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近日,美军“活炭疽”风波再次发酵美国五角大楼证实曾将活性炭疽样本寄给驻日美军总部所在的座间营地,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炭疽的病原学特征?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炭疽的病原学特征(探秘最早发现的病原菌)

炭疽的病原学特征

■阅读提示

近日,美军“活炭疽”风波再次发酵。美国五角大楼证实曾将活性炭疽样本寄给驻日美军总部所在的座间营地。

事实上,可能收到过活性炭疽孢子的实验室远不止于此。6月15日美国国防部证实,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韩国和日本境内的69个实验室收到了寄自犹他州达格韦武器试验场的炭疽样本,而在这些本该是惰性的炭疽样本中发现了活性孢子。

面对新一轮的炭疽恐慌,人们不禁好奇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毒物”,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它与生物武器有什么关系?

□本报记者 王敬照 本报通讯员 马梦瑶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病原菌

“炭疽芽孢杆菌俗称炭疽杆菌,可引起动物和人类的炭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病原菌。”河北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主任金玉怀教授介绍,炭疽是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常在牧区暴发流行,疾病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地区性。

炭疽病很古老,其名称来源于古希腊文,意思是煤炭,因典型性皮肤炭疽的黑痂而得名。我国古代曾称之为“痈”,古埃及称其为“第六种瘟疫”。

炭疽病在历史上曾造成巨大灾难。公元80年,古罗马炭疽病流行,死亡近5万人。在19世纪,中欧有6万人因患炭疽丧生,数十万牲畜死亡。仅俄国诺夫戈罗德的一个地区,1867年至1870年间就有近6万头牲畜和500多人死亡。

引起这种疾病的细菌——炭疽芽孢杆菌,就存在于土壤里。“食草动物如牛羊等进食时口鼻离地面很近,而且常常把草连根拔起来,这样很容易把土壤中的细菌芽孢吸入呼吸道,造成全身性感染。”金玉怀说,炭疽芽孢杆菌也可以使人感染而发生炭疽病,患者通过直接接触被感染了的动物或存在于空气及土壤中的炭疽芽孢杆菌的芽孢而发病。

抗生素发明之前,这种病几乎无药可治。所以,一旦发生,很容易迅速蔓延,造成极大的危害和恐慌。在古代,由于技术和医学水平的限制,“炭疽”往往被蒙上神秘的面纱,被认为是上天对人类的惩罚。

人类对炭疽病因的真正研究,始于19世纪。1849年法国医生达韦纳首先在因炭疽而死亡的羊血液中发现了一种被描绘为“杆状菌”的微生物,但该发现并没有引起重视,达韦纳在最初的报告中也没有论及此事。此后,由于炭疽在欧洲各地大面积爆发,达韦纳又重新进行了动物实验,他把一头病死羊的血接种给数只兔子,后在兔子的血中也出现了“杆状菌”。至此,该细菌与疾病之间的关系被证实。此后,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等又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揭示了炭疽杆菌的诸多特性。

进入20世纪以后,炭疽杆菌的神秘面纱更被进一步揭开:炭疽杆菌的生命力非常强,不仅很容易生长繁殖,还具有自我保护功能,在细菌的外面形成一层荚膜,细菌等于穿上了“盔甲”,可以抵御免疫细胞的攻击吞噬。

更可怕的是,在一定条件下,炭疽杆菌内部会有一小部分浓缩起来,形成坚硬的“芽孢”,使其耐高温、抗干燥、不会被一般的消毒剂破坏。它可以潜伏在土壤里长达40-50年不死;一旦条件适宜,芽孢里面的细菌会像“发芽”一样长出来,又成了能够繁殖的细菌。

释放出“致死因子”和“水肿因子”两种毒素

由于炭疽杆菌孢子很容易获得、培养和散播,加上它的生产成本低廉且容易大量生产,20世纪初就成为制造生物武器的首选材料之一。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炭疽杆菌曾被德国、日本等国作为生物武器在战争中应用。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奥姆真理教曾在东京的一些高楼顶施放炭疽芽孢。“9·11”事件后,恐怖分子曾把炭疽杆菌放在信封里寄到美国,导致美国至少22人遭受炭疽杆菌感染,5人死亡。

