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零零计划#弯曲杆菌病又称弧菌病,是由弯曲杆菌所引起的人和动物的不同疾病的总称与人、畜有关的主要有两种病型:由胎儿弯曲杆菌引起牛、羊暂时性不育和流产;由空肠弯曲杆菌引起人、马、牛、羊等的急性肠炎,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牛羊传染疾病预防?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牛羊传染疾病预防(羊细菌性传染病的诊治)

牛羊传染疾病预防

#谣零零计划#

弯曲杆菌病又称弧菌病,是由弯曲杆菌所引起的人和动物的不同疾病的总称。与人、畜有关的主要有两种病型:由胎儿弯曲杆菌引起牛、羊暂时性不育和流产;由空肠弯曲杆菌引起人、马、牛、羊等的急性肠炎。

1、弯曲杆菌性流产

弯曲杆菌性流产是由胎儿弯曲杆菌性病亚种和胎儿弯曲杆菌脸儿业种引起的疾病。前者寄生在牛/羊的生殖器官中,可引起牛/羊不育、流产;后者寄生在牛/羊的肠内,可引起牛/羊流产。

【流行特点】发病母牛/羊和带菌公牛/羊康复后的母畜是传染源。病菌存在于母牛/羊的生殖道、流产胎盘和胎儿组织中,以及公牛羊的阴茎上皮和包皮的穹窿部。公牛/羊可带菌数月,甚至数年。带菌时间往往与年龄有关,3岁以上的公羊和5岁以上的公牛一般带菌时间长。

母牛/羊感染1周即可从阴道子宫颈黏液中分离到病菌,感染后3周至3个月菌数最多,3~6个月后多数自愈。本病几乎全部由于交配和人工授精而传播。成年母牛/羊和公牛/羊易感性高。

【典型临床症状】 公牛/羊一般无明显症状,精液也正常,但可带菌。

母牛/羊呈现卡他性子宫内膜炎和输卵管炎。表现阴道黏膜发红,黏液分泌增多。发病母牛/羊的发情周期不规律,配种受胎率高低差异大流产多发生于妊娠的第5~7个月(80%以上),流产率为5%~10%。早期流产,胎衣常随之排出;后期流产,往往胎衣滞留、水肿。

【典型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胎膜粗糙、水肿、严重充血或有出血点,并覆盖一层脓性纤维蛋白物质;胎盘有些地方呈现浅黄色或覆盖有灰色脓性物;子宫内膜呈卡他性炎症或化脓性内膜炎;流产胎儿的肝脏脾脏和淋巴结呈现程度不同的肿胀,甚至有时可见散布着炎性坏死小病灶。发病母牛/羊常有输卵管炎、卵巢炎或乳腺炎。发病公牛/羊的精囊常有出血和坏死病灶,睾丸和附睾坏死,呈灰黄色。

【防治措施】牛群暴发本病时,暂停配种3个月,并用抗生素治疗,特别要注意局部的治疗,如对公牛/羊,在硬脊膜轻度麻醉后,拉出阴茎,连同包皮用多种抗生素制成的软膏(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等)涂搽阴茎和包皮黏膜。向母牛/羊子宫内投放链霉素和四环素族抗生素,连续5天。染病的公牛/羊最好淘汰。有报道应用佐剂菌苗免疫预防本病,可增强对胎儿弯曲杆菌感染的抵抗力而提高繁殖率。

2、弯曲杆菌性腹泻

弯曲杆菌性腹泻与空肠弯曲杆菌有关,该菌寄生在肠内,可引起人畜肠炎。

【流行特点】本病主要发生于秋冬舍饲牛/羊,不良的气候和饲养管理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大小牛/羊均可感染,但成年牛/羊病情较重,乳用牛带菌率达29.4%。本病呈地方性流行,流行期为3天至3周。发病过的牛/羊群可产生一定的抵抗力,因此在一次流行后3~4年很少再发生本病。病牛/羊和带菌动物从粪中排菌并污染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传播。人和动物及用具也可以机械地传播本病。

【典型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2~3天。患病牛/羊表现突然发病,食欲不振,排出水样稀粪。一个牛群常在一夜里约有 20%牛发生腹泻,粪呈棕黑色,有腥臭味,粪中有血液和血凝块。2 ~3 天可波及 80%的牛。除少数严重病例外,多数病牛体温、食欲无明显变化。奶牛的产奶量下降50%~95%。大多数病牛于3~5天恢复,很少死亡。腹泻停止后1~2天,产奶量逐渐回升。少数严重病牛/羊(占发病牛/羊的5%~10%),可出现衰弱、脱水,不能站立等症状,但若能及时治疗,也很少发生死亡。

