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这是诗仙李白最敬仰和赞赏世称“小谢”的谢朓赞南京城的诗。

关于南京风水知识(败也风水的南京城)(1)

南京城是我国历史上四大古都之一,也是四大古都中唯一的江南城市。历史上先后有十五个政权在南京建都,其中正统朝代十个,所以又叫“十朝都会”;唐朝时文人骚客追捧南京为“六朝古都”,是因为从孙权的东吴到司马睿的健康,到宋齐梁陈,都城都是在南京,又有“文章锦绣地,温柔富贵乡”之称。

关于南京风水知识(败也风水的南京城)(2)

相传东汉末年,诸葛亮登上金陵石头城,赞叹曰:“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此帝王之宅也”,龙蟠虎踞最初是古人对苍龙(天蝎座)、白虎(猎户座)星座的形象描述,这里被借用来分别指代南京的钟山(紫金山)、石头山(清凉山),说明南京有王者之气。这句话成为的一个重大标志,揭开了南京龙脉的序幕。

关于南京风水知识(败也风水的南京城)(3)

风水本身的专业性太强,勾牵人的好奇心又极重,道听途说等演绎的成分让风水越来越神密,风水是一门玄术,又称青鸟、青囊,其实风水以前叫做堪舆。顺便插一句,2003年韩国启动了风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虽然中国才是风水真正的起源地,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和非物质文化。

堪舆的意思就是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相传风水的创始人是九天玄女,比较完善的风水学问起源于战国时代。历史上给风水最早下定义是晋代的郭璞,在其《葬书》中说:“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关于南京风水知识(败也风水的南京城)(4)

后来经过历代风水大师深化、演绎,风水开始博大精深,其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所谓天人合一,是研究人类生存发展的微观物质(空气、水和土)和宏观环境(天地)的学说。

南京北临长江,四周有群山环绕。钟山、石头山、青龙山、方山等,构成风水学上的“四象”,即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理学大家朱熹认为,南京形局严密,是东南地区帝都的首选之地。

明太祖朱元璋更是选择金陵紫金山独龙阜为“龙脉”为葬地。可谓龙虎狮象齐备,千百祥瑞纷呈。

关于南京风水知识(败也风水的南京城)(5)

然而正因为王气外漏,战国时楚威王为压制南京帝王之气,在紫金山埋金。秦始皇则挖秦淮河,以泄龙气;凿开方山,隔断地脉。并且把金陵改成秣陵。秣,意为喂牲口的草料。秣陵就是牧马场的意思。秣陵是南京历史上最耻辱的名字之一,紫金山山神蒋子文生前就是秣陵尉。

这些都不算啥,说实话十里秦淮河以水为脉,以淮为经,沿淮据守是南京人的骄傲,导泄金陵王气又如何?狠的是隋文帝杨坚,因为怕南京的王气,他决定废掉这片地方。杨坚下令:建康城邑、宫室,并平荡耕垦。直接把南京夷为平地,从此,南京城就成了一块大农田,经唐宋元三代,都没能缓过劲来。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写道: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刘禹锡《金陵五题·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风水书上说,龙逆水上朝顺水下,此乃逆势;龙脉逆水而行,非力量深厚者不为。虽然南京龙脉受长江影响,跌宕起伏,但钟山确实有王气,祸福倚伏。

钟山中高旁低,山体呈半圆弧形,三峰并峙,东西排列。主峰居中,形状宛如封建时代的官帽,贵显有望。

关于南京风水知识(败也风水的南京城)(6)

力量深厚的龙脉王气让南京浴火重生。先是在隋代后期,原建康城重新出现县的建制:金陵县。此后,整个唐代,南京都是一个小县城。到了五代十国,江南重新割据,地理位置险要的金陵成为了南唐的都城,这座被刻意打压的城市,历经近四百年,竟再次成为都城。

关于南京风水知识(败也风水的南京城)(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