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闲愁少(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1)

秋高气爽,云淡风轻。秋分,就像是一道季节的分割线,把夏与秋明显地分隔开来,清凉的早晨,美丽的黄昏,炎热的天气也在此刻降了温,“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这一天,昼夜相等,寒暑均半。

晴空万里,微风宜人,时间把我们带进了秋的腹地。翠绿的枝娅已被秋黄覆盖,一树树的黄叶随风摇曳,给这个明朗开阔的季节增添了几分诗意的色彩。

日夕闲愁少(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2)

古有“春祭日,秋祭月”的说法,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人们在这天祈求美好和安宁。“秋分到,蛋儿俏”,早在4000年前,就有秋分立蛋的说法,在每年的秋分,人们都会做“竖蛋”的试验,要是能把鸡蛋立起来,那可真是相当得意的一件事儿了。在岭南地区,秋分还有“吃秋菜”的习俗,秋菜其实就是一种野苋菜,在岭南地区很常见,当地的人们在秋分这天,将野苋菜和鱼片一起,煮成“秋汤”,全家人一起分食,寄托着人们美好的希望。

日夕闲愁少(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3)

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在古人的眼中,雷声是因为阳气盛而发生,在秋分时节,阴气已经开始渐渐旺盛了起来,所以此刻连雷都开始不发声了;二候蛰虫坯户,当天气越来越冷时,一些小虫开始活动减少,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抵御寒潮入侵。三候水始涸,《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也就是说,秋分之后雨水量减少,山涧的溪水也抵不住岁月的漫长,留下了浅浅的河床,封存在旧日时光的记忆里。

日夕闲愁少(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4)

推开秋分的门扉,已有薄薄的凉意打湿了肩头,有人说,秋是伤感的,悲凉的,秋雨催,秋叶黄,片片秋叶诉衷肠,但秋更是喜悦的,那多姿多彩形态各异的果子,枝头摇曳,让人眼花缭乱,这些带着丰收和喜悦的果实,是对一年辛苦的赞赏。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分是一场季节的缤纷落幕,当秋日的萧瑟再也无法掬起盛夏的葱茏,大雁南行,红叶飘零,秋分带走了初秋的淡雅,带来的深秋的浓烈。高远湛蓝的天空,层林尽染的群山,此刻,都在以最从容的姿态,将万千繁华赏尽。

日夕闲愁少(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5)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任这秋意,肆意地撩拨思绪,看天边云卷云舒,去意无留,赏庭前花开花落,年年依旧。生活或许悲喜交加,但是四时季节总会如约而至,愿君不负光阴不负秋,只生欢喜不生愁,携一丝风轻云淡,笑看岁月流年。(黄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