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2200字,读完大约需要5分钟

1

武侠小说大师们,描述不可描述的场景时,各有千秋。金庸“心中一荡”,古龙“嘤咛一声”,黄易“虎躯一震”,梁羽生则是“生命的大和谐”。

“良辰美景,斗室两人,柳梦蝶的侠气全消,化为了柔情一缕,她竟像小孩子一样,伏在左含英怀中,左含英这时,如饮醇酒,如游太虚,真不知天地之间,除了两人之外还有什么。他把手一招,将灯灭了,在黑暗中,两人获得了生命的大和谐!”——《龙虎斗京华》

“就像山洪突发,杨炎突然紧紧抱着了她,在她的粉脸上吻下去,吻下去。吻干了她脸上的泪水。他像小孩子一样伏在冷冰儿怀中,两人如饮醇酒,如游太空。真不知天地之间,除了他们两个之外还有什么,相怜相惜之中,两人获得了生命的大和谐。”——《弹指惊雷》

“一双红豆跌在地上,松枝火光,恰好也给穿过窗缝的冷风吹熄了。在黑暗中,不,是在他们幻想中的色彩绚烂的世界里,他们获得了生命的大和谐。”——《广陵剑》

梁羽生全部作品点评(在下的风格就是)(1)

《龙虎斗京华》是梁羽生的第一部小说。从第一部到最终封笔,“生命的大和谐”一直伴随着梁羽生,直到今天成了他风格的代名词。本名陈文统的他,因为这部小说带来的新派武侠小说风气,以及带动了金庸古龙等一大批武侠小说家投入创作,而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之祖。2009年1月22日,他在悉尼病逝。

2

1924年,陈文统出生于广西蒙山县的书香门第,自幼熟读古文,擅长对联。在广西桂林中学读完高中后,适逢日军侵扰,不少广东籍学者都到蒙山来避难,陈文统得幸拜在太平天国史专家简又文门下,而一代国学大家、诗书画皆精的饶宗颐也在梁家住过,陈文统的文史功底就从这里来。

后来时局好转,陈文统考入岭南大学学国际经济,毕业后到香港定居,任《大公报》下《新晚报》的编辑。 此时有一名同事跟他关系甚好,平时常常一起喝酒下棋,这位同事叫查良镛,从浙江来香港的青年。梁羽生此时的志向是史学,期待有朝一日能重回学斋。

1954年,香港两名拳师吴公仪和陈克夫因为门户之见,相约到澳门比武。不到5分钟,即以吴公仪一拳集中陈克夫的鼻子而告终。这场比武在港澳是当时轰动无比的大热点。《新晚报》总编罗孚突发奇想,要在报纸上连载武侠小说,他找的人是陈文统。

陈文统半推半就地创作了《龙虎斗京华》,“生命的大和谐”首次与读者见面,结果武侠小说受欢迎的程度,竟然超过了真实比武,一时洛阳纸贵。陈文统的笔名“梁羽生”,也从此成为新派武侠小说形成的标志。

1955年,查良镛步梁羽生的后尘,也开始在自己供职的报纸上连载自己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也是一炮而红。今后数十年在华语文坛上属于“金庸”的辉煌时代,就从此时正式开始了。

5年后,台湾有一名叫熊耀华的辍学青年,为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白发魔女传》和金庸的《射雕英雄传》所深深吸引,遂决定也以创作武侠小说为生。1967年,他的《武林外史》、《绝代双骄》和《楚留香传奇》相继问世,从此“古龙”也成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大师之一。

梁羽生全部作品点评(在下的风格就是)(2)

从五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数十年间新派武侠小说风靡一时,而梁羽生是开风气之先者。他封笔之后,曾评价自己和金庸,“我顶多只能算是个开风气的人,真正对武侠小说有很大贡献的,是今天在座的嘉宾金庸先生……他是中国武侠小说作者中,最善於吸收西方文化,包括写作技巧在内,把中国武侠小说推到一个新高度的作家。”

应该说,这个评价是相对客观和中肯的。

3

梁羽生和金庸曾是同事和好友,而两人相继成名,尤其金庸取得了更大的成就。是以好事者,也常常把两人拿来作比较。金庸的立场较为保守、梁羽生则较为激进,政见不和再加上文人相轻的传统,彼此也难免陷入意气之争。而高手过招不露声色,许多时候都在小说里暗藏褒贬。

例如梁羽生在《江湖三女侠》里,借吕四娘的口说:“查嗣庭是浙江人,两榜出身的进士,有点文名,但却是个利禄熏心的家伙。”而查嗣庭,正是金庸先祖查昇的堂兄。

而梁羽生代表作《七剑下天山》中的世外高人、全书武功第一的天山晦明禅师,到了金庸《鹿鼎记》的笔下,“晦明”却成了无赖韦小宝在少林寺奉旨出家时的法名。

1966年,香港《新光文艺》上发表了署名“佟硕之”的《金庸梁羽生合论》,文中批评了金庸的《射雕》中,宋代才女黄蓉却唱元代名曲“山坡羊”的滑稽谬误;而且《书剑》中的标题回目也统统不对平仄,内行看了是要笑掉大牙的。同时作者虽然也承认了梁羽生写情节不够金庸曲折离奇,但又肯定了梁羽生的文史造诣。

此文一出,引来争议,金庸好友倪匡更是撰文反驳。而金庸则回避了对自己文中“硬伤”的指责,说“我以为武侠小说和京戏、评弹、舞蹈、音乐等等相同,主要作用是求赏心悦目,或是悦耳动听。武侠小说毕竟没有多大艺术价值。”

一直到1988年,罗孚在《读书》上写《侠影下的梁羽生》,才披露“佟硕之”本人就是梁羽生,当时是他邀约梁羽生所作。

梁羽生全部作品点评(在下的风格就是)(3)

平心而论,梁羽生的江湖资历虽然早过金庸,但成就确实无法跟“凡读华语文字处皆有金文”的金庸相提并论。“金古梁”三者相提并论,不论金古谁能执新派武侠小说牛耳,梁羽生总被认为是最弱的那一个。

4

梁羽生最好的代表作,几乎都出自于写武侠小说的前五年,如《白发魔女传》《萍踪侠影录》或《冰川天女传》。1960年之后的除《云海玉弓缘》和《鸣镝风云录》等寥寥几部之外,大多不易为人所重视。他一生写小说三十年,总计三十五部,字数达一千多万。

后人评价说,新派武侠小说的潮流始于香港,影响遍及海外华人世界及神州,是梁羽生开创了这个文化潮流。而武侠、历史、诗词、情感和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是梁羽生小说最成功也最吸引人的特色,“生命的大和谐”名符其实。芸芸数百武侠小说中,比他作品受欢迎的不难找,但作品元素比他更均衡的则难有人能出其右。

1984年封笔前后,梁羽生曾推出部分小说的修订版,但均未得以出版。就这一点而言,是远远不如修订数次、次次大卖的金庸了。1987年,梁羽生移居澳洲颐养天年。但他的作品虽然读者日稀,却在一轮又一轮的影视改编热潮中,占据了相当的比例。《白发魔女传》、《萍踪侠影录》都是过个七八年就要被拿出来重新拍的经典剧目。

新派武侠三大师,古龙英年早逝,1985年便撒手西去。梁羽生85岁时溘然长逝,金庸送上挽联“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 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落款“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挽”。

梁羽生全部作品点评(在下的风格就是)(4)

去年黄易逝世,今年94岁的金庸,已是新派武侠落幕前的最后一线残阳了。盛衰无常的轮回,武侠小说又怎么逃得脱。

原创不易

您的打赏是最好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