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防控处在紧要关头
疫情容易让人产生负面情绪
该如何排解?
疫情期间
如何帮助精神疾病患者?
我们该如何保持
自己内心的积极阳光?
很多精神专科医院
都在封闭管理
患者的日常诊疗怎么办?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上海第九批援鄂医疗队领队王振表示,当上海全域静态管理之后,的确给精神疾病患者的就诊带来很大不便。当前是精神疾病高发季节,诊疗需求非常大;加之由于疫情影响,也增加了焦虑、抑郁等疾病的发生,进一步推高了就诊需求。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和各区及精神卫生机构正积极采取各种方法,尽可能提供就医途径。因疫情防控需要,服务能力仍然受到很大影响。对于严重的急症患者,中心的急诊仍保持开放,但服务量也因疫情防控而受到较大限制;另外,已派医疗队在老年医学中心方舱医院开辟精神科病区,由疫情防控指挥机构统一协调收治社区的急症发作精神疾病患者,上级部门也在积极寻求更多资源和解决方案,希望尽快满足这部分人群的就医需求。
不仅是精神疾病患者
全域静态管理期间
市民焦虑情绪有所增加
如何缓解?
近期,不少市民封控在家,在买菜、看病等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因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王振说,在特殊时期,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情绪反应。
大多数市民可能会有轻度焦虑情绪,但一般达不到精神障碍的程度;少部分市民可能此前就有焦虑问题,但在封控中变得严重了,成为焦虑障碍也是有的。
如果原本患有抑郁症,在封控中遇到一些客观困难,心理压力突然增加,导致疾病加重也是有可能的。我们在2020年新冠疫情中做过大样本调查,全人群焦虑、抑郁等情绪症状的发生率约35%,当然,出现这些情绪,并不意味着肯定得了抑郁症或焦虑症。
现在社区基层干部压力较大
难以保证正常作息
一直处在连轴转的工作状态
如何帮助他们调试心理压力?
王振表示,基层工作者确实非常辛苦,精神的关爱、精神的力量也非常重要。如果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出现抱怨或者哭泣、情绪失控,也是在极度压力下可以理解的反应,这不是脆弱,也不能简单认为是心理问题。每个人在这种情况下,都可能会有这样的反应。
基层工作者或者医护人员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了这种负性情绪,首先要接受自己的情绪,并通过主动言语表达等方式,积极地渲泄掉负性情绪。
感染者数字居高不下
一线医务工作者们
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如何帮助他们舒缓情绪?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教授杜懿杰发现,藏在防护服里的“大白”们有不少人面临精神高度紧张、焦虑失眠、多梦易醒等睡眠问题,但他们通常选择默默扛着,很少吐露内心的压力与煎熬。
她在工作间隙录制了一段段音频,希望能舒缓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很多“大白”说,没听完就睡着了。这是因为他们身体已经累到极限,精神却依然亢奋,有的还产生“还没睡着,明天吃不消怎么办”这样的睡前焦虑,这时候只需要一点点助眠引导,就能让他们放松绷紧的神经,酣梦一场。
除了睡眠,还有一个普遍的问题是出现类似新冠的躯体化障碍。医护人员处于高风险的一线,常常会觉得自己低烧、嗓子疼痒,有的人吃不下饭,味觉异常。有些每天都要做核酸的医护,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潮汐现象,知道自己“阴”着呢,症状就会缓解,第二天类似症状又像潮水一样卷土重来。
如何缓解“大白”们的躯体化症状?三月中旬开始,杜懿杰每天录制发布一条音频内容,邀请知名音乐家录制的音乐疗愈专辑,做成大家每天都能“服用”的一剂“音药”,让大家可以自由选择。
现在上海有大量的方舱医院
方舱医院里的患者和
隔离观察对象有时会有恐慌
应该进行怎样的心理疏导?
