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妈宝男”逐渐成为一个网络流行词汇,尤其随着电视剧《流金岁月》的热播,“妈宝现象”再次成为大家的热议有媒体对2000余名受访者进行问卷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妈宝男,而58.3%的女性受访者在择偶时不愿意选择妈宝男甚至还有人总结出“妈宝男的十项特征”“识别妈宝男的五个原则”当然,过度渲染“妈宝现象”有博取眼球和扣大帽子嫌疑,但如果从教育视角来看,其折射出的当前家庭中独立人格教育的缺失却值得关注,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轻微的妈宝男是什么样的?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轻微的妈宝男是什么样的(妈宝现象的重点在于)

轻微的妈宝男是什么样的

近年,“妈宝男”逐渐成为一个网络流行词汇,尤其随着电视剧《流金岁月》的热播,“妈宝现象”再次成为大家的热议。有媒体对2000余名受访者进行问卷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妈宝男,而58.3%的女性受访者在择偶时不愿意选择妈宝男。甚至还有人总结出“妈宝男的十项特征”“识别妈宝男的五个原则”。当然,过度渲染“妈宝现象”有博取眼球和扣大帽子嫌疑,但如果从教育视角来看,其折射出的当前家庭中独立人格教育的缺失却值得关注。

妈宝并不等于孝顺,而是独立人格缺失

在社会生活情境中,妈宝男往往指代那些对母亲(有时包括双亲)无条件顺从,总是认为母亲是对的,以母亲为中心的男性或男孩儿。虽然心理学工作者认为这一类的男性缺乏主见和独立性,自信心不足,甚至存在人际交往障碍,往往不能与他人建立稳定、健康和亲密的关系,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妈宝男表现出的是听话和孝顺,不应该视其为问题。

孝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石和本分,是永远不会过时也不能摒弃的中华道德核心。妈宝男表现出的无条件顺从和无主见依从是孝顺吗?孝顺以共情和感恩为前提,以尊重、关爱和理解为核心,并且承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孝顺需要做到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但是并不等于不加区分的顺从甚至是盲从,而是在平等且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对于双方精神与物质两个世界的最大关照。因此,妈宝男的无条件顺从和无主见依从不完全是孝顺,其中很大程度上是独立人格的缺陷或者缺失。

具有妈宝特征的个体,往往并不一定从内心真正对以母亲为代表的长辈群体有深刻理解和认同,而是因为缺乏独立性和坚定的意志品质,总以父母之言作为对外交往和问题解决的挡箭牌,对内自尊程度不足,对外责任意识不够。也正因如此,妈宝男纵使给人听话顺从的乖宝形象,但是在与人交往、处理自身和外界关系时却困难重重,同时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家庭是独立人格养成的第一环境

人格是以一定的生理素质为基础,在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独特、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之总和。人格的发展关系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其将来能否适应社会,能否与他人交往。蔡元培先生曾说过,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人格教育是根本。党和国家之所以把人格教育置于教育工作核心目标之中,是因为人格教育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关,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人格健康健全发展了,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价值观和稳定的世界观,同时也有助于受教育者建立正确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素养,也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品质的个体。因此,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个体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

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积极客观的自我认识,正视现实,对他人和社会具有理性认知,有健康的体魄、愉快乐观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有良好、稳定、协调的人际关系,独立的自我意识,有责任感和创造力,努力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等等。无论是心理学界普遍认同的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和开放性五维人格,还是教育界所强调的独立、敬畏、创造和耐受四种人格,其核心都是指向人格的健康和全面,即需要个体的各个人格方面就像生命的种子一样,饱满、均衡发展。其中,独立思维能力和独立人格一起构成了人之为人的根本。

人格养成从一出生即开始,延续整个生命过程。家庭教育因其终身性、内隐性和情感化的特点,是独立人格发展的第一环境,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妈宝男所表现出的言听计从、怠于思考和自我问题解决能力差等特征,体现了其在独立性、自我意识、自信心、责任心、主动性等方面的薄弱,更折射了当今家庭在独立人格培养方面的缺乏。

独立人格湮灭于处处“越界”的家庭

人际交往中的边界往往是指个人内心的一种规则和底线,他人在一定的限度范围内是可以接触的,越界了则会有被冒犯的感受从而产生抵触的情绪。人们往往会在与家庭之外的人交往时注重边界,但是家庭成员之间的边界由于亲密关系的存在常被忽视。

