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王阳明很小的时候就认识到,“读书做圣人,方为人生第一等事”。在后来的讲学中,他也一再强调要“立必为圣人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在今天看来,“圣人”是一个很传统的大词,足以吓跑很多想要亲近心学的人。在这样一个时代,有多少普通人,敢立志要做圣人呢?其实,首先需要搞清楚王阳明所说的圣人到底是指什么。

从王阳明的人生中我受到的启示(王阳明想要做的)(1)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王阳明曾经对几个圣人的描述谈起。尧、舜、文王、孔子等这些人,显然是传统里面公认的圣人,可是王阳明对这些圣人,却做了很有趣的轻重划分,在他看来:

尧、舜犹万镒,文王、孔子犹九千镒,禹、汤、武王犹七、八千镒,伯夷、伊尹犹四、五千镒。

这个轻重之分,当时就让很多人疑惑,尤其是把孔子说“轻”了。可是王阳明通过这个区分,着重想强调的是——“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

在王阳明的思想体系中,圣人不是看外在功绩大小,而是看内在是否尽可能的“存天理去人欲”,只要纯乎天理,那就是圣人。所谓“只论精一,不论多寡,只要此心纯乎天理处同,便同谓之圣”。用金子的比喻来说,就是金子虽有大小之分,但是纯度是一样的。

如果明白这个界定,就可以更深入理解“人人都可做圣人”的含义,不是说人人都可以变成孔子,而是人人都可以变成更好的自己。在这个意义上,谁都可以大胆承认自己也有做“圣人”的志向了。

但王阳明一再说的“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在他那个时代同样引起非议和不解。王阳明和他桀骜不驯的弟子王艮之间就有过一段有趣的对话:

一天王艮出游归来,王阳明问他:“都看到了什么?”

王艮说:“我看到满街都是圣人。”

话语之间的讥笑意味很是明显,可王阳明只是不动声色借力打力:“你看满大街的都是圣人,满大街的看你也是圣人。”

在王阳明看来,圣人之志不该用来戏谑,也不是别人的看法为准,而是要切切实实向内修行的。如果带着轻佻的态度,看不上满街的俗人,那自己眼中的别人,就是别人眼中的自己。

不过,向内理解“圣人”,也需要防止另一个误区。既然圣人与否,不是看外在功绩只看内在。而有没有遵循良知,有没有修行到位,又是很主观的事情。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有没有可能对着镜子自封圣人,实际上却只是大俗人一个呢?

实际上,王阳明后来的弟子中,不少就走上这种关上门照镜子的道路。像童话故事里的大公鸡一样,天天觉得自己最美,已经成圣,可是在外界看来,只是个古往今来并不罕见的狂徒。

那王阳明强调的向内和向外,有没有矛盾呢?确实有。王阳明解决这对矛盾的办法,是“事上练”。心里有良知和圣人的标准,但同时必须在具体做事上体现出来,不然心学和佛老就没有区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