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杜甫,相信大家都知道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歌风格沉郁顿挫。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杜甫这种诗歌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呢?主要原因便是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各种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加上杜甫本来就崇尚儒家的仁爱精神。所以杜甫的诗歌里就常常表现出忧国忧民的一面,风格也就沉郁顿挫了起来。

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哪个朝代(门泊东吴万里船)(1)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绝句》,便是杜甫诗风沉郁顿挫的代表作之一。不过与杜甫的“三吏”和“三别”等诗不同,这首《绝句》的沉郁顿挫并不明显。即整首诗看起来是一句一景,所描绘的大自然风光也都美如画卷,但是它的背后,尤其是最后一句“门泊东吴万里船”却有着深意,细细品读,你会发现都是杜甫的辛酸泪。

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哪个朝代(门泊东吴万里船)(2)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这就不得不提杜甫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都知道杜甫一生漂泊无定,为避安史之乱,更是流离失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冬,杜甫流落到成都,终于在友人的帮助下,得以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修建了一座草堂暂住,这草堂也就是今天我们熟知的杜甫草堂。《绝句》这首诗便是杜甫流落成都后所写,因此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哪个朝代(门泊东吴万里船)(3)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开篇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即草堂前有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正冲向蔚蓝的天空。单从写景句来看,这两句诗显然描绘出了一派明媚秀丽且充满生机活力的春色。“翠柳”,即刚抽嫩芽的柳枝,它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的象征。而“黄鹂”鸟不仅使静景生动活泼了起来,还具有报春鸟的意味在其中。

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哪个朝代(门泊东吴万里船)(4)

至于“白鹭”、“青天”,它相较于“黄鹂”、“翠柳”的近和下来说,则是拓展了画面的宽度,使其变得远而上。同时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黄鹂”和“白鹭”虽然都是动物,但是前者旨在表现春天的生机活力,后者却是为了突出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这是杜甫所向往却不可得的,亦包含了一种向上的奋发精神,这也是杜甫面对人生困境的态度。

另外,这两句诗还是一组极其工整的对仗句,并且还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可想而知这样的图景是多么的绚丽多彩啊。所以别看杜甫这两句诗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体现了诗人高超的技艺,或许这就是它成为千古名句被世人广泛传诵的原因。

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哪个朝代(门泊东吴万里船)(5)

然后,我们再来看诗的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即坐在草堂的窗前,可以看到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这里的“西岭”,也就是今天成都市大邑县境内的西岭雪山。从地理位置看,杜甫是看不到它的,所以这里的雪,应该是屋外初春时节尚未融化的冬雪。这样一来,以“千秋雪”代替屋外的残雪,便让整首诗的画面更为开阔了,意境也更为广远了。

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哪个朝代(门泊东吴万里船)(6)

最后一句“门泊东吴万里船”,采用的手法与第三句一样,都是通过联想使诗更有意蕴。它的字面意思是说,门前停泊着来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虽然从画面上看,它不过就是一艘船而已,但是它实际上却是杜甫辗转漂泊到成都的真实写照。除此之外,三国时期的孙权自古就被不少人誉为明主,杜甫这里借东吴代指孙权,表达的便是对当朝皇帝的希望。

希望皇帝没有忘记,这个流落成都的忧国忧民的诗人。所以这句诗的背后深意可以说是都是杜甫的辛酸泪。再回顾整首诗,它是一句一景,一层一层道出诗人心中的复杂心绪。总的来说,杜甫流落成都,写下一首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人人会背。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