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寺庙多,名寺更多,不说终南山里的寺庙,就是藏在闹市中的寺庙也不少。大隐隐于市,这座藏在闹市里的寺庙,深究一下,故事多得惊人。

今天说的这座寺庙就是卧龙寺,不是老西安,估计都没有听过名字;这座寺庙头顶着“西北第一禅林”的名头,曾经让“康圣人”都感叹:我知道为什么孔夫子不西行了。

清末西山十怪传说(处于闹市的西北第一禅林)(1)

康圣人盗经

这个故事广为流传,说是1923年陕西督军刘震华为了附庸风雅,请康有为入陕。当时康老先生声誉正旺,留字题诗,到处受吹捧,康老先生很谦虚说自己“老而不死”。

一些文化名人为了沾沾“康圣人”的光,邀请他到处转悠。有一次康有为应邀到卧龙寺,看到了宋版《碛砂经》。这康圣人心里就有些想法,说是拿回去翻阅,第二天就匆忙离开西安。

清末西山十怪传说(处于闹市的西北第一禅林)(2)

消息一出,庙里的和尚大惊,吆喝了一批陕西名人就跑去拦截,据说一路追到潼关,好说歹说才把经书要回来。

列位看官,你要不知道这部经书的珍贵的话,可以查查宋刻版书的价格,据说薄薄的一两页纸,现在换套别墅是没什么问题的。《碛砂经》系南宋绍定四年(1221),平江府碛砂延圣院比丘尼弘愿断臂募化,刻版刊印经律论三藏,圣元至大二年(1309)全部完工,历时八十八年。

清末西山十怪传说(处于闹市的西北第一禅林)(3)

1930年 朱子桥将军在西北赈灾的时候,在西安卧龙寺发现了宋代碛砂版的藏经,大喜过望,回到上海后,会同一些佛教文化名士,建立“影印宋版藏经会”,筹集善款,影印了宋版藏经五百部。

这是后话,我们接着说康圣人的故事。当时西安人就编了一副对联:“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横批“寿而康”,整个对联不但把“康有为”三个字嵌入,而且上联隐含了国之将亡必有妖的“妖”,下联隐含了“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贼”,直骂康是“妖贼”了。

清末西山十怪传说(处于闹市的西北第一禅林)(4)

不过后来还有一个版本,说是康有为给卧龙寺题写寺名的时候,吃完素斋去方便,在后院看到有人做鞋垫,鞋垫文字颇为古老 ,上前细看,大为吃惊。他也是一个藏书家,感觉这仿佛就是《碛砂藏》。

饭也顾不得吃了,问方丈和尚找其他的经册,发现很些经册因为长期不翻动,已生了蠹鱼,康圣人深为哀叹,于是和方丈和尚谈了若干条件交换,方丈答应了康带走。

在叫军人拉经书的时候,因军人无礼发生了一些纠纷,后来又叫报社的记者知道了,前去一查,才知道《碛砂藏》的交换事件,传扬给陕西文化界后,引起公愤,这事情就弄大了。这件事在《李仪祉先生遗著》中还有记载。

清末西山十怪传说(处于闹市的西北第一禅林)(5)

康有为是这样认为的:“此经已如断玉,若不即刻抢救,将成齑粉”。

丢碑

我去卧龙寺好多次,这次是陪着朋友去的,在讲完上述故事的时候,这个寺庙已经逛得差不多了。忽然间,朋友问了一个问题:咋没有看见幽冥钟?

什么幽冥钟?看了门口的石碑,我才知道这里有一口石刻铁钟,也是省文保,我就问旁边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只是笑,给我指指另外一方石碑,说看背面。

清末西山十怪传说(处于闹市的西北第一禅林)(6)

清末西山十怪传说(处于闹市的西北第一禅林)(7)

这一看,才知道是宋咸平6年,这里铸造的一口幽冥钟,重达3000斤,只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下落不明。

3000斤的大钟下落不明,这不是偷走了,这是明抢,也只有在那个年代才有的事情。想想在那个时候灶房里的锅都砸了,大门上的锁子也拧了,这里放着这么重的大钟,加上“破四旧”风潮,不被拿走都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清末西山十怪传说(处于闹市的西北第一禅林)(8)

现在的卧龙寺里清幽安静,就是现在也有宝物,我礼拜了高僧的舍利后,恰逢铁树开花,也算是看到了奇景。

卧龙寺创建於汉灵帝时(168-189年),隋朝时期被称为"福应禅院",唐朝时因寺内保存着吴道子在这里画的观音像,又称"观音寺"。宋初有高僧惠果入寺住持,终日高卧,时人呼为"卧龙和尚"。清同治七年(1868)《卧龙寺重修碑记》载:“宋初有禅师,法名卧龙,太祖曾幸此寺与谈佛法,机缘相契,以为先兆,遂改为卧龙寺。”

清末西山十怪传说(处于闹市的西北第一禅林)(9)

慈禧太后“西狩”的时候,施银千两重修殿宇,慈禧还亲书"慈云悲日"、"三乘迭耀"匾额赐寺,并为山门书额 "敕建十方卧龙禅林"。光绪皇帝给天王殿书"欢喜地"门额一方,加上西藏蒙古的喇嘛、王公们千里迢迢送来各类真品、佛像,其中佛像均诏令送卧龙寺供养。

在那个特殊的年月,方丈朗照法师,知客圆彻法师被迫害殒命,僧人离寺,佛像法物被毁一空,工厂单位进住于内,寺院面目全非。只有寂意和尚死不离寺,充当工人参加劳动。

清末西山十怪传说(处于闹市的西北第一禅林)(10)

1984年僧人入寺后,寺内的和尚才开始四方筹款,建设寺院,并收回一些房屋。记得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我来过这里,还是个残破的老房子。

卧龙寺保持禅宗丛林制度和传统戒规。坚持坐香修禅,这里被称为西北第一禅院,盛名之下,必有其独到之处。

作者:云水终南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欢迎关注,欢迎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