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才能考上清北(令人心动的offer收官)(1)

王小骞说:

孩子能够考上清华北大,这是许多中国家长眼中最大的荣耀,也被视为家长的成就,并认为孩子将来必定有个好的人生。

而在前段时间热播职场观察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中,北大美女博士却遭“职场”淘汰,让很多人都大跌眼镜,向来“优秀”的她,到底输在哪?

让我们不禁深思,考上北清,就一定是成功的教育吗?

我们到底要培养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如何学才能考上清北(令人心动的offer收官)(2)

向来“优秀”的北清学子,到底输在哪?

如何学才能考上清北(令人心动的offer收官)(3)

8名高校学子通过实习期表现,竞争大上海某律师事务所的2个就职名额。

本来胜算最大、学历颜值双拔尖儿的北大博士梅桢,最后却毫无声息地落选。

回想梅桢出场时,刚一自报家门——19岁本科毕业,20岁拿到澳洲律师资格,后进入北京大学连读硕博。

如何学才能考上清北(令人心动的offer收官)(4)

让在场所有人集体仰望,膜拜式鼓掌。

如何学才能考上清北(令人心动的offer收官)(5)

实战开始后,大家发现她不仅有学历,能力也是非同凡响,各项任务都能完成地非常出色。

这样看上去一个“十全十美”的孩子,仍被职场“淘汰”了?

随着观察深入,真实又“残酷”的谜底揭开:

原来,梅桢的职场天花板是她随时随地散发出的小心、胆怯和自卑,是她并不坚牢的人格地基。

如何学才能考上清北(令人心动的offer收官)(6)

印象很深的一个片段:

面试官问:“你有这么优秀的学历背景,从实习律师开始做,会不会有心理落差?”

她可以用无数种方式不卑不亢地回答,却选择用自我贬低的方式放大自己的不足:

“其实我在内地的法律实践方面是没有经验的,而且我没有受过国内本科四年的系统教育,这是我的一个缺失,是我要抓紧去补的。”

如何学才能考上清北(令人心动的offer收官)(7)

从她在节目的整个表现来看,她自卑、紧张,胆小、敏感、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不论面对权威还是面对同伴,都亦步亦趋,察言观色。

如何学才能考上清北(令人心动的offer收官)(8)

她内在有着强烈自卑感和不安全感的反映。

这是典型的“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表现。

如何学才能考上清北(令人心动的offer收官)(9)

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萨提亚对自我价值感的定义是,一个人对他自己的感觉和想法。

我的理解就是一个人自己对自己的综合评价,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价值,是自己对自己的主观评价。

外在华丽的梅桢,最终却输给了内在的自卑感、不安全感、低价值感。

因此,一个孩子是不是有高自我价值感,决定了未来的道路。

如何学才能考上清北(令人心动的offer收官)(10)

自我价值感的高低,决定了孩子的生命状态

如何学才能考上清北(令人心动的offer收官)(11)

许多父母致力于要求孩子有“正确”的外在表现,比如小时候听话、懂礼、学习好,长大了有好工作、好收入,按时结婚生子,过“一切正常”的生活。

换句话说,都想要一个“看上去很美”的梅桢。

有这些期待算不上错,可如果将这些外在指标误当成教育的终极目标,并且采取“偷工减料”的方式去达成,就出问题了。

《小欢喜》中的英子也是这样,陶虹饰演的妈妈实在太让人窒息,而女儿英子甚至被妈妈逼得要跳海!

在临跳海的时候,英子终于喊出了憋在心里很久的话——

如何学才能考上清北(令人心动的offer收官)(12)

如何学才能考上清北(令人心动的offer收官)(13)

如何学才能考上清北(令人心动的offer收官)(14)

“你从来都是凭你自己的想法决定我的人生!”

“我不是非要去南大!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我已经34天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了。”

英子面对妈妈的高压控制,所产生的无力感深深地戳中了我们。

北大心理学副教授徐凯文做过一次在校生的心理调查,结果显示30.4%患有“空心病”,就是一种活着的无意义感,心里空落落的。

下面是两个剧中的名场面,可以窥见妈妈给英子的学习极限施压的程度。

场景1

英子本来是学霸,按理说宋倩根本不用太担心。可连英子考第二名,宋倩都接受不了,直接质问英子:“都考第二了,还有什么可高兴的!”

