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的作者梁晓声认为,和他写小说相比,照顾和教导儿子更重要。因为这不仅是自己对儿子的责任,更是他对社会的责任。

周国平在《叩叩》中说:我的责任,是做你童年的守护人。

在《叩叩》中,周国平以一个普通父亲的视角,记录了从叩叩出生的喜悦,到陪伴叩叩成长的幸福感动,以及面对叩叩教育的种种困境。

周国平内心丰富而安宁(周国平叩叩最好的父亲)(1)

1、教育是一种责任

周国平的儿子有些字不会写,他认为他以后迟早会写。那时候一定能够写出好文章!

事实上,他的儿子后来爱上阅读,词汇量大增,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他给儿子提两点希望:

第一,希望你保有一颗童心,依然纯真可爱,健康快乐,把童年的宝藏带入少年。

第二,作为少年人,自我支配的能力变得重要了,你要明白,即使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要做出成绩,也必须有毅力,贵在坚持。

狄更斯说:“人能尽自己的责任,就可以感觉到好像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这杯苦酒的滋味给抵消了。”

他认为:“世界上哪有统一的教育男孩或女孩的方法呢?每一个男孩都是他自己,每一个女孩也都是她自己,和别的男孩或女孩都不一样。

你所能做的,是爱这个不一样,理解这个不一样,让这个不一样成为价值。

对父母来说,每一个孩子都是来自陌生国度的客人,你对这个客人是全然无知的,必须细心体察,慢慢了解,寻找最适合他或她成长的方式。”

周国平内心丰富而安宁(周国平叩叩最好的父亲)(2)

2、爱是一种尊重

孩子的成长融于我们的每一天,跨度很大,但是源头只有一个,那就是成长的动力来自哪里?

请让我为你打个比方,如果我们把成长力想象成一条大河,孩子每日的学习和生活就是河上的那一条船,那么水涨,船就高;水枯,船就停;如果驾驭不好动力,船就会搁浅,甚至翻船。

无论你的孩子是幼小的年龄,还是已跨入青春早期的初中生,我都会为你提供成长的两面镜子:—面是望远镜,也就是在立足当下的同时,别忘了向远看。

另一面是放大镜,也就是要抓住一个养育痛点,往深处挖下去,聚焦其本质,才能找到管用的实操解决方案。

有一次,杨澜跟先生发生了非常激烈的冲突,把孩子吓着了。

情绪稍微稳定后,杨澜和先生都意识到刚才自己做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他们来到孩子的房间,单腿跪在地上,用完全平视的角度跟孩子说:“爸爸妈妈刚才做了一件非常错误的事,我们在你面前那样争吵,而且用了很不雅的语言,我们想跟你说,大人有的时候也会做出一些很愚蠢的事情,比如刚才我们做的事情就很愚蠢,我们俩真诚地向你道歉。请你原谅我们。

第一,爸爸妈妈彼此之间还是相爱的;第二,我们不想让你受到任何的惊吓和伤害。”

杨澜回忆说,当时孩子接受了他们俩的道歉。

杨澜也由此提醒为人父母者,要尽量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情绪。

周国平内心丰富而安宁(周国平叩叩最好的父亲)(3)

梁晓声在刚结婚的时候,因为不想过早地承担父亲的责任,曾经反对妻子生孩子。一想到家里充斥着孩子的哭声,他就没办法安心写作。

在妻子第一次怀孕时,他主张让妻子把孩子打掉了。第二次怀孕后,在妻子的委屈和愤怒下,他妥协了,儿子也顺利出生了。

儿子出生后的两年期间,梁晓声一直住在办公室里,没怎么照顾过儿子。

有一次儿子发烧,他还是从同事口中得知的。儿子喜欢画画和下象棋,曾再三央求父亲陪他一起,可他始终没有认真地花时间指导儿子。

直到有一次去幼儿园接儿子,听到幼儿园的老师说,他儿子连最简单的字都写不好。

从那之后,梁晓声才开始关心自己的儿子。

每天晚上花两个小时辅导作业,偶尔会陪儿子一起做早操。慢慢地,孩子的胆量变壮了,也逐渐自信起来。

顺其自然,爱并尊重孩子的不一样,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才能活得更加优秀!

要敬畏孩子的天性

在培养孩子的兴趣上,父母也会面临选择的困惑。

杨澜坦言自己也犯过错误。

周国平内心丰富而安宁(周国平叩叩最好的父亲)(4)

儿子5岁的时候,杨澜曾逼他练钢琴。钢琴老师问杨澜的儿子:你为什么要学习钢琴呢?儿子回答:是妈妈让我学的。

在学琴的4年中,儿子痛苦,杨澜也不愉悦,“为学琴冲他歇斯底里地叫喊过。”终于有一天,儿子说“妈妈我想把钢琴砸了”,杨澜意识到儿子是真的不喜欢弹钢琴,于是终止了儿子的学琴生涯。

杨澜的女儿却喜欢弹钢琴。杨澜由此感叹,哪怕是同样的父母、同样的家庭,每个孩子也不尽相同,孩子的天性真的有神秘之处,必须要对此敬畏。

“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根本是财富观。

近年来,“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说法在不少爸妈中盛行,这种说法认为,只有穷养男孩,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将来他才可担当大任;只有富养女孩,在物质上开阔其视野,在精神上丰富其思想,将来她才能见识广,有主见,一生幸福。

杨澜认为,不管父母是穷还是富,孩子将来都要自己经营人生。因此,父母要让孩子学会从小把钱、情感、价值、精神能够放在一个相对合理的位置上。

“穷养、富养,归根到底是一个财富的价值观的问题。”杨澜认为,不论男孩还是女孩,最关键的是要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财富观。而过分纠结于穷养、富养问题,“往往是父母自己过于看重金钱的结果”。

胡适在《家书》中叮咛儿子:

“志气要放在心里,要放在功夫里,千万不可放在嘴上,千万不可摆在脸上。无论你的志气怎样高,对人切不可骄傲;无论你成绩怎么好,待人总要谦虚和气;你越谦虚和气,人家越敬你,爱你,你越骄傲,人家越恨你,越瞧不起你。”

身为一个有担当的人,既然活着,就要勇敢地担起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我们也会从中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和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