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此前笔者曾经专文论及鸟和隹两个字的区别,认为“鸟是羽毛丰满的成鸟,隹是尚未长出羽毛的雏鸟”,从而否定了许慎《说文解字》关于鸟是“长尾禽总名”、隹是“鸟之短尾总名”的论断。

带有隹这个汉字都与什么有关(再论鸟和隹的区别)(1)

鸟字演变《字源》

  但是有读者朋友认为,笔者的论断对隹字的部分衍生字说不通,比如“推、锥、椎这些字义又从何而来?感觉“隹”更像是有“锥”形尾巴的鸟”。

带有隹这个汉字都与什么有关(再论鸟和隹的区别)(2)

隹字演变《字源》

  现在,就专文回答这位朋友疑问。

带有隹这个汉字都与什么有关(再论鸟和隹的区别)(3)

成鸟和雏鸟(网络图片)

  1.推字。观察过鸟类生活的古人一定看到过这两种情况:

  一是雏鸟把正在孵化的蛋推出鸟巢。这说的是杜鹃鸟。杜鹃鸟习惯于在其他鸟类的巢穴下蛋让其它鸟代为孵化和养育。而且杜鹃鸟蛋会比鸟巢里的其它鸟蛋先孵化出小鸟。杜鹃鸟雏鸟会趁鸟巢主人不在之机,奋力把正在孵化的蛋推出巢穴,来提高自己成活的机率。

带有隹这个汉字都与什么有关(再论鸟和隹的区别)(4)

杜鹃鸟的雏鸟把未孵化的蛋推出巢穴(网络视频截图)

  二是鸟类特别是许多大型猛禽的巢穴中总是发生强壮的雏鸟把弱小的雏鸟推出巢穴。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结果。雏鸟个体必须足够强大,才能适应未来残酷的生存环境,以确保种群的生存发展。这类鸟有鹰、鲣鸟等。

带有隹这个汉字都与什么有关(再论鸟和隹的区别)(5)

雏鹰把另一只推出巢穴(网络视频截图)

  因此,推字的本义就是,先出壳的雏鸟把正在孵化的鸟蛋推出巢穴,或者强壮的雏鸟把弱小的雏鸟推出巢穴。现代对推字的解释是,向外用力使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顺着用力的方向移动,雏鸟推卵出巢穴或强壮的把弱小的推出巢穴,正是对推字的生动演示。

  2.锥字。这个也不难理解。鸟蛋孵化到快出壳的时候,在蛋壳的雏鸟会在喙部会临时长出角质突起,称为卵齿,又称破壳齿。雏鸟就是靠卵齿将卵壳戳破,然后顺利出壳。

带有隹这个汉字都与什么有关(再论鸟和隹的区别)(6)

雏鸟出壳前用卵齿戳破蛋壳(网络视频截图)

  人们观察雏鸟破壳的过程后,就仿照雏鸟的卵齿制作出了可以刺穿坚硬物体的鸟嘴形工具。用金属制作的这种工具就叫做锥。比如下图就是鞋锥子,过去手工做鞋时用于纳鞋底和上鞋帮。

带有隹这个汉字都与什么有关(再论鸟和隹的区别)(7)

针锥(网络图片)

  3.椎字。这个字有两个读音,zhuī和chuí。

  读音是zhuī的时候,指人的脊柱骨。每一块脊柱骨的整体形状与鸟头相似,而其上的棘突与鸟喙的样子相像。于是人们就用隹字加一个木字旁表示人的脊柱骨,写作椎。

带有隹这个汉字都与什么有关(再论鸟和隹的区别)(8)

椎骨——人的脊柱的一节(网络图片)

  读音是chuí的时候,本义是敲击。源于雏鸟破壳时用卵齿戳破蛋壳钻出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发出类似敲击蛋壳的声音。于是,人们就用椎表示敲打东西的工具,或者指敲打的动作。如,鼓椎,椎鼓。

带有隹这个汉字都与什么有关(再论鸟和隹的区别)(9)

用鼓椎椎鼓(网络图片)

  以上分析足以证明,鸟是羽毛丰满的成鸟,隹是未长羽毛的雏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