场景2

英子喜欢航天,甚至优秀到去航天馆做演讲。宋倩表面上并没有反对,但心里仍然觉得英子在不务正业,耽误了高考,于是给出了自己的要求用硬盘把有关航天展览的内容都拷下来,让英子留着高考以后再看。

而且这种窒息,都包裹在“为你好”的外衣下,撕扯着本该融洽的母女关系,也让女儿英子找不到自己学习的目的,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是为了什么,又能够换来什么。

这种目标感的缺失,让英子开始失眠,而且连续失眠了34天!

她用手机录下了自己内心的茫然:

如何学才能考上清北(令人心动的offer收官)(15)

“我觉得我现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没有意义。”

“我每天都在失眠,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

“我每天晚上都想哭,我每一分每一秒都想哭。”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伊丽莎白·伯恩斯坦认为,这种无价值感相比较愤怒、厌恶、悲伤等负面情绪,更应该被警惕。

因为这会让人因为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导致无穷尽的自我批评。

就像英子一样,即便得到了很好的成绩,她的内心仍然非常空虚,自己拼命学习换来的“学霸”头衔,仍然无法填补自我的无价值感。

甚至,还会通过去与他人、获得他人肯定来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对于妈妈的无理要求,勉强可以忍受的就强迫自己“合理化”它们,实在忍受不了的就阳奉阴违。

同样因为学习,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出现同样崩溃的孩子和咆哮的“老母亲”。

如何学才能考上清北(令人心动的offer收官)(16)

培养孩子的高自我价值感,才是父母教育的发力点

如何学才能考上清北(令人心动的offer收官)(17)

英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斯宾塞说:“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就像一根细小的芦管,你从这头输进去的如果是苦涩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绝不是甘甜的蜜汁。”

培养孩子的高自我价值感,用爱滋养的孩子,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典型做得好的家长是李亚鹏王菲,他们的女儿李嫣,先天唇裂,即使做了修复手术,但仍然可以看出来与众不同。许多有先天缺陷的人的父母会投射不接纳在他们身上,就让他们产生自卑和不配得感。

而李嫣是幸福的,他们的父母在无条件关爱这方面表现得堪称典范。

如何学才能考上清北(令人心动的offer收官)(18)

所以,李嫣从小到大都表现得阳光自信,最近某时尚杂志上的照片更是笑容灿烂、信心满满。

王菲说:“我就把她当成正常的小孩,我觉得她很美,很漂亮,一点都没有问题,她也会因此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具体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高自我价值感?

01

真正接纳自己的孩子

真正接纳自己的孩子,就是不管孩子长得美丑,是否有残疾,学习好不好,能力强不强,你都会发自内心的去爱他。

你爱的是他这个人,而不是他外在的表现。

但在现实中,常见的父母都是:

你成绩好,家长就有笑脸儿,你成绩不好,家长就每天耷拉着脸;

你要表现乖,就又是宝贝儿,又是乖乖的,你要是表现不乖,父母就跟你说,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

孩子就会学到,我能不能被爱、或被接纳,是在于我外在的表现和成就,与作为人的“我”无关。

02

不要把孩子打造成一个“完美娃娃”

有些孩子其实已经很不错了,但家长始终觉得不是很满意。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好,就觉得孩子应该更好一些。

他们总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总是看到孩子身上有不足的地方。

家长的这种心理很容易被孩子觉察出来,一旦孩子觉察到家长总是对自己不满意,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就会被伤害。

03

把主要精力放到提升自己的价值感

很多家长自己不求进步,却总希望培养出一个有出息的孩子。

之前有一篇很火的小学生作文叫《我的妈妈是一个没用的中年妇女》。

文章是这么写的:

我的妈妈不上班,平时就喜欢打牌和看电视剧,一边看还一边骂,有时候也跟着哭。她什么事也做不好,做的饭超级难吃,家里乱七八糟的,到处不干净。

她明明什么都做不好,一天到晚光知道玩儿,还天天叫累,说都是为了我,快把她累死了。和我一起玩的同学,小青的妈妈会开车,她不会,小林的妈妈会陪着小林一起打乒乓球,她不会,小宇的妈妈会画画,瑶瑶的妈妈做的衣服可好看了。我都羡慕死了,可是她什么都不会。

我觉得,我的妈妈就是个没用的中年妇女。

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的榜样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想让孩子有出息,家长最好从自身做起。

我们让家长做出榜样,并不是说让家长也去考大学,去做出什么大的事业或者有什么很大的成就,而是说家长要在行动上给孩子做出榜样。

说来说去,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

外在学业的成功,并不是孩子核心的竞争力,无论父母怎样拼尽全力,他们能把孩子送达的地方,总有高低远近的差别。

真正决定孩子未来的,是孩子的高自我价值感。

不管世界怎么改变,这都将成为能陪伴他们一生的幸福之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