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禁当天就减持。5月27日,“功能饮料第一股”东鹏饮料发布的公告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关注。

公告称,27日,“二股东”君正投资持有的限售股合计3600万股解禁,约占公司总股本8.9998%。因自身资金需求,君正投资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合计不超过1200万股股份,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以5月27日收盘价137.6元/股计算,君正投资此番可套现约16.5亿元。股东减持套现,但对于东鹏饮料来说,日子并不好过。2022年一季报显示,东鹏饮料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净利润则呈现负增长,仅为3.31亿元,同比减少1.6%。此外,东鹏饮料还面临着过于依赖单一产品、全国化进程不顺、销售费用高企等问题。

东鹏饮料近期的股价表现也难言令人满意。2021年7月7日,公司股价创下282.7元/股的高点,一度坐稳千亿市值。但截至5月27日收盘,东鹏饮料报收137.60元/股,总市值为550.41亿元,已被“腰斩”。

二股东解禁就减持,可套现16.5亿元

东鹏饮料后市还能怎么涨(解禁当天就减持)(1)

5月21日,东鹏饮料发布公告,即将上市满一年,部分锁定期12个月的股份将迎来解禁,所涉1名法人股东天津君正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君正投资)持有限售股合计36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8.9998%,将于2022年5月27日起上市流通。

君正投资的持股,来源于东鹏饮料IPO前取得。根据东鹏饮料招股书,2017年4月28日,其前身东鹏有限与君正投资签订《深圳市东鹏饮料实业有限公司增资协议》,君正投资以2.98亿元取得东鹏有限8.5%的股权。

与此同时,东鹏有限实控人林木勤与君正投资签署《关于深圳市东鹏饮料实业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约定林木勤将其持有的2017年增资后的出资额226.23万元以5250万元转让给君正投资,占东鹏有限股份比例1.5%。这样通过增资加受让实控人老股,君正投资一共获得10%的股份,耗资约3.5亿元。

天眼查显示,天津君正投资成立于2016年2月19日,注册资本为35541.4285万元,经营范围为投资管理。东鹏饮料引入君正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增强资金实力、优化治理结构。

君正投资背后依靠的是加华资本。公开资料显示,加华资本成立于2007年,专注于中国大消费与现代服务产业投资,公司的基金管理规模超200亿,曾投资过洽洽食品、加加酱油、老乡鸡、小罐茶、巴比食品、文和友集团等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

2021年5月27日,东鹏饮料在上交所主板挂牌,首次公开发行了10%的股份,君正投资的持股被稀释到约9%。以2022年5月27日收盘价137.6元/股计算,君正投资目前持股市值超49.5亿。五年时间,君正投资上述资金从3.5亿元增值到49.5亿元,回报约14倍。

5月27日解禁,君正投资当天就宣布要减持三分之一,可谓是“急不可耐”。东鹏饮料发布公告称,君正投资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合计不超过1200万股股份,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其中,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的,将在减持计划公告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进行;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的,将在减持计划公告之日起三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进行,且保证连续90个自然日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股份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

以5月27日收盘价137.6元/股计算,君正投资此番减持可套现约16.5亿元。

95%收入来自东鹏特饮,销售费用高企吞噬利润

据东鹏饮料此前披露,2019年至2020年,公司营收分别42.09亿元、59.5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亿元、8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64.36%和42.32%。上市后的第一份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69.78亿元,同比增加40.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3亿元,同比增长46.90%。

东鹏饮料后市还能怎么涨(解禁当天就减持)(2)

但良好的业绩表现之下,东鹏饮料也暗藏隐忧。公司营收存在过于集中的风险,九成以上来自东鹏特饮这一款大单品。

东鹏饮料旗下主营业务类别分为东鹏特饮和其他饮料。主要经营数据显示,2020年,东鹏特饮销售收入为46.31亿元,占比为93.83%,其他饮料仅贡献3.04亿元,占比6.17%;2021年,东鹏特饮贡献了65.91亿元,占比高达94.66%,其他饮料销售收入为3.72亿元,占比为5.34%;

值得注意的是,东鹏饮料营收增长迅速,营收结构却与上市前三年情况类似,仅依靠东鹏特饮一款单品支撑,占营收比重超90%;“其他饮料”基数虽小,增速却反而更低,占比也在下降。

“这是一个正常现象,所有的成功企业一定有它的大单品,也就是核心爆品。”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南都记者,如果没有核心爆品作为支撑,未来企业的多元化发展会不稳。东鹏饮料目前坚守自己的单品,未来进行多元化布局,是符合行业发展的规律的。

东鹏饮料可以说是快消行业里面非常会玩娱乐营销的企业。从签约谢霆锋为代言人开始,借着央视的全国效应,向消费者传递“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的品牌理念,从此打响了知名度。

但这也导致东鹏饮料销售费用增速飞快。从2020年的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3.68亿元,增速达到了52%。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销售费用接近一半是宣传推广费,达6.45亿元,同比增长58%,远超营收增速,属于典型的营销驱动。

