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植50天前后,可视高笋分蘖情况进行一次烤田(烤田以见鸡脚裂为度)后灌10—15厘米深水控制无效分蘖,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高笋种植技术?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笋种植技术

高笋种植技术

高笋栽植后田间保持2—4厘米浅水越冬,春季笋苗开始生长时,水位宜浅,保持在2--3厘米左右,以利地温升高,促进萌芽发棵,以后随着植株的生长,水位逐步加深,

(2):种植50天前后,可视高笋分蘖情况进行一次烤田(烤田以见鸡脚裂为度)后灌10—15厘米深水控制无效分蘖。

(3):孕笋期可控制20厘米的水位,但不能超过高笋眼,防止薹管拔高。3月中旬后气温逐渐升高,笋田要勤换水,最好是活水灌溉,有利于春笋孕笋。

(4):春笋采收后,水位降到6厘米左右;秋笋收获后水位降到3—4厘米。休眠期保持2-4厘米的浅水状态越冬。

(5):每次施肥前先放浅田水,待施肥耘田和田水落干后再灌水。

2、追肥:南方地区双季高笋追肥宜早不宜迟,以促苗早发,早孕笋。结合水层管理,促进前期有效分蘖,控制后期无效分蘖,促进孕笋,提高产量和品质。高笋生长期长,植株高大,需肥量也大,除施足基肥外,必须适时追肥。

(1)新栽植的笋田如栽植时未施基肥,应在30天内补施基肥。

(2)老茎萌芽时亩追碳铵30公斤或尿素10公斤。

(3)种植40天左右(分蘖初期)亩施45%复合肥30-50公斤。

(4)春笋采收过程中,可根据笋苗生长情况适量追肥。

(5)春笋采收后可亩施45%复合肥20-30公斤,以利秋笋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