【典型病理变化】 本病呈现不同程度坏死性及出血性肠炎的病变。

【鉴别诊断】

(1)牛/羊弯曲杆菌病(弯曲杆菌性流产)与牛/羊衣原体性流产的鉴别 二者均有流产,流产后再妊娠不再流产,胎儿水肿,体腔有血色液体等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但二者的区别在于:牛/羊衣原体性流产的病原为鹦鹉热衣原体。患病牛/羊常并发死胎或胎衣滞留,子宫分泌物涂片染色、镜检可见浅红色原生小体和浅蓝色初级小体。

(2)牛/羊弯曲杆菌病(弯曲杆菌性流产)与牛/羊布氏杆菌病的鉴别 二者均有易在妊娠后第3~4个月流产,流产前2~3天阴户流带血黏液等临床症状。但二者的区别在于:牛/羊布氏杆菌病的病原为布氏杆菌,患病牛/羊常并发子宫内膜炎等。公牛/羊有睾丸炎。胎衣有黄色胶样浸润,并附着纤维素蛋白絮片和脓液。胎儿皮下有出血性胶样浸润,皱胃有浅黄色或白色黏液、絮状物。用布氏杆菌水解素0.2毫升进行尾根皮内注射,48小时表现红肿热痛为阳性。

(3)牛/羊弯曲杆菌病(弯曲杆菌性腹泻)与牛/羊大肠肝菌病的鉴别 二者均有体温升高,精神委顿,下痢,虚弱,拱背卧地,肠黏膜充血等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但二者的区别在于:牛/羊大肠杆菌病的病原是大肠杆菌,主要侵害7~10日龄牛和羊,潜伏期很短,多数只有几个小时,以腹泻、败血症及肠毒血症形式出现,腹泻粪便中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及凝血块。败血症型主要发生于未吮过初乳的7日龄以内的犊牛和羔羊,病程短促,有的病例未见腹泻而在数小时至1天内死亡。肠毒血症型多发生在未吮过初乳的7日龄以内的犊牛和盖羊,常突然发病而死亡。病程稍长者常出现突然的腹泻症状及中毒性神经症状(沉郁、昏迷)。

(4)牛/羊弯曲杆菌病(弯曲杆菌性腹泻)与牛/羊副结核病的鉴别二者均有体温升高,精神委顿,下痢,虚弱等临床症状。但二者的区别在于:牛/羊副结核病的病原是副结核分枝杆菌,患病牛/羊腹泻从间歇性发展到持续性,由于持续性腹泻,病畜高度贫血和消瘦,并伴有下颌、胸垂、腹部水肿。传染性没有弯曲杆菌性腹泻强。此外,病理剖检,副结核病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肠黏膜增厚为特征。对副结核病还可用副结核菌素进行皮试,应为阳性,此点也可加以区别。

(5)牛/羊弯曲杆菌病(弯曲杆菌性腹泻)与牛/羊沙门氏菌病的鉴别 二者均有体温升高,精神委顿,下痢,虚弱等临床症状。但二者的区别在于:牛/羊沙门氏菌病的病原是沙门氏菌,虽然可引起各种年龄牛/羊发病,但主要侵害10~40日龄的犊牛和羔羊,其病理变化主要是肝脏、脾脏、肾脏等实质器官有坏死灶;而弯曲杆菌性腹泻以肠道呈现出血性及坏死性肠炎为主。此外,沙门氏菌病的流行面没有弯曲杆菌性腹泻大。

(6)牛/羊弯曲杆菌病(弯曲杆菌性腹泻)与牛/羊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鉴别 二者均有体温升高,精神委顿,下痢,虚弱等临床症状。但二者的区别在于:牛/羊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病原是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病牛口腔黏膜有坏死性病变,腹泻可呈现持续性,以此即可与弯曲杆菌性腹泻相区别。

【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及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便管理及无害化处理,不让粪便污染饲料及水源,加强屠宰场所的卫生管理,尽量防止胴体染菌。

【治疗方法】 主要进行对症治疗和抗生素治疗。常用药有复方新诺明、黄连素(小檗碱)、庆大霉素、四环素、诺氟沙星等。疗程一般为3~5 天。一般用药后3天内可见效果。也可补液,应用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对个别用药效果不明显者,应考虑病原菌产生了耐药性,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改用敏感性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