妈宝现象的重点在于“妈”,以父母为代表的家庭抚育者在教育功能上的缺位、教育理念的错位以及教育方法的偏位直接造成了孩子独立人格的缺失。一个妈宝男的背后必然站着一对强势的父母或父母一方。这样的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没有边界意识,对孩子处处“越界”,控制甚至干预孩子的一切。过度关注、过度包办、过度干涉势必导致孩子在本应学习独立思考、选择和问题解决的年龄被“服从”的标签所抑制,从一饮一食、穿衣打扮、课外活动到兴趣培养、交友选择甚至人生发展,无不充斥着父母的直接安排或“善意提醒”。如果亲子之间出现意见相左,父母往往用过来人的经验进行规劝、限制甚至打击,或者采用爱的收回、冷漠等方式逼其就范,甚至道德绑架。而当孩子无论是面临交往、学习、自我等问题时,此类父母就是盘旋在孩子头顶的直升机,随时俯冲下来解决问题。久而久之,纵使有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渴望独立的想法,孩子也会因为这种家庭既有模式和父母的态度而放弃“权利”,听之任之。在面对需要自己独立判断、选择和处理的问题时,显得毫无主见、唯唯诺诺。

如何建立有边界感的家庭模式

建立有边界感的家庭模式首先需要打破“为你牺牲”的既有观念,而将养育过程视为共同成长的幸福旅程。随着教育竞争的日趋激烈与育儿焦虑的不断下移,城市家庭逐渐转变成为以孩子教育为重心,教育母职化成为普遍现象,很多母亲牺牲了自我的兴趣、人际交往或事业追求,全副身心投入到育儿事业中,唯恐错过了孩子发展的关键期而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牺牲式”育儿但凡效果不如预期就会带给母亲极大的挫败感,就如很多母亲所抱怨的那样“我为了孩子牺牲那么多,可他为什么就是不明白我的心,就是不能达到我的期望?”殊不知过度关注只会给孩子带来高压力从而渴望逃离,正如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养育的过程纵使不易,但并非痛苦更不需要壮士断腕。如果父母能够将陪伴和支持孩子成长看作一个自然而又充满乐趣的过程,用一种积极又耐心的心态去拥抱接纳孩子和自己的成长,那就不会爆发“有一种冷叫作你妈觉得你冷”的矛盾,而是大小蜗牛一起去散步的美好情景。

有边界感的家庭模式需要父母秉持尊重与平等的基本原则,从内心真正认可孩子即使经验和能力不足但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家庭只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站,社会才是他们最终走向的地方,走向独立是养育的归宿,独立人格不是“高配”而是“标配”。从2岁开始,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萌发,开始期望自己去掌控周围的环境,进行选择,甚至出现了反抗行为。如果这时父母只是用“不行”“不可以”之类的禁止、否定或命令性的话语来教育孩子,势必导致失败,并且让孩子更加消极。此时家长在与孩子接触时要使用请求、希望的语气,例如“宝宝,来做这个好吗?”这不但会让孩子欣然接受,而且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就是保护孩子独立的“种子”。从上幼儿园穿什么衣服,到上小学参加什么课外班,再到初中与谁交朋友,高中报考什么大学和专业,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意见,即使出现了挫折甚至失败,也是真实体验和宝贵经验。这就能让孩子“在圆圈里肆意舞蹈”,既严格遵守国家法律、社会规范和家庭规则,又能在规则的保护下享有充分自由。此时父母更像是“坐在孩子自行车后座上的人”,掌舵者是孩子,父母则是在孩子成长关键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建议,同时跟孩子一起前行。

有边界感的家庭模式需要让孩子体验生活的真实,明确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有记者曾经对10所高校的大学生做过调查,发现家在本地的学生超过半数周末会把脏衣服带回家让父母洗,甚至有学生因嫌脏衣服太重而选择快递;超过八成的学生表示寒暑假回家父母都不会让他们做家务。这种现象无疑是“唯分数论”的家教理念在大学阶段的延续。边界感不是亲子感情的隔离,而是同处于一个家庭中的各成员基于平等与尊重原则的各司其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需要弱化其“特殊性”“中心性”和“被保护性”,通过与孩子建立规则,让其走进生活,逐渐承担起家庭成员应该有的责任,且范围不断扩大。例如,幼儿期让孩子从洗自己的小袜子到收拾玩具图书,再到餐前摆碗筷、倒垃圾;小学以后让孩子固定承包几项日常家务,到参与家庭事项讨论;上了中学则让孩子参与家庭重大事务决策,以及承担照顾老人等职责。父母之爱子,为之计要深远。了解生活的真实会让孩子更从容和坚定,而承担责任则会让孩子建立内在的秩序性并且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作者:夏婧,系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原标题:《从“妈宝男”看独立人格教育的缺失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杨蓉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光明日报 夏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