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困顿之时该怎么办(遇事畏难无事烦恼)(1)

看了一本书,其中有个观点还不错。它说,人生就是在两种状态之间摇摆。一种状态是“畏”,一种状态是“烦”。很显然,这种说法来源于海德格尔。不过,这本书的作者却把海德格尔的这两个概念更加通俗化了。在这名作者这里,“畏”是一种临事的状态,遇到事情之后难免会畏惧、畏缩。而“烦”是一种无事的状态,也就是说,人一旦没事了也不得消停,他会觉得烦恼、无聊、苦闷。

如果我们在这个判断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人要摆脱这种临事就畏缩、无事就无聊的生活状态,他应当积极地去深入到“事”中间去。临事畏缩是一种不自信,对事情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对自己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所以难免会因为“无知”而产生恐惧。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迅速果断地结束临事状态,进入谋事和行事的状态。其实,一切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难,知道难,就知道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所谓拖延症,其实就是“畏”的另一种说法。遇到事情,总喜欢先搁置起来。这种搁置往往不是真正的放弃,而是一种不彻底的逃避。不彻底,表现在你总会时不时地想起这件事,让它成为一种折磨你的问题感。拖延症之所以可恶,就是因为它把那种让人发愁的“畏”的临事状态无限期地延长了。克服拖延症没有其他诀窍,就是立刻办马上办。这里的办,不一定是立刻办到,而是说要努力去摆脱那种模糊状态,万事一清晰就不必恐惧。

人生困顿之时该怎么办(遇事畏难无事烦恼)(2)

有人把“我很烦”当成口头禅,宋词说“无事小神仙”,为什么无事也能生出一种无聊、烦闷的状态来,这种状态也只有人类会经历其中。动物不会,因为动物没有人类一样高级的意识能力。没有意识,便不懂烦恼。动物只有当生命受到威胁时产生恐惧,当吃饱喝足时产生愉悦,它们不会有烦恼的感觉。烦恼太高级了,所以享有烦恼权的人类解决起烦恼来也更麻烦。困苦时会烦恼,富贵时也同样会烦恼,“烦”是一种常见病。

其实,治“烦”的药方也不过是“有事做”三个字。无事,所以烦恼。有事,所以顾不上烦恼。这里的事,说得无耻些,就是有所追求。比尔·盖茨钱太多,他就去做慈善,如此以来他就跳出了“烦”的境地。这不是要让大家都认那种劳累的命,你完全可以很惬意,在无事的空隙里看出“事”来就行了。比方说,吃茶就是大事,旅行就是大事,擦地板、做美食都是大事。空气并不是什么也没有,真空也不是什么都没有,至少还有一个空间在。

人生困顿之时该怎么办(遇事畏难无事烦恼)(3)

“畏”和“烦”的最高境界都是死。人最害怕的事情不是畏事,而是真正的畏死。人烦到无法解脱的时候,最终的归宿也不过是一死。所以,在海德格尔的体系中,除了“畏”和“烦”还有一个“死”。以海氏亲纳粹的履历来看,他可不像叔本华那样对生活和生命充满悲观。海氏真正的意思,是要我们向死而生。人最害怕的是模糊的概念死,死也是一件事,畏死与畏事并无区别。一旦当我们想清楚了死是怎样一回事,恐惧和烦恼也就自然消除了。

不畏死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勇敢。不怕早死,不怕横死,才是所谓勇敢。人生来就是要死的,当我们把这100年的旅程排满了时间和地点的时候,死亡这个终点会被淡忘。让我们记取的,让我们忙碌的,只是生而已。向死而生的意思,就是用生的乐趣去占领和替代走向死的旅途。大至生命历程,小至每一件事,概莫能外。死亡就是总的失败,一切可以炫耀的成功都是无意义的。它的反题是,死都一样,生却多姿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