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康熙鳌拜怎么不直接杀了(少年康熙是怎样步步为营铲除鳌拜势力的)(1)

少年康熙剧照

顺治帝遗命指定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当时可能连他们自已都没想到,他们并不是宗室,在诸王林立的情况下,皇帝会把辅政大权交给他们,可见顺治初年多尔衮专政带给福临多大的阴影。

索尼四人在顺治时期是济尔哈朗保守势力的主要依靠力量。他们对多尔衮和顺治帝采取的更张旧制和渐习汉俗的做法,一直有所不满。如今辅政大权到手,便竭力改变朝廷的方针政策,以恢复和保存满族在关外的旧制度,延缓清政权封建化的过程,为此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政治手段,如废除十三衙门、更改汉官待遇、兴起‘明史案’文字狱等。在宫廷中,鳌拜更是专横跋扈排除异已,甚至杀害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从而与康熙的矛盾迅速激化。在四辅政大臣中,鳌拜的排名本来在最后,那么他是怎么走向权力颠峰的呢?

少年康熙鳌拜怎么不直接杀了(少年康熙是怎样步步为营铲除鳌拜势力的)(2)

辅政四大臣剧照

四辅政大臣中,索尼是正黄旗人。他德高望重,但年老体弱,遇事一般持缄默或回避的态度。鳌拜是镶黄旗人,是清初能征善战的猛将。遏必隆与鳌拜同旗,为人比较软弱,共同的利益使他总是与鳌拜站在同一条线上。只有苏克萨哈与他们不同,他是正白旗人,多尔衮的旧部,因在追黜多尔衮时反戈一击有功,才被选中为辅政大臣。顺治时期,他们在与多尔衮的矛盾抗争中结为一体,生死与共。到了现在康熙时期,诸王势力削弱,却使辅臣个人之间的权力斗争暴露了出来。

鳌拜居功自傲,依仗权势,专横跋扈,网罗党羽,排除异已。在朝中到处安插心腹死党,如其弟穆里玛,侄塞本特、讷莫及大学士班布尔善,阿思啥等。在四辅政大臣中,鳌拜虽序列最后,却事事都要凌驾索尼之上,也丝毫不把年少的康熙放在眼里,经常当面顶撞康熙帝。这一些情况,被太皇太后孝庄看在眼里,她担心出现大权旁落的现象,便有意拉拢索尼,册立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鳌拜看到于已不利便伙同遏必隆一起反对,但孝庄凭着太皇太后的威望决定了这段婚姻。以后事态发展证明了孝庄的英明,索尼一家后来在解决康熙与鳌拜的矛盾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索尼之子索额图。

少年康熙鳌拜怎么不直接杀了(少年康熙是怎样步步为营铲除鳌拜势力的)(3)

鳌拜剧照

康熙五年(1666年),鳌拜制造了圈换土地事件。通过重新丈量分配土地逼正白旗的苏克萨哈交出蓟县、遵化等地,从而大大削弱了正白旗的势力。第二年,康熙帝十四岁应该亲政。苏克萨哈自知敌不过鳌拜,便想借皇帝亲政的机会退出权力斗争,以保全余生。他上疏皇帝奏请看守先皇陵寝。鳌拜见疏却说他这是反对皇帝亲政,趁机给苏克萨哈捏造了二十四条大罪,康熙虽然坚决反对,但鳌拜最后仍强行将苏克萨哈父子及兄子十人杀害。

至此鳌拜大权独揽,且党羽众多。新的统治集团中以康熙为代表的一派对各旗之间的利害冲突没有切身感受,对满族在关外的旧传统也极少留恋,而鳌拜那些倒行逆施的行为,引起康熙的不满与憎恶,无奈手中无实权,康熙决定凭皇帝的权威试探下,看能否对鳌拜有所钳制。

少年康熙鳌拜怎么不直接杀了(少年康熙是怎样步步为营铲除鳌拜势力的)(4)

康熙剧照

康熙六年,皇帝下诏让大臣们直言进谏,只有一个叫熊赐履的汉官敢于挑战鳌拜的权威,陈述了对鳌拜时政的见解并提出了反对意见,鳌拜虽想报复但自知理亏,康熙又坚决反对,只得作罢。第二年,康熙又抓住机会,平反了鳌拜错判的一件冤案,大大打击了鳌拜的气焰。

经过几次试探,康熙看出鳌拜虽然专横狂暴,但却鲁莽愚蠢,缺少心计,只要多用心思,以智取胜,就能将鳌拜除掉。康熙周围有几个与他见解、性格都比较相投的心腹亲信,皇后的叔父索额图就是其中之一。索额图了解到康熙欲除鳌拜的意图,便主动辞去吏部侍郎的职务,专任一等侍卫,效力于皇帝左右。康熙命他利用职务便利,每天率领一些十五六岁的青年卫士训练满族传统的摔跤运动——布库戏,即使鳌拜入宫朝见也不回避,时间一长,鳌拜以为皇帝只会贪乐就习以为常了,并不放在心上。

少年康熙鳌拜怎么不直接杀了(少年康熙是怎样步步为营铲除鳌拜势力的)(5)

生擒鳌拜剧照

时机渐渐成熟,康熙八年五月的一天,康熙在南书房召见鳌拜。鳌拜刚步入书房,布库少年们就一拥而上将他擒拿。鳌拜征战一生此时也无计可施了。随即康熙拟定了鳌拜、遏必隆及其同党的罪状,将大学士班布尔善,内廷行走塞本特、阿思哈等一并捉拿,从而铲除了为祸朝廷多年的鳌拜党羽。康熙担心打击面太大,引起政局动荡,只将鳌拜从宽免死,革职拘禁;对遏必隆免其重罪,削去太师;处死了鳌拜心腹班布尔善等七人,余者都有赦免。从此康熙开始了名副其实的亲政,历史翻开了新的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