之中,所以它是“宰制天下者”为中心。“表”基本是把天下同时间发生的大事,把它编在一起,所以前人多半把“表”当成资料表来读。“书”:“八书”则专门记制度。

“世家”:“三十世家”专门记“宰制天下者”周围的“辅弼肱骨之臣”的事迹。而“列传”呢?则是除了“宰制天下者”和他身边的重臣之外,还有一些人应该在历史留名,史官要把他完完整整地记载下来。除了首创纪传体,更难的是这本书“体大思精”,从中华文化最早的始祖黄帝开始,一路写到西汉当代,因此它又是是一部通史。在空间上,司马迁还不仅仅写了当时的中国,还写匈奴、朝鲜、西南夷、西域,写所有当时已知的整个世界。从这个层面而言,《史记》它不只是一部中国史,也是一部以当时的中国为中心来看世界的历史。

“集”部——散文大宗。一部史学著作为什么是散文大宗?它的行文不受年月限制,是以人物为中心。所以宋朝著名文学家黄庭坚就说“凡为文,须熟读韩退之、司马子长文”。韩退之就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韩愈,这个“司马子长”就是司马迁。后来人推崇司马迁的文字为“雄、深、雅、健”。“雄”是形容它的气势,“深”是形容它的涵义。光有气势有涵义就罢了,它还文字典雅,还读来有勃勃生机。又有人说,《史记》的文章有“奇气”。什么叫做“奇气”?古人为文于起灭转接之间,都飘逸不可测,你读完了之后往往拍案叫绝,觉得写得真是太好。

“子”部——一家之言。《史记》是“一家之言”。在中国五千年文化史上,成“家”的“定义”是要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司马迁谈“论六家要旨”,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了不起的思想。

“经”部——百王大法。什么是“百王大法”?可以理解为治国政治。这须从中国文化学术的大传统开始说起。中国在史学上,是以“史”论“治”,中国最早论学把战国诸子的学术分为六家就是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他总结“六家皆务为治”,用一个“治”字贯穿六家。

大家都知道中国最早的典籍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和政治最有关系的有两部:《尚书》和《春秋》。司马迁说“尚书长于政,春秋长于治人”,《史记》本身更是一部“论治之书”。说《史记》是“百王大法”的最早见于清朝学者包世臣的言论“明为百王大法,非仅一代良史”。

历史不是一堆“What”

重要的是“How and Why”

我们今天要读《史记》,会遇到两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读?用什么方式读?

和所有中国传统经典一样,《史记》是在与我们不一样的环境及时代中产生的。经典最简单的定义是“经过时间淘洗后存留下来的古书”,久远之前的人们面对不一样的生活环境和课题,将他们思索的内容写成文字,然后一代一代传留下来,成为经典。

较之同时代的书籍,传统经典可使我们离开有限的视野和熟悉的现实,感受不一样的人类经验。当然,能留下来的经典不仅在时间上古远,还包含了一些经过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反复检验的共同价值。这些可能是人类共同的遭遇或命运,也可能是不同世代累积下来的共同智慧。

此外,今天我们读《史记》,还可学习司马迁看待历史的态度,以及书写历史的方式。在一般的教育体制下,从课本里学到的往往是一堆固定的事实,往往让人以为历史就是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用这种方式学习历史会有两个问题:第一,我们以为历史都是拿来背诵的,而为了应付考试背下的这些事实,绝大部分都会在考后迅速遗忘;第二,我们很难去思考究竟可以在历史中学到什么,尤其是与现实相关的智慧。

司马迁在处理三千年来所发生的事情时,他在用一种清楚的意识,一个衡量历史轻重厚薄的标准,去判断到底应该把什么写进来,把什么排除在外。这样的选择标准用我们的观念来说就叫“史识”。

