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

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七年(1529年)

成化十七年(1481年),父亲王华,进京参加殿试位居榜首,成为状元郎。

王阳明的真正的境界(一代大儒王阳明的生平)(1)

一、少年有志

成化十八年(1482年),王华供职翰林。 王阳明与祖父王伦前往京城。

同年,王阳明10岁,于京城私塾读书。

到了12岁,一天私塾先生对同学们发问:“世上什么是第一等重要的事? ”大家纷纷说登科及第最为首要。

唯独王阳明不以为然,他认为仕途并非读书的最终途径,成为圣贤才是归途。

二、酷爱军事

小时候的王阳明,对《孙子兵法》尤为感兴趣,每逢家里请来宾客,王阳明便用果核与客人们摆阵对弈。 客人们刚刚摆出军阵,王阳明就立刻想出了克敌的阵势。

王阳明的真正的境界(一代大儒王阳明的生平)(2)

三、智斗继母

王阳明13岁时,生母去世。 王华的小妾常常欺侮、虐待他。

王阳明便买一只叫长尾林鸮的怪鸟,放到父妾的被褥里。 然后和一位神婆串通好。

那个小妾受到惊吓,王阳明就派人请来这位神婆做法。 神婆按照王阳明教给她的话说,说这只鸟是王阳明的生母化成的,今天来就是替儿子惩罚她的。

之后,小妾再也不敢欺辱王阳明了。

王阳明的真正的境界(一代大儒王阳明的生平)(3)

四、骑马出关

1486年,十五岁的王阳明单枪匹马偷偷跑出居庸关,游历一月有余。

返程时,远处望见两名骑马的鞑靼人,王阳明热血澎湃,从身后抽出弓,搭上一支利箭,策马直冲而去。

鞑靼大惊,调转马头,拍马就跑。 王阳明在后面大喊大叫,一直追出去几里。

五、新郎失踪

1488年,王阳明到江西南昌迎娶江西布政司参议诸养和的女儿。

新婚之夜,王阳明漫步于街道,看见一个闭目养神的道士,鹤发童颜,两个人便攀谈起来,越交谈越是觉得相见恨晚。

一直欢谈到了天亮,东方既白。 这时,王阳明才猛然想起错过了自己的新婚,于是赶忙回府。

王阳明的真正的境界(一代大儒王阳明的生平)(4)

六、格物

有一天,他和一位同样精钻朱熹理学的朋友在竹林前探索学问。

王阳明提议:既然朱熹认为一草一木都有它存在的至理,“格物”就能够“致知”。 不如效仿一下,从竹子开始探究。 于是邀请好友去竹林“格”竹子,两人草草吃饭、睡觉。 寸步不离地面对着竹子整整三天,钱姓朋友积劳成疾,最后病倒了。

而王阳明就这样坚持了七天,最终耗尽心力而病倒。

事后,两位好友再见面的时候,都深深感叹格物的困难,成为圣贤的不容易。

七、乡试中举

弘治五年(1492年)秋天,二十一岁的王阳明在浙江乡试中中了举人。

随后会试落榜。

王阳明的真正的境界(一代大儒王阳明的生平)(5)

八、组建龙泉山诗社

考试落榜后,王阳明回到家乡,组建了龙泉山诗社。 意在与志同道合的人士谈论、切磋学问。

没过多久,又在文学界取得了灿烂的成就,被誉为天才。

九、研习兵法

不知为什么,王阳明突然离开了龙泉诗社。

浙江余姚有个叫做许璋的居士,精通兵法。 二人相遇后,许璋告诉王阳明:建功立业才是圣贤的不二法门,所以应该努力提升军事能力。 于是王阳明开始跟随许璋研习军事。

在许璋的引导下,王阳明的军事理论逐渐成熟。

十、二次会试

弘治八年(1495年),王阳明再一次回到了京城。

弘治九年(1496年),王阳明第二次会试失败。

发榜时,有人因落榜而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 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于是都来安慰他。 王阳明却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

王阳明的真正的境界(一代大儒王阳明的生平)(6)

~未完待续~

持续更新中!

点赞关注啊,朋友们!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