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足禾初熟霜迟叶尚稠(幸有樱桃慰人心)(1)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四月末,路边时时可见有樱桃在卖,远远望去,一片一片的红艳,很是诱人。

如果不急着赶路,倒是可以停下来,去买一些来。唯一遗憾的是,戴着口罩,当下是没法品尝的,只能在心里想象着它的酸酸甜甜,待带回了家才能敞开了吃。

都是正当季的小果子,又十足的新鲜,顶多,是前一天摘下。可以说,过了这个节点儿,有钱也难买一个过瘾了。

写樱桃的古诗不少,印象深的,是杜甫的一首《野人送朱樱》。如上。开篇就是“西蜀”二字,不用说,那是他辗转漂泊半生,流落到四川后,难得的身心稳定时光。

也是樱桃成熟的季节,大概就是此时节吧。有乡邻相送樱桃满满一竹笼,因是熟透了,几番细心地移放,还是把它们弄破了。

很惊讶那么多,它们竟然可以如出一辙地均匀又圆润。这里“匀圆”二字用得很有意思,不信,你读,你再读……是不是不小心,就感受到了樱桃小口一点点。

回忆总是让人老,可谁也摆脱不了回忆,大概,回忆里有不老的时光,不老的自己。杜甫也不例外,在异乡,看到樱桃,就止不住想起当年在门下省供职时,曾经蒙受皇帝恩赐的樱桃,退朝时双手把它擎出大明宫。

那是樱桃之于他的高光时刻吗?不是的,我觉得他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才是真正赋予了樱桃以永恒的美。

人生如逆旅,总是起起伏伏、阴晴不定,一不小心,就积攒了满身满心的疲惫,所幸,时光里,还有美食抚慰人心。感谢樱桃,为一千多年前饱经离乱的杜甫,也为一千多年后走过疫情的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