“史识”与“史观”密不可分。当我们认为历史就是一些固定的事实时,就没有史观存在的空间,即不管什么样的人来写,历史总是那堆东西,不管是张三还是李四来写,都不会写出不一样的东西。但是,历史如果真是如此,就没有史学存在的必要,也不可能比较什么历史书是好的,什么样的历史学家比较杰出。历史真正重要的不是事实,而是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关系,或者进一步说,是解释“如何”及“为何”,这是与我们当下学习历史的态度差异最大的地方。按司马迁的态度,历史不是一堆“What”,重要的是“How and Why”。在个人层次上,一个人为什么会用这种方式讲话做事?作为一个群体,彼此行为之间的互动会产生什么模式,他们为何如此?某些事情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又选择何种手段?这些都在历史里,也是我们理解、研究史学时最重要的挑战。当我们以这样的视野和方式去整理丰富庞杂的史实,就会对人类行为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从而碰触到普遍的人类经验,真正做到以古鉴今,让历史对当下现实有所帮助。司马迁在著作中清楚地展现了这种历史态度。他用了几个重要的观念解释《史记》的目的。首先是“究天人之际”。司马迁讲的“天”指庞大的背景,是与个人努力无关的部分,而“人”就是一个人如何思考、如何选择、如何作为,在最后如何承担责任。司马迁还告诉我们,要好好在历史中学习,就要“通古今之变”,即在时间之流中,不仅要看单一事件的来源、发生、变化,还要把眼光拉高,看长时段里的人在集体行为中如何运用权力,组构社会,进行交易。

这类集体的行为,在更长的时间周期里就必然有一种特别的模式,在司马迁的语言里,这个模式就叫作“通古今之变”。这个概念的重点在于“通”,即它不是个别事件的解释,而是能够归纳的、更明确的模式。我们掌握之后,不管是看待古人还是分析今人,都能够有一种超越时间的眼光。能够在历史中“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也就彰显出司马迁另一个巨大的野心,即“成一家之言”。这仍然与我们的历史观念不一样,历史怎么会是每个人说来都一样呢?所以,我们今天读《史记》,就是学习如何解释历史,如何在其中区分出命运与人的意志,在历史里看到更加庞大或长远的模式。这些与我们今天对历史的观念差距太大,必然会给予我们很多刺激。

不去继承流传下来的经验

生活会变得危险而艰难

认识《史记》有若干种方式,包括如何理解它两千多年来在中国史学和文学上的特殊地位。从史学角度看,中国人的历史意识在早期就已经很发达了。中国的历史在周代发生重要转折,直到 20 世纪我们才比较仔细地掌握了周之前的商代文化。从文献或考古资料上看,商代的文化非常奇特,它背后有着一个神鬼交错的世界。

不过,自从西边的周人崛起后,这种文化就有了很大改变。在公元前 12 世纪到公元前 11 世纪之间,周人剪商成功,建立了新的政权,同时带来了全新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新的政治制度叫作封建制度,新的文化就依附封建制度而成立。封建制度来自亲族系统,换句话说,它的核心概念与精神最看重自然的亲族关系,作为父亲、儿子、叔伯、侄子外甥,你是什么样的身份,在一般的生活礼仪乃至政治权力上就做相应的行为。由此,我们认识的中国历史与文化才真正浮现出来。周人从商人那里继承来铸造青铜器的方法,但是他们铸造的青铜器的重点特征改变了。取而代之的是铭文,即把文字刻铸在青铜器上。在此开始诞生中国非常强大的意识传统,也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在世界各种文明中,中国人的历史意识最发达,历史记录最完整,这部分来自周人在建立封建制度过程中,功能性地保留了这些资料。

但是这种意识在功能性作用之后发生了各种深化、变形,其中最重要的阶段在春秋时代,这时出现了《左传》。原来只是为了把人与人的关系、与礼仪有关的部分记录下来,现在则进一步出现了特殊面向,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教训。换句话说,从《左传》开始,如果不学历史,不去继承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经验,生活就会变得危险而艰难。不知道前人遇到了哪些事情,他们用什么方式去面对,又如何解决,与懂得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人相比自然远远不如。从这里开始,东周历史的记录进入王官学的系统里,变成了贵族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从这个脉络看下来,到了汉朝,我们才能够了解,司马迁的《史记》是这种传统的集大成者。

《史记》是一部通史,也就意味着是人类有意识、有经验以来的总和。一个人一辈子发生了什么事,或稍微长一点,一朝一帝或者从一个家族的建立到灭亡,这都是一段一段的历史。我们有看待这些片段的眼光,但司马迁用他的著作让我们认识到,当我们把历史当作一个整体时,所看到的历史、从里面学到的内容,以及因此认识到的世界与道理,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历史有不同的意义,最浅显的诸如昨天的事情教会我们今天怎么面对现实,而深邃的哲学性意义则要把历史作为总体来掌握和理解。从这个意义来说,司马迁在中国历史意识的深化上厥功至伟。在《史记》之前与之后,如何看待历史、历史包括什么、历史可以给我们什么,是彻底不同的。至少从这一角度,司马迁不但写了一本书,而且改变了中国文化,他的方式直接建立在中国文化最核心的一个面向,即如何看待历史上。这个态度是由司马迁建立的,此后无论谁进入中国文化、进入中国历史,都无法遗忘。

