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从雨声中醒来,窗前洁白的栀子花清凉入眼。

绿叶白花,栀子花就像是炎热夏日里拂过的一缕清风,清香幽远,令人心旷神怡。

记得有首歌里这样唱,栀子花开六瓣头。

一般的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它就是与众不同。

汪曾祺笔下的栀子花是这样的:“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

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这就是栀子花,大气,率真,骨子里就带着不羁。

雪作肌肤冰为肠,和我一起读古诗词,欣赏旧时光里的栀子花。

古诗词写栀子花(盛夏读古诗词欣赏冰清玉洁的栀子花)(1)

01

南檐架短廊,

沙路白茫茫。

尽日不归处,

一庭栀子香。

——唐.张祜《信州水亭》

感悟: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平时从未注意过的角落,栀子花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开得铺天盖地,花香弥漫在庭院里。

这情景,不由得让人想起袁枚的那首关于《苔》的小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即便是无人注意,即便是被冷落在角落里,花期一到,依旧要热烈地绽放生命的光芒。

张祜,唐代诗人,极富才情,有“海内名士"之称,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其中,《全唐诗》就收录了他349首诗歌。

但是,他的仕途却不顺利,还没见到皇上,就被元稹排挤在外。于是,本也无意仕途的张祜就隐居丹阳,潜心著诗,并且终生未仕。

古诗词写栀子花(盛夏读古诗词欣赏冰清玉洁的栀子花)(2)

02

雪魄冰花凉气清,曲阑深处艳精神。

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明.沈周《栀子花》

感悟:新月如钩,微风轻拂,冰清玉洁的栀子花在曲折的长廊深处怒放,芬芳的幽香随风进入诗人的画室。

雪魄冰花凉气清,多么生动活泼,令人口齿噙香,似乎隔屏都能嗅得到那丝丝缕缕的清香,感受得到那份花儿所散发出来的凉津津。

这情景,如诗如画。

沈周,明代绘画大师,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一生未应科举,始终从事书画创作,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古诗词写栀子花(盛夏读古诗词欣赏冰清玉洁的栀子花)(3)

03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唐.王建《雨过山村》

感悟:农家少闲月,雨中犹浴蚕。竹溪,板桥,人家,这是一座幽静的小村庄。

偶尔一两声鸡鸣,婆媳端了蚕种互相招呼着出了院门,小院又归于安静,剩下庭院里的栀子花无人欣赏,独自在雨中摇曳。

一闹一静,犹如一幅清新优美的山村画卷,令人神往。

王建,唐代诗人,与张籍齐名,著述颇丰。

古诗词写栀子花(盛夏读古诗词欣赏冰清玉洁的栀子花)(4)

04

金鸭香消夏日长,抛书高卧北窗凉。

晚来骤雨山头过,栀子花开满院香。——明.丰坊《栀子花题画》

感悟:仲夏日长,暑热难消,北窗高卧,一丝倦意袭来,拋却手中书,旋即沉沉入梦。

天色近晚的时候,一阵骤雨过,雨霁天晴,栀子花开,满庭芬芳。

夏有凉风,抛书高卧北窗凉,这是夏日里最舒服的状态。

丰坊,明代书法家,篆刻家,藏书家,嘉靖二年进士,此人极具才华,但是晚年却过得穷困潦倒,贫病交加,最后逝于寺中,造化弄人,令人唏嘘。

古诗词写栀子花(盛夏读古诗词欣赏冰清玉洁的栀子花)(5)

05

桂枝叶密阴覆地,栀子花开香满廊。

古寺纳凉过半日,葛衣石枕竹方床。——元.萨都剌《纳凉》

感悟:这是一座清幽的古寺,高大的桂树枝繁叶茂,浓阴匝地,栀子花热闹的开放,清香飘远,诗人穿着清爽的夏衣枕着清凉的石枕,悠闲地躺在回廊里的方竹床上纳凉。

绿叶,浓阴,洁白的栀子花,幽香阵阵,这情,这景,这心情,是如此的安闲惬意。

出世之心做人,入世之心做事,这样的状态真好。

萨都剌,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雁门才子。

他善绘画,精书法,虽然他的诗词思想价值不高,但是,从这首《纳凉》小诗中,我们依旧能领略到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淡然。

古诗词写栀子花(盛夏读古诗词欣赏冰清玉洁的栀子花)(6)

“栀子花开,So beautiful, so white,这个季节 ,我们将离开……”

栀子花开的时候,是校园的毕业季,空气弥漫着淡淡的离愁和忧伤。

毕业,是结束,也是开始,就如这生机盎然的夏天一样,充满了未知的喜悦和希望。

每一朵看似不经意绽放的栀子花,都经历了长久的等待和坚持。

栀子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愿这清香伴着每一个美丽的梦想,香飘远方,不要迷失方向。

雪作肌肤冰为肠,冰清玉洁的栀子花开在盛夏,摇曳在美丽的时光里,清香幽远……

古诗词写栀子花(盛夏读古诗词欣赏冰清玉洁的栀子花)(7)

本文刘玲子candy原创,图片来自网络,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