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糖,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很多地方盛产董糖,江苏、安徽、山东、湖南等地,都有制作这种糖果的知名企业,形状口味相似,名称可能有些不同。如果一定要说一个最著名的出来,那当然是品质和名气俱佳的扬州高邮董糖了。
董糖也叫做酥糖,长方形,包装向来朴素简单。糖纸撕开来之后,可以看到里面一层层的糖果,就好像被压在一起的书页一样。按照最传统的工艺,每一颗董糖至少有48层,而且保证每一层都要厚薄均匀,层次分明,即便是放置一段时间也不会黏在一起。
董糖的主要成分是面粉、糖、黑芝麻和麦芽糖等等,没有现代糖果的香精和色素,细嚼起来,还能吃到天然的香甜味。虽然是糖,其实更像是酥,比桃酥更加酥脆,甜味不觉得齁人,也不怎么粘牙,柔软细腻。
从古至今,高邮男女老少将董糖作为消遣的零食,但吃董糖,似乎还有一种仪式感。他们会围坐在一起,沏上一壶好茶,抓上一把瓜子,就这样聊聊家常消磨时光。到了春节的时候,董糖也会喜庆起来。家家户户都会买一些红纸包着的董糖,每个孩子的口袋里面都会被这喜气洋洋的小糖果塞得馒馒的。董糖的甜,烙印在高邮老人家的内心深处,特殊到无法替代。
董糖早已被列入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但关于董糖的来历,还是众说纷纭。高邮董糖的历史要追溯到600多年前,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这种糖果是高邮的名士董璘创作的,所以以“董”这个姓作为名字。董璘是明朝永乐年间的进士,永乐十六年,会试第一名,官至翰林编修,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官。晚年,董璘辞官归乡,在家中侍奉老母亲。董母喜欢吃甜食,但是年纪大了,吃糖果实在费力,所以董璘反复尝试,才做出了酥脆香甜的董糖。董糖不仅仅让董母开心,也让邻里亲戚十分喜爱,董璘公开了制作董糖的秘方,希望四海的儿女们都可以制作董糖向父母们尽孝。
董璘孝顺母亲的故事不仅仅是董糖一个,在《国朝献徵录》还记载这这样一个小故事。董母有一日病重,也别想吃鲥鱼,当时高邮根本没有鲥鱼卖,与扬州一江之隔的镇江盛产鲥鱼这种江鲜,但当时又非吃鲥鱼的季节。于是董璘为了老母亲一直跑到了镇江,向神明祈祷,让捕鱼人撒网,结果还就真的捕了两条鲥鱼,乡里非常震惊,并未他的孝道所感动,于是将此事记录了下来。
清初诗人孔尚任在《食秦邮董酥,同陈鹤山、颜遇五、从子衍栻分韵》之中云:
皮酒名第一,子鸭美无对。山客过秦邮,停桡定解佩。董家千叶酥,琐细难臵喙。旅夜偶佐茶,乃知三者配。重叠雪花轻,胡麻同杵碓。不待芬齿牙,触手旋成碎。生津类蔗浆,甘凉或加倍。董家初制时,窃方自大内。再传已失真.犹能迈流辈。把杯坐茅蓬,咀嚼生感慨。秦邮冠盖途,市错每相赛。下河尚洪荒,儿女一舟载。呱呱索饭啼,举火哪能再。百钱买董酥,何如粳一袋。糟糠甘如饴,且免色为菜。
而在其他地方,董糖也有不同的传说。传说之中,如皋董糖是名妓董小宛制作的,董小宛为了取悦丈夫冒辟疆做了这种糖果。
清道光庚寅年《崇川咫闻录》载:“董糖,冒巢民妾董小宛所造。未归巢民时,以此糖自秦淮寄巢民,故至今号秦邮董糖。”说起来名妓董小宛确实有做董糖的条件和闲情逸致,她诗词绘画样样精通,食谱和茶道也是十分了解的。在陶文台教授的《中国烹饪史》之中,对董小宛的厨艺还是相当肯定的,称她是很有造诣的女厨师,也有学者将董小宛列入了中国十大名厨之中。
据说当年冒辟疆忧国忧民身体欠佳,一点食欲都没有。董小宛为了能让他多吃点东西,亲自下厨,将芝麻和白糖熬成了膏,然后用白糖粉一层层包裹起来,切成小方块。冒辟疆每天吃这种酥糖,身体竟然渐渐好了起来。董小宛和冒辟疆做了一对才子佳人,留下一块小小的酥糖在民间,后人似乎能看到他们的几分恩爱和几分雅致。
董小宛善于制作素食糕点,最出名的不仅仅是董糖。她制作的桃膏、瓜膏和腌菜都是当时江南特别流行的餐点。现在在江苏如皋,家家户户还保留着制作虎皮肉的手艺,这就是董小宛所创的菜式,当年被称为“董肉”。
安徽滁州的董糖同样备受民间男女老少的喜爱,滁州董糖从明朝末年就已经出现了,也被称为琅琊酥糖。琅琊酥糖以麦面、芝麻和糖为基本原料,焙炒加工,民间也称之为面糖。在清朝,有秦、尤两位师傅,将琅琊酥糖的工艺进行了改良,用糯米汁做成了包衣,十分新颖,那时候被人们称为”秦尤酥糖“,后来是一位姓董的师父将制糖的工艺进行了创意性的改造,浇上糯米汁的面糖多次折叠,看起来层次分明,后来也就称为”董糖“了。
董糖,无论来自于孝道还是来自于爱情,陪伴了无数人的童年,也在今日渐渐被人遗忘。希望这个带给无数人甜蜜回忆的土特产,能够伴随着它的传说一代代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