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西藏又一文化旅游精品剧目——《金城公主》舞台剧在拉萨上演。该剧全方位呈现了1300多年前金城公主和亲吐蕃的那段往事,剧中跌宕起伏的剧情,精美的服化道,动听的音乐……勾起了广大观众对那段往事的追忆。

藏历和汉历差几个月(1000多年的藏历纪年究竟是怎样换算的)(1)

金城公主》舞台剧剧照

众所周知,干支纪年法是中国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到了公元7世纪开始的吐蕃时期,唐朝文成、金成两位公主先后前往吐蕃和亲结盟,遂将干支纪年法带到了吐蕃。受到汉历的影响,从9世纪以来,藏历在纪年方式上,一直都有采用干支纪年法,不过“藏历版的干支纪年法”与汉历的干支纪年法在表述形式上却大有不同。

藏历和汉历差几个月(1000多年的藏历纪年究竟是怎样换算的)(2)

拉萨街头年货摊

具体的不同方式在于,"藏历版的干支纪年法"是以五行代替十干: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以十二生肖代替十二地支即子为鼠、丑为牛……依此类推。譬如金城公主启程前往吐蕃的710年是农历的庚戌年,藏历就叫金狗年,也称铁狗年,而金城公主去世的740年是农历的庚辰年,藏历就叫金龙年,也称铁龙年。

藏历和汉历差几个月(1000多年的藏历纪年究竟是怎样换算的)(3)

十天干的五行属性

"藏历版的干支纪年法"中,用十二生肖代替十二地支很好理解,那是因为它们都是一一对应的。那么以五行代替十天干,到底有什么讲究呢?原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天干都具有一定的五行属性,如“甲”具有“阳木”属性,“乙”具有“阴木”,所以"藏历版的干支纪年法"会用五行的“木”来代替十天干中的“甲乙”。在藏历干支纪年法中,同样60年为一循环,藏历叫做“饶琼”,与内地汉历的“六十花甲子”相近,这同样反映了汉、藏两族历法的渊源关系。

藏历和汉历差几个月(1000多年的藏历纪年究竟是怎样换算的)(4)

汉历的六十花甲子

如今,距离金城公主前往吐蕃和亲已过去了1300多年,时间已经来到2019年,农历的己亥年,也是藏历的土猪年。在纪年方式上的融合,恰恰反映了汉藏两个民族在文化上的融合,无疑也是汉藏和美的一种直观的体现。

藏历和汉历差几个月(1000多年的藏历纪年究竟是怎样换算的)(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