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3月9日,驻哈尔滨苏军司令部接到报案,报案人称:中苏友好协会会长李兆麟在水道街9号参加活动后失踪。

当时苏军刚刚赶走日本关东军,虽然国民政府已经派人进驻哈尔滨,但是苏军还没有撤退,暂时对哈尔滨实行军事管制。

苏军立即通知国民党警察,双方派人到现场调查。苏军首先包围了水道街 9 号,并对整个住宅进行戒严搜查,但是,当天竟然没有找到失踪者。

第二天,在一户锁着的房间内,苏军找到了李兆麟的尸体,发现李兆麟身上被砍7刀。

抗日杀奸小队被下发通缉令(女特务诱杀抗联名将)(1)

李兆麟

苏军把案发住宅附近的居民带到司令部进行盘问。哈尔滨警察局也成立了搜查队,搜查杀人凶手。

那么是谁杀害了李兆麟,他们又为何杀害李兆麟呢?

李兆麟生平

李兆麟是一代抗日名将,是著名的民族英雄。他是东北抗联的创始人之一,曾担任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

李兆麟1910年出生于辽宁辽阳铧子乡后屯村一个普通的农家。他12岁读完高小以后,因经济困难,家庭无力供他继续读书,于是他辍学回家,帮助父母种地。李兆麟还放过牛,放牛之余,还帮助大人打理庄稼。

“九·一八”以后,东北沦陷,李兆麟目睹山河沦陷,悲愤难抑,正巧李兆麟的姨夫张一鸣从北平给李兆麟写信,信中说,他在北平参加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希望李兆麟也来参加抗日活动。

抗日杀奸小队被下发通缉令(女特务诱杀抗联名将)(2)

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成立时领导机构合影

李兆麟看到姨夫的信,热血沸腾,马上打点行装,到北平投奔姨夫。李兆麟不仅参加了“救国会”还受到地下党冯基平夏尚志的关怀。党为了培养李兆麟,也为了让他有一个合法的身份,就安排他进入华北大学,做了一名大学生,并给李兆麟改名叫李烈生

不久,李兆麟受共青团北平市委的负责人胡乔木委派,到东北组织抗日队伍,李兆麟非常兴奋,他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组织队伍打日寇了。

李兆麟回到家乡辽阳,在党的领导下,把分散在各地的抗日武装编成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二十四路军,这支队伍,多达3500人。

1932年,李兆麟加入共产党。

1932年8月,各路抗联队伍攻打驻守沈阳的日军,李兆麟率领部队负责攻打沈阳东郊东塔机场。他带领战士,对敌人的机场发动突然袭击,炸毁日本飞机27架,缴获大量武器装备。这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的抗日军民,给了日寇沉重打击。

但是李兆麟的部队也因此招来日寇的憎恨,日军调集重兵对二十四路军进行围剿,摩天岭一战,二十四路军被日军打散。

不久李兆麟进入满洲省委,由于他出色的军事才能,被省委委任为省军委的负责人。

抗日杀奸小队被下发通缉令(女特务诱杀抗联名将)(3)

李兆麟(前排左2)

1934年,李兆麟受满洲省委派遣,到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担任副队长,而正队长就是赵尚志

李兆麟和赵尚志领导游击队,在珠河、宾县一带跟日寇周旋,并在那里开辟了一大片游击区。

同年,李兆麟任抗联第6军政治部主任,他和赵尚志率领部队跟日寇展开殊死搏斗,创建了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9年,李兆麟任抗联第3军总指挥,他率部在松嫩平原开展游击战,曾经攻占日寇重兵防守的克山、讷河、肇源等县城。

1945年,中国人赶走了日本鬼子,李兆麟担任滨江省副省长,兼中苏友好协会会长。

1946年的哈尔滨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李兆麟的部队受到重创。李兆麟被迫退到苏联。

1945年8月,苏联大军向东北的日军发动攻击,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击下,日本投降。李兆麟和周保中等人按照上级要求,带领300多抗联干部,跟随苏联大军重返东北。

抗日杀奸小队被下发通缉令(女特务诱杀抗联名将)(4)

