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钧正平工作室·中国军号 作者:张禾年

近期,一篇题为《基层“变通”缘何变少了?背后潜藏着干部三种心态》的文章走红网络,其中点到的基层“变通”现状,让不少基层干部大呼“过瘾”“接地气”,文章一经刊发,即在网上网下引发了广泛讨论。

文章中讲了这样一则事例:东部某地一乡镇书记,在落实上级的“煤改气”要求时,因村中一名80多岁的老人不会用、不敢用天然气,在反复做工作没做通的情况下,该基层干部考虑到老人的实际情况,决定“特事特办”搞变通。结果第二天上级的问责就下来了,让这名基层干部既感无奈又倍觉心酸。

就上述事例来看,该基层干部的上级不管政策执行是否符合实际,一味要求下面“照章办事”,打击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最终的结果就是“还是照章办事安全,不管合不合适,让干啥就干啥”,这无形中让基层矛盾“越疏越堵”,事情“越办越难”。可以看出,背离了实事求是这一根本原则,好政策不仅没发挥出应有的效力来,甚至还有沦为形式主义的危险。

哪些不是合理的变通方式(变通还是不变通)(1)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实事求是”历来为我们党所重视,并坚持在斗争实践中运用这一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就此,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树立起了光辉典范:

中国革命早期,许多共产党人都信奉共产国际关于依靠工人阶级在大城市取得暴动胜利、建立工人阶级政权的理论,毛泽东同志却依据自己的调查研究与实践摸索,鲜明指出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农民问题,并写出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一系列农民革命理论著作,创造性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使中国革命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陈云同志曾在工作中多次强调,“一切工作方法,必须随着每个地方的不同情形来决定。”“重要的是要把实际看完全,把情况弄清楚,其次是决定政策,解决问题。”在工作实践基础上,他总结提出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十五字诀”,并解释说:“不唯上,并不是上面的话不要听。不唯书,也不是说文件、书都不要读。只唯实,就是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处理问题,这才是最靠得住的。”无论是在研究党的建设还是思考如何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他都以实际为准,促进工作开展。

哪些不是合理的变通方式(变通还是不变通)(2)

被誉为“常胜将军”的粟裕,也是实事求是的典范。每次战后总结时,他都敢于直面己方的弱点和问题,重视敌人的优点和经验,从而变成自己的经验。在总结韦岗伏击战时,他指出了我军的5项优点,9项缺点;日军的8项优点,5项缺点。即使是打了黄桥战役这样的“神仙仗”后,他的总结里都详细列举了我军的12个缺点,以助部队改进作战。正是因为他实事求是地进行总结,在实践中探索战争规律,才能为我国军事思想与军事艺术发展留下宝贵财富。

哪些不是合理的变通方式(变通还是不变通)(3)

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就文章开头基层干部面临的困扰来看,对于上级下发的政策规定到底应该变通还是不变通,表面上看是执行者对政策法规的理解把握与运用的问题,深层次来讲是干部的立场态度问题,根子上则是原则性乃至党性的问题,是如何对待群众利益诉求,敢不敢实事求是、能不能担当作为的问题。对此,毛泽东同志就曾指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我们所犯的错误,研究其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我们离开了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主观地决定自己的工作方针。”

不可否认,当下还有一些“按规定办”“按原则办”,不考虑基层承受能力、脱离现地实际的情况:有的是政策法规没学透、吃不准,平时处理一些简单的业务还差不多,稍微复杂一些的就只能抓耳挠腮,面对群众的疑问只好板起面孔“按规定办”,但具体怎么办又说不上来;有的是机械照搬照抄,搞上下一般粗,僵化落实上级规定,平时既不愿扑下身子去摸情况,直面矛盾困难,也不愿意开动脑筋想解决办法,凡事都想着简单处理,习惯于搞“一刀切”,不论工作难易,来回就是“三板斧”;有的虽然熟悉制度规定,但不想担当、不愿作为,心里放在高位的不是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而是自己的个人利益,干工作总想着如何应付检查,做好表面文章,尽最大努力逃避责任……凡此种种,都不同程度消解了群众对干部的信赖,让为民服务的工作成效打了折扣。

哪些不是合理的变通方式(变通还是不变通)(4)

当下,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深刻指出,要“按照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医院、学校、'两新'组织等基层单位,把脉问诊、解剖麻雀,进行问题梳理、难题排查,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践行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下大力气改造我们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去,从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坚定实事求是的信念,增强实事求是的本领,深入调研掌握实情,充分了解群众意见建议,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真正发扬务实高效、不尚空谈的工作作风,推动我们的事业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钧正平工作室·中国军号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