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翻身农奴把歌唱的王朝,曾经身为诸侯的下属,却能一举推翻当朝统治,国运长达八百年之久,可以说是前无来者后无古人了。在这八百年之间,留下了太多的历史谜题,至今仍旧困扰着后人。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周王朝期间的几个未解之谜。

1周朝之后为什么再也没有神仙的传说

神仙者,以地仙厌居尘世,用功不已,关节相连,抽铅添汞而金精炼顶。玉液还丹,炼形成气而五气朝元,三阳聚顶。功满忘形,胎仙自化。阴尽阳纯,身外有身。脱胎升仙,超凡入圣。谢绝尘俗以返三山,乃曰神仙。神仙一词最早出自史记。

《史记·孝武本纪》

“海上 燕 齐 之闲,莫不搤捥而自言有禁方,能神仙矣。”

周人史诗也讲述了自己的早期历史,也混杂了大量神话。传说周族始祖是一位叫“姜嫄”的女子,她在荒野里踩到了巨人的足迹,怀孕生子后稷,繁衍出了周人氏族。商周语言中,姜就是羌,所以周人也属于广义的羌人,他们形成部族后,才给自己冠以“姬”姓,而把周围其他部族称为“姜”姓。

可见周人建立朝代之前还是比较信奉神迹的,借神之力而冠周合法之名。

在商周之前,根据神话描述,是一个人神共存的社会,奇珍异兽、妖魔鬼怪更是随处可见,一些神灵更是在朝廷中担任要职。而随着商朝的覆灭,这些神话故事也一并烟消云散,好像从来都没发生过。这最著名的当然就是明朝小说《封神演义》了。

那周之后这些神仙为何不再出现了呢?

按历史记载,周代应该说是第一个开始记录历史的王朝,开启了纪实历史的新纪元。周之前商信鬼神,自诩神在人间的待执行者,与神无异。而周开始则称为“天子”,这不是自降辈分吗?主要因为周人曾为商人下属,以下犯上,平民对抗天神,在那个时代是不合法的,也是没有依据的。周人为了强调自身的合法性,不得以而为之,而为了后人能后认定他们这合法的身份,就需要记录商人的暴行甚至编造一些神话,借神之力,顺应天意,合理取代。这也说明了周人有篡改历史之嫌!而在这统治的八百年间,各个诸侯国也逐渐认定了周的合法身份后,那自然就不需要这些神仙的出现了。

古王朝未解之谜(留下未解之谜最多的王朝)(1)

那神仙到底存在吗?

自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文字典籍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大多是因为战乱或者人为的损坏。而很多事件由于当时无法解释,又没用文字流传,经过的都是耳口相传,自然会加入一些神秘的修饰手法,利用神仙即可合理解释,又可以增加流量,何乐而不为呢?

说到这就不得说朝代更替,当朝掌权者必定会掌握一些前朝的机密,这些秘密是不能向普通百姓告知的!秦始皇帝为何执迷于寻找仙人?如果没有相关的机密文件证实先朝确实存在的话,作为一个天下第一人为何会深信不疑呢?这里可以说是细思极恐了

2周王朝典籍神秘消失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还没安排好王室的继承大事就撒手人寰了,留下王子们血腥争国。王子猛被贵族大臣拥立为周悼王,一向受宠的王子朝攻击并杀了他,自立为王。4年后,晋国攻打王子朝,拥立王子匄为周敬王。王子朝见大势已去,就携带大量周室典籍向南投奔楚国而去,随行者中除了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外,还有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

左传·定公五年》

“王人杀子朝于楚。”

公元前505年,周敬王派人刺杀了王子朝。

王子朝以死为代价,拒绝交出典籍。自此象征周氏的典籍从历史中消失不见。

这些典籍包括什么呢?

《吕氏春秋·先识》记有:

“夏太史终古见桀迷惑,载其图法奔商;商内史向挚见纣迷惑,载其图法奔周;晋太史屠黍见晋公骄无德义,以其图法归周。”

古王朝未解之谜(留下未解之谜最多的王朝)(2)

这表明我国在夏代已有图书典籍,商代当然也有典籍图书,而且这些图书最终又都被收入到周王室图书档案馆里。

可见这批典籍包括先朝的文字以及当时周氏王权的文字册典!如果这些文册被后人找到,会不会像竹书纪年一样颠覆我们的历史观呢?

3周九鼎遗失之谜

西周九鼎,中国历史上最神奇的宝物之一,据说得到它的人就能成为天子。然而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九鼎就不知下落。

古王朝未解之谜(留下未解之谜最多的王朝)(3)

据了解,夏启收集珍禽异兽、奇异之物,绘画成图,让工匠将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西周九鼎象征九州,反映全国统一和王权集中。作为夏、商、周镇国之宝,相传了二千多年。据称,拥有九鼎者就为天子,得九鼎者得天下!

根据《史记》记载,秦穆公把九鼎掠到秦国都城,但《汉书》却说,九鼎沉没于彭城泗水之中,一直未能找到。

这样关于九鼎就有了二种学说,泗水之地和秦皇陵藏鼎。即使知道九鼎可能存在的下落,为什么还是没有找到九鼎呢?

其一,古今版图变动之大,古代文献又没有完全流传至今,关于泗水只能是用科学来考证,还无法断定泗水确切的位置,故而无法找到九鼎。

其二,秦皇陵至今依旧没法发掘,只是根据史料记载猜测,故而也无法寻找到九鼎。

也许某一天,秦皇陵打开之后,就会有结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