目前绝大部分方舱里,都有心理咨询或者精神卫生工作人员,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目前已经派出了20余名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在不同方舱开展心理援助,有些医疗队自己配备了心理医生,将患者和隔离观察对象积极的情绪引导起来,负性的情绪就会慢慢松懈。
在方舱医院里,为您心理按摩的还有“蛤蜊电台”。
3月29日起,每天中午和傍晚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2022“守望相助 共战疫情”特别节目,会在全市国家会展中心方舱、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临港方舱、崇明长兴岛方舱、嘉禾新苑隔离点多个集中隔离点(方舱医院)的医患人员耳边响起,用温暖的声音为大家送上一天两个小时的特别陪伴,同时,医患们通过手机扫码,可以24小时自主自由收听所有节目。
“蛤蜊电台”节目背后有来自上海新闻广播、Love Radio、动感101、五星体育广播、戏曲广播、经典947、上海交通广播、故事广播、第一财经广播等多个频率的30多位编辑、主持人的共同参与。
在这支特殊队伍里还有不少知名主持人,他们通过爱心接力,结合自身节目特色、隔离点场景受众需求,围绕音乐、娱乐、生活、科普、综艺、健身、心理等相关主题,制作专题节目,让内容基调轻松欢快,伴随性强。
大家也可以在APP“阿基米德”上收听“蛤蜊电台”,点击下方图片直达↓↓
现在很多高校封闭管理
学生被封控在校园和宿舍里
活动空间小
如何引导他们产生积极的情绪?
学生被封闭在较小空间,难免负性情绪会增加。比较重要的,首先是要让同学们认识和接纳自己的情绪,然后才是通过积极的认知来引导正性情绪。
目前各高校都在进行不同形式的心理疏导,比如线上讲座,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不要因为对自己正常情绪反应的误解,而造成二次情绪恐慌。比如注意到自己的焦虑或抑郁情绪后,会自我怀疑,是不是我过于脆弱、有精神问题等。
在正确认识情绪后,通过识别负性认知、换角度看问题等方法,改变负面想法从而改善情绪。校园封控过程中,生活规律和活动空间都受到很大影响,王振建议同学们仍要尽量保持规律生活和常规作息时间,在有限空间内做些体育锻炼。
疫情作为一种灾害
对人的影响是全身心的
在遭遇一些特殊情况时
可能还会有创伤
如何引导大家走出
灾害带来的心理反应?
在疫情下相当一部分人会出现明显的应激反应。一旦疫情趋稳,生活逐步恢复正常状态,大部分人的心理状况会自然恢复到健康水平。
因此,对大部分人来说,并不需要特别的心理辅导,尤其是正式的心理干预,只要常规做些放松训练,保持规律作息,保持与家人和朋友顺畅交流,焦虑情绪就会随着急性应激减退而逐步消失。
但在疫情中经历重大心理创伤事件的个体,比如亲人亡故且与疫情有关,或近期网络上出现的个别案例,就可能会造成较严重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心理创伤,严重者甚至可能发展成为创伤后应激障碍。这时,简单的自我调整难以达到治疗目的,建议寻求专业心理辅导。从社会层面来看,上海疫情到目前为止,对社会心理应该不会产生显著的远期负面影响。
上海仍有很多小区在封控中
在心理调适上
对封控区的市民
有什么建议?
王振说,封控期间大家首先要更加合理地使用手机。
智能手机是一把双刃剑,特别是一些软件在获取个人阅读习惯后,会不断推送个人偏好的信息。当一个人只看到一类观点的信息时,比如与疫情有关的负面信息,他获得的信息可能就会偏颇,从而影响判断。
其次是微信群等,一些未被证实的传闻在微信群聊中热传,张三发一个,李四看到了也发一个类似的,话题越来越集中,如果传闻涉及大家生活,就容易造成群体性恐慌、感应性恐慌。
他建议市民朋友控制手机使用时间,尤其是刷疫情相关新闻的时间。可以设置一个时间限制,不要超过多少小时,阅读的话题不要过于集中,否则看到的都是一些重复或相似信息,会强化焦虑情绪。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甚至加强与周围人的沟通。
当同事、邻居、社区需要帮助时,看看自己能够做什么。网上流传的有人分享自己家的一箱可乐,邻居们纷纷拿自家物品来交换的故事(戳我回顾)就是这个道理,交换了物资也愉悦了心情。市民的互助、社区里的互助,会让大家有获得感、成就感,对个人心理健康非常有帮助,也让小社区的氛围越来越好,进而让整个社会层面的情绪变好。
要特别提醒的是,市民遇到现实困难,要学会求助,学会寻找更多和社会链接的机会。
有的人只瞄准一个途径,遇到困难,就只给物业打电话,或者就盯着家里的孩子问。但封控情况下,得不到回应、得不到解决,该怎么办?这就需要拓宽自己和社会的链接,邻居可以问一问,志愿者来也可以问一问,也许就能获得信息呢?
当然不是说求助就一定会得到帮助,但不求助是肯定得不到帮助的。试一试,也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上海新闻广播综合自人民日报、上观新闻、澎湃新闻等
编辑:严萍
责任编辑:程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