从1972年开始,世界上有143个国家签署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要求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攻击性生物武器,要求禁止的生物战剂有:埃博拉、结核、天花、霍乱、炭疽、甲肝、乙肝、卡介等38种对人、动物、植物有攻击性的微生物。

“炭疽之所以会造成恐慌,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致命毒性。”金玉怀表示,根据已知的学术研究发现,炭疽杆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是荚膜和两种毒素——“水肿因子”和“致死因子”。

据介绍,炭疽杆菌的感染途径主要有3种:一种是附着在食物上进入肠道,形成肠道性感染;一种是飘浮在空气中,吸入肺部形成吸入性感染;另一种是手或身体外部接触到细菌后形成接触渗透性感染。

“当炭疽杆菌从损伤的皮肤、胃肠黏膜及呼吸道进入人体后,首先在局部繁殖。”金玉怀解释,由于荚膜的存在,可以抵抗动物和人的身体内白细胞的吞噬。所以,炭疽芽孢杆菌在体内生长繁殖的速度非常快,在动物和人死亡的时候,器官和血液里几乎充满了这种细菌。

繁殖的时候,炭疽杆菌还可以释放出两种毒素,被医生称为“致死因子”和“水肿因子”。“这可能是最厉害的细菌毒素。”金玉怀说,只要有一个分子进入细胞,就能使细胞破裂死亡。由于毒素破坏了血管的细胞,导致血液外渗,感染的动物和人发生严重出血。流失的血把细菌带出体外,又成为新的传染源。毒素还可导致全身中毒,病人表现为高热、头痛甚至休克;在感染局部,毒素可引起组织坏死、化脓和高度水肿,病人常常在1-3天内死亡。

“一座城市或地区突然出现大批类似流行感冒的急性病人,死亡率高达80%,将近一半的死亡是发生在24至48小时内。”美国国会技术评估局曾在1993年发表的报告中这样预测:如果向华盛顿特区喷射100公斤炭疽孢子,可能会造成300万人丧生,其伤害力即使不超过氢弹也会跟氢弹一样。

如果早发现,炭疽并不难对付

“虽然它作为生物武器杀伤力极大,但我们日常见到的炭疽却并不可怕。”金玉怀表示,常规来说,如果早期发现,炭疽并不难对付,青霉素就很管用。

据介绍,人对炭疽杆菌中等敏感,在正常情况下人患炭疽多由屠宰病畜,接触污染的皮、毛、骨粉、尘土和误食病畜肉引起,是典型的畜源性传染病。除了与牲畜接触外,炭疽还容易发生在地震后。因为地震时,暴露出藏在土壤里面的炭疽芽孢,一些施救作业也可搅起土壤,造成炭疽杆菌污染空气,人和牲畜可能因地震受伤,感染炭疽的机会增多。

由于动物疫苗的接种和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类炭疽的发病率明显下降,而且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传染。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年约有2万-10万病例。在地区分布上,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尤其以非洲最为严重。就我国而言,主要在西南、西北的广大农村、牧场,农牧民是主要受害者。在发病类型上以皮肤型炭疽为主,肠型次之,肺型最少见。笔者调查也发现,在公开的报道中,近几年东部省份只在辽宁、江苏发现少量的炭疽病例。

“预防人类炭疽的关键是预防动物炭疽。”金玉怀认为,应该对炭疽老疫区及常发地区牲畜进行疫苗接种,控制畜间炭疽传播。病畜应严格隔离或处死,死畜严禁剥皮或煮食,必须焚烧或加大量生石灰深埋于2米以下。严禁使用病畜制成食品、骨粉、皮毛等产品出售。

此外,疫区牧民、兽医、牲畜屠宰人员、皮革毛纺工人,应使用炭疽减活疫苗进行特异性预防接种,接种半月后产生免疫力,可维持一年左右。与牲畜经常接触者应每年接种一次。

炭疽能否痊愈与就诊的早晚有直接关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治愈率很高,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也不会有生命危险。金玉怀提醒,要重点关注肺炭疽。这种病表现为低热、干咳、周身疼痛、乏力等流感样症状,如不及时接受正确的治疗,症状会加重,发展成严重的支气管炎及全身中毒症状,2-3天死亡。“所以,如果有可能接触感染炭疽杆菌的动物,又有流感症状的病人,要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