周保中将军

根据组织安排,李兆麟来到哈尔滨,担任哈尔滨卫戍司令部副司令,并兼任松江地委书记。他领导建立了哈尔滨市委和周边13个县的县委,在此基础上,李兆麟领导组建了中共北满临时省委

10月,哈尔滨成立了滨江省政府,李兆麟担任副省长。从返回东北那一天,李兆麟就积极领导建立地方武装,特别是建立了一支保安队伍,后来这支队伍发展到3000多人。

苏军跟国民政府签有协约,按照协约,苏军要把哈尔滨等城市的政权移交国民政府。

11月20日,苏军不得不下令让中共的领导机关和部队必须3天以内撤出哈尔滨。但是李兆麟作为苏联军管下的省政府副省长,仍可以继续留在哈尔滨,李兆麟还有一个职务,就是中苏友好协会会长。

李兆麟实际上成为我党在哈尔滨市内唯一有合法身份的代表,其他党的领导和机构被迫转入地下。

抗联可以说是东北坚持抗战的武装,但是抗战胜利了,抗联却被排斥在合法政权之外。这还不说,国民党为了稳固它在东北的统治,利用美国的各种运输工具,大规模往东北运兵。日军占领东北的时候,国军跑得远远的,胜利了它却来摘桃子。

抗日杀奸小队被下发通缉令(女特务诱杀抗联名将)(5)

李兆麟全家照

1945年底,国民党派来的哈市市长杨绰庵走马上任。杨绰庵的上任,不仅带来了国民党的势力,也使哈市的各种黑恶势力甚至汉奸纷纷登场。

党中央认识到国民党对东北的意图,周恩来说:“东北已经成为国共两党斗争的焦点。”他命令东北的党政干部,一定要认清形势,做好跟国民党斗争的各种准备,其中既包括政治斗争,当然也包括军事斗争。

李兆麟接到周恩来的指示,巧妙地跟国民党周旋,经常在各种场合揭露国民党积极准备内战的阴谋,跟国民党的各级政府进行斗争。

这样一来,李兆麟就走到了跟国民党斗争的前台,他也成了国民党的眼中钉。

行刺李兆麟

由于李兆麟的特殊地位,他自然受到国民党的关注。李兆麟一开始收到很多恐吓信,但是李兆麟经历过多少生死考验,这点小把戏能吓得住他?

一招不行,敌人又想出新的主意,他们开始对李兆麟实施暗杀。

抗日杀奸小队被下发通缉令(女特务诱杀抗联名将)(6)

1945年12月8日,在中苏友协办公处的右侧拐角的地方,发生了一桩枪杀案,被杀者名叫李钧,他是《哈尔滨日报》社的总务部长,军统特务杀他没有道理啊,但是有一种情况引起了哈市党组织的注意,那就是这位李钧长相和体态都跟李兆麟非常相似

显然,特务本来要行刺的是李兆麟,他们把李钧误认为是李兆麟了!

哈市党委常委的毛诚再三提醒李兆麟,一定要小心,军统特务已经把他当做了暗杀目标。而且,党组织还给李兆麟配备了警卫员,并且嘱咐他外出一定要乘车。

但是李兆麟却说:“一个党员,面对敌人的威胁,只能向前,不能退缩。如果我的死能让人民看清真相,那么就是死得其所。”

1946年3月5日,哈市1500多名妇女召开庆祝“三八”妇女节大会。李兆麟应邀参加了大会,他还给妇女代表题词:“妇女同胞们,团结起来为自己的解放而奋斗”。

会议过程中,哈市市长杨绰庵的女秘书孙格龄来到李兆麟跟前,她一边给李兆麟倒水,一边低声说:“李会长,杨市长让我约你今天下午到水道街9号会面。”

李兆麟问:“请问是什么事呢?”

