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听说妈妈阳了之后,我并没有感觉到任何的意外。
按照以往每年冬天她都要感冒咳嗽的频率来看,她的体质实在是扛不住外界的任何风吹草动。
原本,我还担心春节回家的时候,要不要去他们那里——不知道春节的时候,他们那边的疫~情是什么状态,万一我去串门带去了病毒,那就得不偿失了。
现在看来,我纯属了是多虑了:老家那边的症状已经开始了!
同时,心里又有几分欣慰:幸亏早在12月初我们这边开始出现症状的时候,我就已经事先准备了一些感冒、消炎的药物快递给他们,不至于出现被动状态。
不过,相比于对症的药物储备不足,另一件事情的发生出乎我的意料!
因为担心妈妈的情况,所以我保持每天上午和下午各一通电话的频率,至少让我知道她那边的状态如何。
一开始,我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发烧!
估计,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身体对抗病毒的第一场战役就是高端局——发烧!
发烧只是让人萎靡不振,但是退烧药不能及时就位,这真是让人心里很慌。
再加上浑身酸痛、咳嗽、流鼻涕……
我总结了一下,按照网友对病毒株的分类,诸如爱国株、干饭株、放屁株、学习株等等……妈妈遭遇的病毒株应该是最“基本”的那一株了。
虽然内心一直觉得,谁都不会错过第一波,只不过时间早晚的问题。但面对妈妈中招的事实,心里多少有些纳闷——按照妈妈平时除了买菜赶集,基本不出门的习惯,她不应该这么早中招啊?
经过一番询问和排查,我终于搞明白“罪魁祸首”了——妈妈竟然跟着爸爸冒着大雪天去打加强针,而且还在大雪中排队半小时!
我内心的愤怒和悲伤真是难以言表:干嘛要大雪天去打加强针呢?等天气好转了再打不可以吗?而且加强针也不是必须要打的,着什么急呢?她不知道自己的小体格是什么情况吗?
面对我的质问,妈妈也是很为难:她也不想那种天气去打针,但是架不住爸爸的劝说“天气好排队的人肯定多,这大雪天肯定没几个人去打,我们很快就能排上”“早点打早点增加抵抗力”……
哎,出发点都是好的,奈何事情办得不完美!
当天晚上他俩就有症状了。
只不过爸爸吃过莲花 小柴胡之后,第二天的症状明显减轻了很多;而妈妈则刚开始她与病毒的对决!
大概正是因为有爸爸这个例子在前,所以,妈妈对爸爸的安排非常信服。哪怕是我告诉她不需要吃莲花,吃小柴胡 三九 阿莫就可以了,莲花对她的症状已经没有效果了。她还是会听爸爸的安排吃莲花。
我愤怒了!
在电话中冲着妈妈发火:你不要看别人怎样你也怎样,你那小体格自己心里没数吗?我告诉你吃什么你老老实实照着做就行了,怎么还要问你老头呢?你也知道他的话不靠谱!要对症下药才能让药效发挥效果!不是说是个药就有效果!
其实,我更恼火的事情是:妈妈对爸爸盲目信任又失望至极这种复杂的矛盾情感!
在刚开始的阳的那几天,因为发烧畏寒 浑身酸痛 咳嗽等综合症状,妈妈只能选择卧床休息,根本不能像以往那样到了饭点就给爸爸准备好饭菜。
就因为这个,爸爸还挺不高兴的,觉得妈妈太矫情!
刚开始有症状的那几天,妈妈基本上都没有吃东西,更别说吃饭了。
因为在爸爸的观念中,感冒了赶紧喝点葱姜水蒙被子睡觉,这样一发汗就好了。饭没必要吃。
哪怕是妈妈主动提出饿得慌想点东西但嘴里没味不知道吃啥的时候,爸爸的反应并不是赶紧做饭,而是态度恶劣地来一句:你想吃啥?不知道吃啥就睡觉行了。睡一觉就好了!
印象中,只要身体不舒服,爸爸的反应只有2个:吃药和睡觉!
相比吃药,爸爸更觉得睡觉才是治病的良方……睡觉能够治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任何病症!
当然,最完美的配方就是:吃完饭再吃药然后马上睡觉!
第二天醒来,肯定又是满血满状态的一天!
真是好奇爸爸的这种观念是来自哪里?
而且,在吃药方面,爸爸也很少看说明书,禁忌和用量都是由自己安排。
特别是用量方面,经常出现加大用量以至于药效过猛导致整个人昏昏沉沉的……对此我深有体会,用我的话说,药着了。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有一次我曾经因为咳嗽喝止咳糖浆,结果一口喝了半瓶,在床上昏睡了一整天。他们还嫌乎我懒,大白天不起床睡懒觉;又觉得我小题大做,只是个咳嗽而已怎么就不起床了呢。
同时,看我的状态又觉得村里医生开的止咳糖浆不适合,停了几天没给我用。
在那之后的几天,他们偶然发现药瓶子的瓶身有刻度,用来提醒每一次的用量……再看看喝了一次,瓶子就空了一半,那相当于2~3次的用量,顿时他们就明白那天我为什么那么困那么能睡了!
后来妈妈还把这件事情当做笑话,遇到爸爸建议加大药量的时候,就拿出来调侃一番。
久而久之,原本模糊的印象就慢慢加深了。
不知道现在喜欢看说明书的习惯,跟这件事情有没有关系呢?
除了妈妈觉得饿让爸爸做饭遭到拒绝这件事情,另外一件让妈妈内心萌生悲凉和失望之感的事情,就是喝水了!
同样是因为多症状齐发,躺在床上的妈妈觉得口渴,自己不愿意动弹,就让爸爸帮忙倒一杯水。
结果爸爸竟然是这样的反应——恼怒道:喝什么水。喝多了还要跑厕所,别喝了!然后起身离开了卧室。
妈妈说当天晚上她就是没有等来爸爸倒的水!
