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朗读及译文(名著速读国外篇----第234章美国的悲剧)(1)

第1页 作者简介

《美国的悲剧》作者是:西奥多·德莱塞(1871年8月27日-1945年12月28日),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还是一个自然主义者,他的作品贴近广大人民的生活,诚实、大胆、充满了生活的激情。

德莱塞出生在印第安纳州一个破产的小业主家庭。童年是在苦难中度过的,中学没毕业就去芝加哥独自谋生。1889年,进入印第安纳大学学习,一年后再次辍学。1892年,开始了记者生涯。1945年12月28日病逝。他的代表作《嘉莉妹妹》真实再现了当时美国社会,而《美国悲剧》则是德莱塞成就最高的作品,使人们清晰地看到了美国社会的真实情况,“至今依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西奥多·德莱赛生在印第安纳州的特雷乌特。父亲是个编织工,信奉天主教,为了逃避兵役,南北战争前从德国移居美国,住在俄亥俄,与当地一位孟诺教派的没文化的农家女成亲,生下了13个子女,德莱赛排行倒数第三。

其父约翰勤奋而严厉,他办的毛纺厂不慎起火,自己受伤,经济陷入困境,情绪不好,对子女粗暴。其母则待人亲切,疼爱子女,德莱赛从母亲的身上学到了对别人的同情心,其父顽强的精神则使他在困境和失败面前鼓起勇气奋然前行。

德莱赛的童年生活很穷苦,家里人多,经济拮据。他的兄弟姐妹有的酗酒有的遇到不幸的婚姻,唯有一位哥哥保尔独闯江湖卖艺,成为了流行歌曲作家,为他树立了榜样,家中的种种苦难后来都被他写进小说。德莱赛15岁便自己谋生,他初次独自来到了芝加哥,先后在餐馆和五金公司干粗活,尽管如此,他是被这个充满兴奋和刺激的大城市生活所吸引。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文学揭开了一个新时期。这是美国小说的黄金时代,这二十年间,群星灿烂,异彩纷呈,显现出空前繁荣的壮观。当时,西奥多·德莱塞异军突起,驰骋文坛,独领风骚;他既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中一位杰出的作家,也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在美国文学史上,他是不带偏见地率先如实描写了新的美国城市生活,厥功奇伟。

世界名著朗读及译文(名著速读国外篇----第234章美国的悲剧)(2)

第2页 内容概要

《美国的悲剧》讲述了克莱德在罪恶的社会环境腐蚀下,怎样从个天真幼稚的青年堕落为一个邪恶之徒。他是一个贫苦人家的儿子,父母带着儿女以布道卖唱糊口。但是,虚荣心使他不能安于父母所从事的职业,16岁时克莱德便离开父母自谋生路。他在家旅馆当仆役,结交了一些酒肉朋友,懂得了钱可以使你享受荣华富贵。他开始逛妓院,被女色诱惑,陷进淫窟。

这时,他结交了一个叫霍丹丝的女人。她本是工人家庭出身的女店员,但已多次失节,堕落成性,她像虐待狂似地折磨着克莱德,使他如醉如痴,不能自拔。后来,他在郊游时压死了一个小女孩,克莱德畏罪逃到芝加哥。几年流浪后,进了叔父开设的一家内衣工厂。

后来克莱德在厂里打印车间当了领班。开初,虽然女工围拢在他的四周,但还没有闹出什么事情。自从美丽的农家少女洛蓓达来到车间之后,他便兽欲大发,淫乱无度。靠着他的权势,终于奸污了这个出身寒微、纯洁美丽的少女。同时,资本家的小姐桑德拉也正向他搔首弄姿。克莱德为了攀龙附凤,竟狠心抛弃已经怀孕的洛蓓达。

后来洛蓓达以公布他俩的“秘密”相威胁,从而引起克莱德的杀机。一天,克莱德佯称同意结婚,约洛蓓达到湖上划船。他当时内心矛盾未能动手谋害,但当小船侧翻,洛蓓达被碰落水时,他却见死不救,以致后者溺死。克莱德以为,这样就可以实现进入桑德拉的富华世界的目的了。

事发后,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都借此往自己脸上贴金,大作文章以捞取竞选选票。美国两党及司法、宗教部门围绕洛蓓达案明争暗斗大搞政治投机的丑恶行径。克莱德的母亲多方求救无效,克莱德终于被送上电椅判处死刑。

