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游牧民族,不过在国号的定夺上,汲取了中华文化。元字出自易经,大哉乾元。乾元在五行中属金,而明德属火,火克金。

明朝可以说是历代封建王朝得国最正者,朱元璋出身贫农,惨痛的幼年经历极大的影响了明朝的国德。

明朝的才俊(明朝的个性)(1)

明王朝的个性很显然也符合其国号。“明”者火也,光明,正义,刚烈,不会变通。明朝是少有的从开国到灭国都很能打的王朝。明初不用说,即使在明崇祯年间,关宁铁骑也可以把清军按在地上摩擦。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有明一朝不和亲不纳贡,崇祯皇帝宁愿吊死在煤山上,也不愿南迁做偏安之君,这就是明朝的个性。

明朝的才俊(明朝的个性)(2)

明朝的士大夫文化更是发展到顶峰,尤其其监察制度更是到了变态的地步。监察制度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御史言官背后的文官集团。这伙人整日以挑刺为生,而且还特别爱挑皇帝的刺,比如皇帝起床晚了,不应该宠幸哪个妃子了,宫殿不该盖了,甚至哪里有啥自然灾害也能撤到皇帝身上。言官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嬉笑怒骂,丝毫不在乎皇帝的权威,甚至还以被皇帝责罚为荣。因为一旦被皇帝责罚后,其就会受到整个士大夫集团的推崇,所谓文死谏,流芳千古的诱惑,也促使士大夫们前赴后继。

宦官干政也是明朝一大特色。虽然宦官专权自古就有,可像明朝这样有水平的不多见。其他朝代也不乏权宦,可他们大多以祸国殃民为主,除了正事啥都不干,并且他们大多携皇权以自威,但明朝宦官干政是全方位的。其以东厂为核心,渗透政府各个部门,从军队到地方政治甚至矿业丝织业等各个部门都有宦官的身影。宦官势力的膨胀最终形成了明朝政治的三驾马车——皇帝、内阁、和司礼监。司礼监总管太监称掌印太监,享有披红大权,是链接内阁和皇帝的桥梁,地位举足轻重,掌印太监称为内相。

明朝的才俊(明朝的个性)(3)

明朝的君德不正。明朝的皇帝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朱棣和明宣宗之外,大都不务正业,比如嘉靖专注修道,正德皇帝喜欢木工,也许是大臣的强势,皇帝很少愿意见大臣,只能以冷暴力来对抗,由于明朝文官集团的强大,皇帝只能依靠宦官来遏制文官。并且明朝的皇妃多出自农家子弟,所以明朝不存在外戚干政的问题。

明朝后被清朝代替,清朝认真汲取明朝亡国的教训,清利用文字狱彻底撕碎了文官集团的文化基础,通过良好的宗室教育,培养了合格的王朝接班人,从根本上消除宦官干了的可能性。不过清朝也失去了明朝事事硬刚的性格,在对外问题上得了软骨病,导致近代中国的百年国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