现代年轻人

还应从《史记》中感悟什么

青年人读《史记》,首先要感受到它勇敢自信的创造精神。

初中生都能毫不犹豫地背诵《史记》的性质,“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他们或许不能体会到“第一部”这三个字背后的力量与光芒。须知,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面前并没有任何体例可以效仿;同时,《尚书》、《春秋》这样的经典已然耸立于前,不容置疑。扬弃前贤的名作,开创独属于自己的史传体例——这需要作者莫大的勇气和朝气蓬勃的自信。而司马迁,恰恰同时拥有这两种可贵的精神,恰如他在《报任安书》中所言: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现在,凭借“纪传体”的体例和“以人传史”的洞见,司马迁也可以当之无愧地和他们站在一起,成为史学、文学领域的大家。当然,这种创造并非无中生有的狂妄之举,而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坚实开拓。

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这种创造的精神。古代中国的强盛和当代世界强国的崛起,都得益于他们锐意进取、开天辟地的种种创举。今日之中国站在变革的门槛上,更是迫切需要年轻人敢于研究、勇于创造,而不是安于丰富舒适的物质享受,乃至山寨各种不入流的“尖端产品”。

面对《史记》,我们还要传承它抑强助弱的人道关怀。

客观地说,历史的确是胜利者书写的。就古代官修史书而言,在保证基本真实的前提下,作史者总会美化歌颂当朝的统治者和权贵。司马迁也免不了这样的压力与局限,例如《高祖本纪》中记载了刘邦早年的种种“神迹”。以他的智慧自然不难看穿其中的把戏,但付诸纸笔,还是一副庄严肃穆的风格。

与之相应的,则是“弱势群体”被忽略、歧视、压迫的残酷处境。《史记》的可贵,就在于它对弱者天然的关怀和对强者自觉的反省。约略言之,《史记》总是能从道德、纪律、才华等方面严格审视强者,同时不吝笔墨书写弱者的无奈、苦楚,乃至闪光点,进而引导读者反思前者,同情后者。这种人道关怀在“李陵之祸”中体现得尤其充分:面对“强者”汉武帝的凌然盛怒,满朝文武竟无一人为李陵辩护,只有看似孱弱的司马迁挺身而出,从容引述李陵的为人、战斗的过程、败绩的真相,哪怕明知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无所畏惧——是的,抑强助弱需要一种大无畏的气概,因为这样的关怀常常引来强者的反感和群氓的误解。即便救弱者于水火,关怀者本人也没有什么物质上的收益,反而会有相当多的付出和牺牲。在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关怀,正需要大声疾呼!

青春是不断挑战自我、又屡遭挫折的时代,所以细读《史记》,我们很需要它奋发向上的士人价值观。

司马迁的时代距离战国并不遥远,战国士人“思想自由、平治天下”的风气依然昌盛,司马迁本人对此更有明确的自觉意识。《太史公自序》中他追述历代先祖的丰功,神往周公作《易经》、孔丘作《春秋》的伟业,亲自游历大半个中国、探访诸多故老遗迹,直至他与壶遂对话时畅谈作《史记》的雄心——这些都是司马迁“志在高远、礼抗王侯”的士人价值观的体现。

这种价值观念下,士人并非完全依附于君王,而有着独立的意志,君王有道则谆谆善诱,君王无道亦可拂袖而去,并不效什么愚忠。面对内外的挫折,士人也决不轻易低头放弃,而是咬紧牙关、潜心反思,不找回自己的名誉则誓不罢休。本书所选的《平原君列传》《魏公子列传》《豫让列传》,都是典型的例子。青年人的成长过程中,很容易遇到各种困难,也因为经验的短缺和意志的薄弱,最容易打退堂鼓。阅读这些热血沸腾的篇章,不啻为很好的激励与指引。

参考文章:

1.理想国:你真的读过《史记》吗?

2.虞宙的宇宙: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史记》?

3.时光盛宴:语文悬疑案: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史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