《美国的悲剧》通过克莱德的堕落毁灭,对美国社会作了广泛而深刻的揭露,具有社会政治意义。

世界名著朗读及译文(名著速读国外篇----第234章美国的悲剧)(3)

第3页 写作背景

小说以20世纪初发生的真实事件为背景。1906年,纽约州赫基默县发生了一起情杀事件,杀人者名叫契斯特·杰勒特,他为了另攀高枝,便把已经怀了他孩子的情妇格蕾斯·布朗骗到一个湖中溺死,他最后被处以死刑。这起案件触动了德莱塞,他把握到了这起案件里所蕴含着的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于是,他开始着手搜集有关素材,为此,他查阅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并考察了谋杀现场和监狱。不仅如此,他还研究了15个类似的案件,从而写下了《美国的悲剧》这部小说。该小说再现了该案审判过程中的一些真实情节,并利用一些真实文件和信件进行艺术加工。

人物介绍

克莱德:童年时代的克莱德被迫跟随家人一起在大街上唱赞美诗、读《圣经》,却遭到许多人的嘲笑与白眼,因此,克莱德一心想进入上流社会。16岁的克莱德开始自己谋生,他在酒店做招待时目睹了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的生活,金钱、欲望和虚荣完全征服了克莱德。随着薪水的增加,他开始为自己买漂亮衣服,让自己变得富有吸引力,而且一心想找一个漂亮姑娘做女朋友,在酒店里,他认识了美丽的女店员霍丹丝,很快就被霍丹丝吸引。克莱德为了满足拥有漂亮女友的虚荣心而不惜为她花费更多的钱。当母亲告诉克莱德家里急需用钱时他竟然不肯帮助自己的家庭,却为了给霍丹丝买衣服而攒钱。后来,霍丹丝和另一个男人私奔了,克莱德的第一段感情以失败告终。

后来克莱德被伯父提拔当了内衣工厂的工头,在这里,他占有了青年女工洛蓓达,不久,洛蓓达怀孕了。然而在这时,大资本家的女儿桑德拉对他表示了青睐之意,他为了可以同桑德拉结合,便精心策划,在与洛蓓塔泛湖时故意使其落水。结果,他以谋杀罪被捕。最后,终于经过一场表面上手续齐全而又公正无私的审讯之后,克莱德被庄严的法律剥夺了生命,当时,他22岁。

霍丹丝:美丽的女店员。霍丹丝虽然外表美丽,却非常轻佻、虚荣而狡诈。天真幼稚的克莱德很快被霍丹丝所吸引,霍丹丝并不爱克莱德,却利用克莱德的感情让他为自己买高档衣服和化妆品。后来,霍丹丝和另一个男人私奔了。霍丹丝是被资本主义金钱社会所腐蚀的女性缩影,她也是一个悲剧,为了装扮美丽的外表而不惜出卖自己。

洛蓓达:克莱德的第二个女朋友,美丽、温柔又善良,却也有致命的缺点,意志不够坚定,过于软弱。当克莱德要满足自己占有欲的时候,洛蓓达虽然也拒绝过但最终却答应了他,埋下了悲剧的种子。当洛蓓达有了身孕,克莱德变心了,洛蓓达也意识到克莱德不愿意和自己结婚,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和今后的声誉,她苦苦哀求克莱德与自己结婚,最终被克莱德用计溺死在湖里。她之所以能被克莱德控制除了意志薄弱以外,还因为她出身穷苦,梦想着和克莱德结婚能够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她是美国贫富差距下的牺牲品。

桑德拉:大厂长的女儿,作为千金小姐,她喜欢和朋友斗富,炫耀自己的衣服,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第一次看到克莱德就被他的外表所吸引,得知克莱德很穷,她觉得很惋惜,因为地位悬殊,她知道自己不可能与克莱德结婚。后来,由于克莱德擅长恭维和掩饰,桑德拉越来越喜欢他,而且克莱德的堂兄基尔伯特得罪过桑德拉,桑德拉想通过和克莱德在一起来报复基尔伯特。当她得知克莱德为了和她结婚而犯罪时,她为了自己的声誉离开了家乡以躲避新闻记者。

