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知道八达岭长城重新开放的消息,并且在近段时间,严格限制入场人数。

昨晚,北京城区下了一夜的雨,今天一早,空气不错,决定趁着人少过去看看。

没想到,有了意外的收获。

七八十年代八达岭长城的画(今天的八达岭长城美成一幅)(1)

驱车1个小时不到,3段高速,就到了长城入口。

工作人员很负责,进入景区之前,印象中遇到了5次测体温,查健康码。

目前,景区只开放了北六楼,和南五楼半。

先登南五楼,这边更高,温度也更低。翻过了两座烽火台之后,就是一片延绵的“雾凇山林”,长城点缀其中就像水墨画一样壮观。

七八十年代八达岭长城的画(今天的八达岭长城美成一幅)(2)

拍摄时,使用了手机自带的滤镜“通透”模式,这样,雪看起来更白,树也是一片翠绿。

七八十年代八达岭长城的画(今天的八达岭长城美成一幅)(3)

翻过南四楼,视野一片开阔:

七八十年代八达岭长城的画(今天的八达岭长城美成一幅)(4)

因为是工作日,加上天气不好,游人非常少。

使用手机5X变焦拍摄,因为是无损变焦,所以画面压缩感非常好。

七八十年代八达岭长城的画(今天的八达岭长城美成一幅)(5)

走到这里,南五楼的路程,就结束了:

七八十年代八达岭长城的画(今天的八达岭长城美成一幅)(6)

走走拍拍,从入口到南五楼半,大概耗时50分钟,因为是单向循环,所以下长城需要走边侧的步道。

七八十年代八达岭长城的画(今天的八达岭长城美成一幅)(7)

但步道也有别样风景,使用2X变焦,包围式构图,落满积雪的树枝将烽火台包裹起来。

七八十年代八达岭长城的画(今天的八达岭长城美成一幅)(8)

再使用5X变焦,提前锁定曝光,然后利用这些树枝做前景,烽火台就艺术感十足了。

用20分钟,走回入口,走向相反方向的北六楼。

因为海拔低,所以,北六楼一侧没有积雪。

但也正因为温度高,北侧的山桃花,都已竞相开放。

七八十年代八达岭长城的画(今天的八达岭长城美成一幅)(9)

利用花朵做前景,回身拍摄南侧烽火台,雪景和花枝融为一体:

七八十年代八达岭长城的画(今天的八达岭长城美成一幅)(10)

西侧被桃花包裹的塔楼,再过几天,应该会美成一幅画吧:

七八十年代八达岭长城的画(今天的八达岭长城美成一幅)(11)

七八十年代八达岭长城的画(今天的八达岭长城美成一幅)(12)

到那时,再来拍蓝天白云下的桃花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