进入2022年,东鹏饮料销售费用依然高速增长,但营收和净利润却出现增长乏力,尤其是扣非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2022年一季报显示,东鹏饮料实现营业收入20.07亿元,同比增长17.26%;归母净利润为3.45亿元,同比增长0.8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净利润则已负增长,仅为3.31亿元,同比减少1.6%。而销售费用却增至3.38亿元,同比增长21%。

朱丹蓬表示,新产品需要推广是造成宣传费用上升的核心原因。“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强而有力的宣传,新产品很难展现在消费者面前,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打开市场。宣传费用的比重会随着新产品适应期的消退而逐渐下降。”

近一半销售收入来自广东,全国化进程不顺

东鹏饮料一直都是地域性很强的饮料,早年间在北方几乎没有知名度。

东鹏饮料后市还能怎么涨(解禁当天就减持)(3)

按销售渠道来看,东鹏饮料大部分收入源于广东区域。2021年,东鹏饮料在广东区域的销售收入为31.99亿元,占比为45.94%。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此前2018年间-2020年间,东鹏饮料在广东区域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61.1%、60.12%和55.74%。

而在广东区域之外,年报显示,2021年华东区域营收占比为11.08%,华中区域占比10.81%,西南区域占比6.2%,而华北区域(含北方大区)占比更是不到5%。由此可见,尽管东鹏饮料推行了全国性销售战略,但目前只能做到广东独大,整体呈“南强北弱”的局面,其全国化战略推行的进程仍还不及预期。

华北区域(含北方大区)表现相对较弱的原因是什么?在一次投资者线上交流活动中,东鹏饮料的高管表示,“从客观原因看一方面南北饮食习惯会有一定的差异,另一方面 南北气候差异也有一定的影响,北方秋冬季节持续时间较长。主观方 面公司认为华北是个较大的潜力市场,待开发的空间较大,为更好地贯彻公司的策略方针,促进华北市场的销售,华北已经进行了人员组织架构的调整。”

朱丹蓬表示,市场分为核心市场,潜力市场,空白市场或待开发市场等。广东区域是东鹏饮料的核心市场,已经非常成熟,增幅不明显是正常现象。“东鹏饮料应该在夯实核心市场的基础上,加大开发空白市场和潜力市场的力度。”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广东市场对东鹏很重要,但北方市场才更有想象空间。如果东鹏在广东之外的市场开拓不顺利,业绩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另外,还要关注行业竞争。”

不容忽视的是,2022年一季度大单品东鹏特饮增长承受一定压力,广东大本营增速放缓。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广东区域收入同比增长7.07%。主要原因是一季度疫情散发于广东、广西、云南、天津等地,造成东鹏饮料于两广、西南和北方区域收入增速回落。

“坤哥”多次调研而不入,市值居高点已近“腰斩”

顶着“功能饮料第一股”的名头,东鹏饮料在资本市场一直备受关注。同花顺数据显示,上市至今,东鹏饮料共接受了10次机构调研,202家机构参与,且大多数都是只有一两家参与的“闭门会议”,与机构投资者的交流广泛而深入。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下半年,以消费领域投资见长的易方达基金经理张坤就曾三次参与公司调研,但仍对出手保持谨慎。

张坤管理基金的2021年中报显示,易方达蓝筹精选、易方达优质精选、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期3只基金,在2021年二季度均买进了东鹏饮料各632股,合计为1896股,数量并不算多。而到2021年年报中,东鹏饮料也未出现在张坤管理基金的前十大持仓股中。

此外,朱少醒、胡昕炜等多位明星基金经理也现身调研名单,安本资产、富达国际、高盛资管等外资机构,以及淡水泉、凯丰投资、景林资产等私募机构也参与其中。

同花顺数据显示,仅2022年5月,就有15家券商发出研报,建议买入或增持,目标价格为165到200元不等。

安信证券认为,公司作为能量饮料龙头企业,2021年成为我国销量最高的能量饮料;全国市场销售额份额占比由20.20%上升至23.40%,市场排名第二。公司通过新媒体营销触达年轻人群,坚持场景化的品牌心智占领,通过年轻化多样化的广告投放增强消费者粘性。随着渠道深耕效果显现,消费人群不断扩充,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有望在具有β的能量饮料赛道实现自身的α。风险提示:新品推广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疫情影响消费需求。

国金证券认为,Q1收入增速环比放缓,系21Q4春节提前备货(Q1 Q4同比 30.39%),且上海、深圳疫情反复使全国物流受损,制约核心消费群需求。成本上涨致使毛利承压,区域扩张下费率稳中有进。短期仍有疫情反复,中长期静待全国化 新品培育。考虑实际成本压力、疫情情况比上次预测更悲观,下调22-24年的盈利预测13%/11%/10%,预计22-24年利润增速为11%/30%/25%。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风险,成本超预期上涨风险,区域市场竞争加剧,食品安全问题。

在二级市场,东鹏饮料股价的表现却难言令人满意。截至5月27日收盘,东鹏饮料报收137.60元/股,总市值位550.41亿元,距去年7月7日最高点282.7元/股,已跌超50%,市值蒸发约600亿。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邱墨山 实习生 白红国 陈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