艾斯塔:克莱德的姐姐,虽然是在严格的教育家庭里长大,但是并不理解宗教信仰,德莱赛曾经这样描述她:“她只不过是一个性感丰富、意志薄弱的女孩子,她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连她自己也说不清”,“她基本上是个随波逐流的人,朦朦胧胧地渴望着漂亮的衣服、鞋帽和缎带之类的东西”,她和洛蓓达有相似的缺点和经历,当一个演员诱骗她与自己私奔时,一番花言巧语就让艾斯塔抛弃了自己的家庭,不久她也被遗弃,在父母的帮助下回到家乡,独自承担生孩子的痛苦。

基尔伯特:克莱德的堂兄,瞧不起克莱德,他的言谈举止无不透露着纨绔子弟的傲慢、势利与冷漠无情,因为那个时代的骨肉亲情也要用金钱和社会地位来衡量。

世界名著朗读及译文(名著速读国外篇----第234章美国的悲剧)(4)

第4页 读者评论

小说描写了克莱德短促的一生,通过他利己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他的苦闷、挣扎、堕落和毁灭,对资本主义社会提出强烈而沉痛的控诉,令人信服地揭示出资本主义及其生活方式是造成克莱德悲剧的根源。他是这种生活方式的产物和牺牲品。克莱德出身于贫穷的传教士家庭。

十多岁就自谋生路,来到繁华的芝加哥在旅馆当茶房。资本主义纸醉金迷的社会环境腐蚀了他,使他充满了极端利己主义和对金钱权势的贪欲。以致竟为了同有权有钱的资本家小姐桑德拉结合,获得一笔丰厚的陪嫁和跻身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竟杀死了温柔善良、纯洁无辜的罗伯塔。同时小说也描写了克莱德在形成利己主义世界观过程中的思想矛盾。

在自私、邪恶的思想占领自己头脑之前,几乎都遇到了基督教原始教义的抵抗、良心的抵抗。小说同时又写出,一切纯朴的教义和人类善良的本性,在金钱的腐蚀和资产阶级社会生活本身的逻辑面前都败下阵来。

小说形象地揭示出美国社会宗教、政治、道德、司法制度等的虚伪和黑暗。小说通过克莱德的受审过程,描画出一幅美国司法界、新闻界和政界群魔乱舞的百丑图。传教士阿萨·格里菲斯一家的不幸遭遇,说明宗教的欺骗性。他们到处布道,但上帝却不能使他们摆脱贫困和折磨。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就是上帝,是支配人们灵魂的罪魁。

作者对克莱德既有谴责又有同情。克莱德的最后毁灭,既是个人悲剧,又是社会悲剧。他有罪,因为他杀害了一个无辜的少女;而他本人又是一受害者,是那个罪恶的社会制度毁灭了他。这也正是美国青年的悲剧,是孳生堕落和犯罪的美国社会本身的悲剧,是“真正的、美国的悲剧”。作品对资本主义生活方式提出了强烈控诉。

德莱塞根据环境决定性格的原则,写出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使故事具有说服力。另外,作者擅长心理分析法,并和弗洛伊德的学说有机结合起来,使人物真的“活”了起来。

世界名著朗读及译文(名著速读国外篇----第234章美国的悲剧)(5)

第5页 名言佳句

1、从今以后——我不知道你信不信宗教——不过,不管你信也好,不信也好,人家这儿看守所礼拜天总是做礼拜的,我希望你能经常参加……因为,这儿的社会是个信教的社会,我希望你努力给人家一个好印象。

2、人生就是这么离奇,这么可怪,往往一个人可能被指责说他做了某一件事,其实他并没有做,可是在当时,围绕着他的一些情况,却好像足以说明他是做了的。就只是为了情况证据的关系,过去就有过很多极端可悲、极端可怕的正义流产的事例。

3、要千万注意啊!哦,要千万注意啊,别由于假想之中认为驳斥不倒的证据,就让一些错误了的判断害得你们怀有偏见——那些根据某一个地区、以至宗教、道德方面对行动举止的看法和成见所造成的错误的判断。

4、撒谎啊,或是很蠢地、不加考虑地否认啊,对你一点儿好处也没有。这样只有对你更糟,这是实实在在的话。

(未完待续)

世界名著朗读及译文(名著速读国外篇----第234章美国的悲剧)(6)

(文中图片、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提供者)原创不易,敬请关注,欢迎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