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开宗明义章》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所以古代人若非遭遇什么大事,无论男女一般是不会剪发的。因此在古代男人也好,女人也罢都掌握了一手花式盘发、束发的绝技。

古人长袍戴佩,纤手镯环,那么作为地位如此显眼的头发,其上面的装饰自然必不可少。于是发簪、发钗以及步摇等代表性发饰就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里。不论贫贱还是富贵这些“头顶大事”是少不了的,就像是现在美女出门一定会配上不同的包包一样,地摊儿货儿也好,名牌品也罢,总归是要拿上一样。

说起来古人头上的饰品是很多的,笄、簪、钗、步摇、钿、扁方、分心、挑心等可谓不胜枚举。在此我们就挑几个影视剧中常见的去细细区分鉴赏一下。

凤钗和步摇的区别(古人的簪钗与步摇)(1)

凤钗和步摇的区别(古人的簪钗与步摇)(2)

凤钗和步摇的区别(古人的簪钗与步摇)(3)

凤钗和步摇的区别(古人的簪钗与步摇)(4)

说到簪,不得不说一下笈。笈是古人用来簪发和连冠的饰物,更是簪和钗的鼻祖。用来固定冠帽的叫做“衡笄”,用来固定发髻的叫做“鬠(音同“阔”)笄”。从周代起,女子年满15岁即为成人,可以婚嫁。如果没有嫁人,年满20岁便要举行及笄礼,由一个已婚妇人给适龄女子梳发髻,插上笄。

笄经过岁月的打磨,慢慢的以簪的名字继续存在。发簪的样式较之笄丰富了很多,簪头的图案和形状也有了更多的变化,比如植物,动物,几何,器物等,其图案多具有吉祥寓意。

与此同时,簪的材质也丰富了起来。唐朝诗人常理有诗云“粟钿金夹膝,花错玉搔头。”玉搔头其实就是玉簪。

玉簪的贵重其实起于秦汉,在《西京杂记》里有这样一个记载,传说汉武帝有一个非常宠爱的李夫人,一次汉武帝去李夫人的宫中时忽觉头皮发痒,便随手拿起李夫人头上的玉簪搔头。原来玉簪还有这样的功效,从此宫中嫔妃对玉簪颇为追崇。后来此事又慢慢传出宫外,一时间玉簪身价倍增。玉簪的设计其实并不华丽,多以素雅大方简洁为主。

凤钗和步摇的区别(古人的簪钗与步摇)(5)

到了唐代,发簪开始与精美产生了关系,首当其冲的便是翠羽簪。当湖蓝色的羽毛遇到金银宝石,色彩艳丽至极,配之光彩夺目。

明清开始,翠玉簪愈加受到女人们的喜爱,而且增加了很多蝴蝶、蜻蜓等造型的草虫簪,戴在头上似欲展翅,玲珑非常。

凤钗和步摇的区别(古人的簪钗与步摇)(6)

影视剧《风起长林》中,荀皇后头上最惹眼的三只累丝嵌宝石金凤簪,据说其原型来自北京西郊的明代妃嫔墓。这些金凤用了累丝的工艺和繁复的手法,营造出来金凤轻盈灵动的体态。

凤钗和步摇的区别(古人的簪钗与步摇)(7)

凤钗和步摇的区别(古人的簪钗与步摇)(8)

钗和簪其实很像,他们最大的区别在于簪是一股而成,钗是两股交叉组合。且钗的安插方法很多,横插、竖插、斜插甚至是由下而上倒插都是可以的,而且数量也不尽一致,要看发髻的样式决定,最多的有左右各插六只,华美异常。在影视剧《深宫计》里,太上皇送给王臻一副“玉堂春富贵”的簪和钗颇为精致。

凤钗和步摇的区别(古人的簪钗与步摇)(9)

《甄嬛传》中,太后赏赐沈眉庄一支“和合二仙”金簪,以嘉奖她的知书达理、温婉大方,借用和合,寓意与皇帝之间感情和睦,多子多福,如意双全,并借此用以制衡后宫。可见一支簪的背后蕴含了多少深意。

凤钗和步摇的区别(古人的簪钗与步摇)(10)

凤钗和步摇的区别(古人的簪钗与步摇)(11)

步摇

无论是“一步一摇弋生辉,一颦一笑一美景。”还是“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我们都不难看出,步摇之于女性的美丽风情可谓格外加持。

什么是步摇呢?书中云:“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曳”。步摇由簪、钗发展而来,因为插着这种首饰,走起路来,随着步履的颤动,钗上的珠玉会自然的摇曳,所以称之为步摇。”

步摇在古代不单是一种发饰,更是让女子规行矩步的一种道具。步摇多以金银玉石质地为主,其形制材质都是等级和身份的象征,直到汉代才传入民间为百姓所见。后来在贵族妇女中,还实行过一阵加于皇冠之上的步摇冠,更具华贵之美。

凤钗和步摇的区别(古人的簪钗与步摇)(12)

凤钗和步摇的区别(古人的簪钗与步摇)(13)

影视剧《甄嬛传》里,华妃吃醋甄嬛的得宠,跑到太后那里告状。太后为了安抚华妃,便赏赐了一支“凤凰流苏”金步摇。这只步摇是当年博尔济吉特皇后所有,故此赏赐明面无疑是为华妃抬高了身价,暗地里也是想借步摇的隐含之意规劝华妃,一支步摇就这样平抚了这段风波。

凤钗和步摇的区别(古人的簪钗与步摇)(14)

凤钗和步摇的区别(古人的簪钗与步摇)(15)

一支头饰,你不晓得它跟随过多少人,经历过多少故事。

一根发钗,你不晓得它是否曾缠绕过怎样的情丝脉脉。

一根发簪,你不晓得它曾缠绕了多少的青丝绾绾。

一根步摇,你不晓得它曾是一种禁锢还是一次嘉奖。

历史给我们的不仅是素材,还有岁月的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