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多年来一直在网络上搞所谓的写作,经好友老师们的提携推荐,去年我“成功地混入了”“本溪市作协”,因为我是“光屁股打狼——胆大不怕磕碜”,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就经常在作协群里发表我的作品,因此也在群里结识了许多老师和文友,对我的帮助非常大,也让我得到了更多向老师们学习的机会。

刘振江(柳小窗)老师就是其中之一,通过电话联系,我们的交流就更加亲密,因为刘老师看我也是勤奋之人,本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和“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的精神,刘老师决定将他已经出版的红楼梦诗集赠送与我,我当然是求之若渴,倍感荣幸了。于是在春节前“小年”后,在本溪市儿童乐园,我们见面了,刘老师亲手将他的《悲红悼玉录》书籍赠送给我。

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1)

右为刘振江老师,左为笔者

《悲红悼玉录》是刘老师数千首诗词中的一部分,是专注写红楼梦的,以七律方式描写,解析,评论红楼梦著作中的人物,事件,布局等等,本书共计赋诗926首,堪称宏篇巨著。

视频;《欣获刘振江老师赠书》

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2)

《悲红悼玉录》

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3)

扉页上刘老师的题字

注;更正,图中的2022年元月应为2023年元月

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4)

刘老师年长我几岁,既是老师,也是大哥。

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5)

老伴陪同我一起去的,这是刘老师为我们的拍照合影。

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6)

书中的作者简介

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7)

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8)

本书由时任本溪市作家协会主席“王重旭”老师撰写的序,非常详尽的介绍评析了其中的内容,由于篇幅太长,这里就不展示全篇了,仅拍几张照片表示一下。(部分)

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9)

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10)

刘老师客气的邀我做评论,我对于诗词根本就是个门外汉,随便读读还可以,谈何评论,在诸位大咖目前不过就是一小学生,在这里能做的,就是对此书做个简单的介绍而已。

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11)

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12)

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13)

目录(部分)

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14)

“雅舍轻吟解红楼”(部分)291首

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15)

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16)

“人物谱”(部分)62首

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17)

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18)

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19)

“续解红楼”(部分)223首

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20)

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21)

“解梦杂感”(部分)50首

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22)

“墨染兰笺忆先贤”(部分)295首

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23)

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24)

后记(部分)

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25)

“集外杂咏”七绝105首

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26)

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27)

全书共计357页,简单的介绍。

红楼梦对于我来说,只是草草读过几遍,大致上能说出个前前后后,对于其中少数知名的角色还能有记忆,但是对于大部分的角色就是看过就忘,所以对于红楼梦只是有个肤浅的记忆。相比刘老师对于红楼梦的了解那是天壤之别,所以对于刘老师的大作丝毫不敢评论,在这里只能说说一点感想;刘老师可谓是“吃透了”红楼梦,其中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章节,每一出事件都了如指掌,而且还是用七律格式诗的形式去写,这太不容易了。

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律,属于近体诗范畴。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至盛唐杜甫手中成熟。七言律诗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代表作品有崔颢的《黄鹤楼》、杜甫的《登高》、李商隐的《安定城楼》等。

刘振江老师能做到数千首七律手到拈来,一挥而就,这就是一个奇迹,这使我由衷的赞叹和钦佩,不愧为有权威文人这样评论他;诗解红楼梦的第一人!

我有一种感觉,书画大师随随便便的几笔,出来的就是大作,能工巧匠随随便便的几锤几斧子,做出来的就是精品,乐器演奏家随便给几把破笛子二胡就能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同样的食材在大厨手中就会烹饪出美味佳肴,这些人靠的是什么?可以说靠得是日积月累积攒的“功夫”,而且这些有功夫的人随便出手就是精品!那么我对刘振江老师的评论,他就是属于这一类的人。

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欣获文友刘振江老师赠书悲红悼玉录倍感荣幸)(28)

谢谢朋友们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