孙格龄说:“杨市长说请你商谈推选‘国大’代表方面的事情。”

李兆麟说:“很不凑巧,我今天下午有安排。”

当天下午,李兆麟在办公室接到孙格龄的电话:“李会长,杨市长说,事情紧急,请您务必在9日下午3点到水道街 9 号一见。”

李兆麟当即答应。

抗日杀奸小队被下发通缉令(女特务诱杀抗联名将)(7)

女特务(剧照)

3月9日下午1点,李兆麟参加完市委的会议。快到约定的时间了,他乘车准备返回中苏友协。谁知车子出现故障,恰好遇上一位熟人乘马车路过,他就搭乘马车回到中苏友协。

这时警卫员还没有赶回,中苏友协距离水道街 9 号不过100米距离,于是李兆麟就步行前往。临走前他给警卫员留下个便条:我去水道街 9 号,商议“国大”代表事宜。李兆麟嘱咐秘书于凯,让他转告警卫员,回来后到水道街找他。

李兆麟来到约定的地点,孙格龄早就在门口迎候。孙格龄把李兆麟带到二楼,来到一个房间。孙格龄客气地端过一杯红茶,李兆麟接过来,喝了一口,他感觉味道有些奇怪,就说了句:“这茶水怎么有异味?”他不知道,茶水里实际上是放了氰化钾

孙格龄笑笑说:“那我再给您换一杯。”她朝厨房的方向大声叫道:“再换一杯茶水!”其实,她说的是暗语。孙格龄说完之后,就奇怪地抽身离开。几乎同时,从外面冲进来三个大汉,他们手握大刀一齐冲进房间,在李兆麟身上连砍7刀。李兆麟当场牺牲。

抗日杀奸小队被下发通缉令(女特务诱杀抗联名将)(8)

李兆麟将军纪念碑

再说警卫员回到中苏友协后,急忙来到水道街 9 号,却发现大门紧闭。警卫员急忙回到中苏友协叫来几位同事,再去水道街敲门,却怎么也敲不开。于是警卫员向苏军司令部报了警。

苏军经过搜查终于找到李兆麟的尸体。

得到李兆麟被杀的消息,党组织认为,这决不是一桩简单的刑事案件。

《解放日报》3月16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一震惊全国的消息。抗联名将周保中和冯仲云也联名通电,强烈要求惩办凶手,并要求挖出背后主谋。

哈市警察局长余秀豪为平息舆论和各界群众的愤怒,成立了搜查队。很快搜查队就逮捕了杀害李兆麟的三名凶手之一的孟庆云

警察局对孟庆云进行审讯,孟庆云对杀人事实供认不讳,并称自己的杀人动机是为了报私仇。警察局还把孟庆云押送到苏军司令部,以示公开。

显然这只是国民党的障眼法。实际上余秀豪上演了一出贼喊捉贼的大戏,他一方面是这场戏的导演,同时他还假模假式地组织人员破案。就在实施完刺杀的当天,余秀豪就派人把孙格龄接走,然后安全地送出了哈尔滨。孙格龄一走,整个案件也就死无对证。

抗日杀奸小队被下发通缉令(女特务诱杀抗联名将)(9)

纪念李兆麟将军

1946年5月,我方破获了一桩军统特务案,据特务交代,暗杀李兆麟是哈市警察局长余秀豪主使的。为了暗杀李兆麟,军统特务滨江组进行了周密计划。包括暗杀李钧也是余秀豪主谋,只是在执行过程中误把李钧当成了李兆麟。

事实上,余秀豪只是刺杀李兆麟的主要执行者,真正的幕后总策划是军统头子戴笠。为了配合余秀豪行刺,戴笠亲自把孙格龄派去哈市,并安排孙格龄担任市长秘书。

军统特务实施了两次暗杀都没有成功,于是他们就让孙格龄展开攻势。因为孙格龄会俄语,他们利用孙格龄的这一优势,让她以进步青年的身份,逐渐接近李兆麟。最后又利用孙格龄市长秘书的身份,把李兆麟约出来,先用毒酒毒害,再行刺杀。

从1946年到1955年,我公安干警经过艰苦的侦察和追捕,除余秀豪、孙格龄等3人逃亡外,其余所有参与杀害李兆麟的特务全被擒获,让他们得到人民的审判。最终也给九泉下的李兆麟和全国人民一个交代。