她自己又气又急,一边黯然神伤,质问自己到底嫁了个什么人;一边委屈不已,觉得自己平时对爸爸的付出就是肉包子打狗!
乍一听到妈妈的哭诉,我的反应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情理之外!
按照我对爸爸的理解,妈妈向我哭诉说他自私、不近人情、不懂得照顾人……这些点评并不过分,完全是妈妈的亲身体会!
妈妈举了一个例子:爸爸想吃水饺想吃排骨了,妈妈专门去买最新鲜的肉和排骨做给他吃。结果等妈妈做好端上桌之后,爸爸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不会等妈妈上桌一起吃。
等自己吃饱了之后,就让妈妈把剩下的留着他下一顿再吃……根本不在乎妈妈有没有吃或者觉得好吃要留点给妈妈吃。
反正他吃饱了!
妈妈内心的委屈可想而知:感觉自己还不如个老妈子!
老妈子这么尽心尽力地伺候他,还能落下个好,还知道表示感谢,有好吃的能让一让。而自己呢?费尽心思调节他的饮食,不但不落好,能不给挑刺埋怨就不错了!
哪个结婚中的女人不希望得到老公的关心?哪个婚姻中的女人不想着能够夫妻同心一起共进退过日子?
看看身边的夫妻两口子的关系,不是说家家都蜜里调油,但至少妻子需要丈夫的时候,丈夫能够挺身而出,及时做出回应。
再看看自己家的反应,失落感和挫败感油然而生:自己嫁的什么玩意儿!真是眼瞎了!
这已经不是妈妈第一次向我哭诉爸爸的所作所为是多么地令人生气、令人心凉!
无论是她生病卧床不起的时候,还是能蹦能跳的平时,她都能找出一大堆关于爸爸的言行令她伤心的事例。
当然,她也在伤心、失望之余,也曾不止一次地跟爸爸谈心,讲清楚自己因为什么事情而生气,希望爸爸能够怎么做……
夫妻不就是两口子互相扶持相伴一生吗?老伴老伴,不就是老来做伴吗?如果把他们两个身份角色互换一下,爸爸又会如何面对妈妈所控诉的事情呢?
坦白讲,就理论方面,妈妈说的有理有据。
抛开亲情血缘关系,单从已婚女人的身份讨论家中男人的所作所为,我也会给爸爸一个不及格的。
甚至,我会早早地选择离婚。
早在十几年前,我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就曾经亲口对妈妈说让她赶紧离婚!不要在不满意的婚姻中折磨自己,也折磨对方。
因为在记忆中,每年春节的时候,妈妈和爸爸都会因为种种琐事吵起来,以至于放寒假回家的我烦不胜烦。
而妈妈也说她有过离婚的念头很多次,但为了给我一个完整的家庭不断选择隐忍!
这种看似完整实则吵闹不停的家庭,有存在的必要吗?
不过,这个话题在我结婚之后就慢慢不再谈起。
一来我很少回家,一年回家两三次也是吃一两顿饭就走。妈妈肯定不会当着女婿的面儿指责爸爸的不好,再怎么不顺眼的地方也会等我们走了之后再爆发。
二来妈妈成为家庭主妇多年,社交圈子除了家再没有其他,再没有对比性了。顶多就是对安排爸爸做的事情不满意叨叨两句罢了。
又或者,她一直都在隐忍,而我并不知道?
所以,当这次听到妈妈的哭诉之后,我不敢再鼓动妈妈离婚了!
思索再三,我对妈妈说:如果你想要离婚,我支持你。你不需要有思想顾虑,觉得这么大年纪离婚让我丢人。其他的话我就没有了。
我想,至少应该向妈妈表明我的态度吧?这应该也是一种安慰吧!
我之所以不再义愤填膺地跟着妈妈一起数落爸爸的不是,也不再斩钉截铁地让妈妈离婚,是因为我知道妈妈只是需要情感的发泄,除了我,她再找不到可以诉说的人了。
要强而敏感的性格让她与人交往的时候谨慎又小心,多年的家庭主妇的生活缩短了她的社交圈,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辗转迫使她只能依靠熟悉的身边人带来的安全感。
而这个身边人除了爸爸再无他人了!
所以,哪怕心中再有怨言和委屈,但是吐槽完了她还是原来的那个她——自己时不时心疼自己的贤妻!
年轻的时候急着脱离重男轻女又备受亲人欺负的原生家庭,急吼吼地把自己嫁掉了。后来发现婚姻生活各种不如意却一直在委曲求全,现在已经做了十多年的家庭主妇,她又哪里来的勇气离婚呢?
退一万步讲,哪怕是她真的离婚了,肯定还会跟我絮叨:天冷了,也不知道你爸有没有换厚衣服;天热了,也不知道你爸有没有换短袖;今天做的XX,也不知道你爸最近吃的啥……
因为,自从妈妈不上班开始,她的世界就只剩下爸爸一个人了。
她每天的吃喝玩乐都围绕着爸爸再转。
哪怕是遇到节假日我回家,也不过是短暂的转移一下她的注意力。
等我走了,她的生活又恢复原样。
妈妈的生气和委屈是真的,但是,她的关心和付出也是真的。
只是,不知道爸爸是如何面对妈妈这一次的抱怨和吐槽。
按照以往的经验和他的性格来推断,大概率是2种反应:在我面前羞赧地笑一笑,在妈妈面前强硬地回怼。
妈妈和爸爸的日常相处模式,其实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看看网上的各种视频和短文,又有多少人的婚姻模式像妈妈和爸爸这种呢?
婚姻的意义是什么?贤妻良母的标准又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