孙格龄其人

孙格龄无疑是刺杀李兆麟的关键人物。这个孙格龄,祖籍是山东掖县,她的母亲是沙俄一个军官的女儿。也就是说,孙格龄是中俄混血。

孙格龄相貌俊秀,她有一头乌黑的头发,雪白的皮肤,高高的鼻梁,特别是个头很高,面相庄重,腋下夹一本书,很像一个端庄的学生。

抗日杀奸小队被下发通缉令(女特务诱杀抗联名将)(10)

孙格龄很早就加入了军统,她曾经刺杀过一个日本大佐。当时她装成一个学生,把大佐诱骗到一个僻静的民宅,然后和事先埋伏好的特务一起杀了大佐。据说,孙格龄不仅担任诱骗大佐的任务,还亲自下手杀人,从此她成为军统的超级杀手。

1943年,孙格龄被调到重庆,在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接受训练。这个所谓的合作所,其实是专门培养高级特务的。当时戴笠是这个组织的主任,而余秀豪是第五训练班教务长。

戴笠把李兆麟锁定为暗杀目标以后,就派余秀豪到哈市当警察局长,再派孙格龄前去协助他执行行刺计划。

孙格龄被安排做杨绰庵的秘书,并通过这层关系跟中苏友好协会来往,她经常到中苏协会,跟协会的同志交往,她还经常表达自己反对国民党的言论,得到协会很多同志的好感。后来孙格龄甚至成为中苏友好协会的会员。

1946年初,宋美龄到东北慰劳苏军,哈市妇女组织代表拜见宋美龄,其中就有中苏协会的人员,而孙格龄当时是以协会成员的身份参加这次活动的。

军统把李兆麟作为暗杀目标以后,余秀豪得知李兆麟曾经有过一个山东籍的战友,此人掩护过李兆麟,而这个山东人娶了个俄国妻子,生下个女儿叫柳芭。

抗日杀奸小队被下发通缉令(女特务诱杀抗联名将)(11)

余秀豪

这个山东战友后来被日本人杀害。余秀豪让孙格龄假扮柳芭,接近李兆麟,李兆麟对这位战友的“女儿”格外照顾,想着帮助和培养这位烈士后代,以告慰自己死去的战友。当然李兆麟也想通过孙格龄市长秘书的身份,从她那里得到有价值的情报。

正是这层关系,让李兆麟放松了对孙格龄的警惕,才让孙格龄轻松把他骗到水道街一处楼房里实施暗杀。

孙格龄的悲惨晚年

孙格龄刺杀李兆麟之后,可以说是大功一件,她自然受到军统的嘉奖。但是东北的形势很快发生了变化,哈尔滨最早解放。

1946年,解放军进驻哈市以后,公安局就对李兆麟一案展开调查。杀害李兆麟的凶犯先后落网,但是孙格龄和余秀豪却逃到了台湾岛。

当时的军统掌门人是毛人凤,逃到台湾岛以后,孙格龄起初还受到毛人凤的重用,一则因为她立有大功,一则因为她年轻貌美。

其实余秀豪也垂涎孙格龄的美貌,余秀豪甚至答应要娶孙格龄为妻。

抗日杀奸小队被下发通缉令(女特务诱杀抗联名将)(12)

毛人凤、胡宗南和蒋经国(从左到右)

由于毛人凤的特殊地位,孙格龄则更多受到他的关心。但是后来毛人凤跟蒋经国在争夺情报机关领导权的时候,被剥夺了实权。1956年,毛人凤在忧虑中身患癌症,不久病逝。

毛人凤一死,孙格龄也就失去了靠山,特别是她已经不再年轻,失去了美貌,她的生活甚至都没有保障。

为了生存,孙格龄进入烟花巷,干起了皮肉生意。她干了几年的窑姐,也积攒了几个钱,于是在宜兰县买了一所房子,又跟本地的一个男子结婚。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她才在落寞中死去。

孙格龄,一个军统超级杀手,她曾经刺杀过日军的高官,也算是为民族解放立了大功。但是后来她却把罪恶的黑手伸向抗日名将,把自己永远钉在了历史耻辱柱上。孙格龄早年为军统卖命,晚年却被无情抛弃,她的一生真是可怜又可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