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旗袍总是出现在烟雨朦朦的三月,那江南的女子,穿着丝绸的旗袍,撑着一把油纸伞,行走在白墙青石的小巷里,雨丝细细地飘散着,朦胧中萦绕而来的是清新的紫丁暗香……

美丽优雅旗袍佳人(旗袍女神芳菲流年里)(1)

如果你时常路过浦江县城新华路博物馆一侧,也一定会看到一位长相秀美的年轻女孩,身着一身旗袍静坐于窗边,岁月静好,任由一针一线在手中穿梭。阳光照着她的脸,她看着针线,显得格外温柔而美好。

美丽优雅旗袍佳人(旗袍女神芳菲流年里)(2)

走进一江蓝工作室,只见每件陈设都透着浓郁的复古、文艺气息,各种颜色的布料折叠堆放着,煞是好看。门边挂着的一排旗袍最惹眼,有格子的、印花的、扎染的,款式各不相同;墙上还有一组错落有致的人物照,身穿旗袍的模特温婉端庄,让人一下子穿越到了老上海的旧时光。

美丽优雅旗袍佳人(旗袍女神芳菲流年里)(3)

说起一江蓝工作室的名称,俞璐是这么解释的:做旗袍用的都是土布、印花布、扎染布,大部分是深蓝色调,穿上旗袍就像一抹江水潺潺流过。

美丽优雅旗袍佳人(旗袍女神芳菲流年里)(4)

千针万线秉匠心,百年手工制袍艺。俞璐的外公做了一辈子的旗袍,母亲赵芳英16岁开始跟外公学手艺,19岁就开了自己的裁缝店,俞璐从出生起就在妈妈的裁缝店里。所以在耳濡目染的环境熏陶下,俞璐爱上了旗袍,爱上了这美丽的传统文化。

一开始,俞璐母亲并不相信女儿会安心跟她学手艺,“做旗袍是件枯燥又费时的活,她应该坚持不下来。”可是这个小丫头却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决心。 “去年过年,店里订单来不及做,女儿日夜连着做,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我们吃年夜饭,她就趴在边上睡觉,那时我才意识到她是真的喜欢做旗袍。”

美丽优雅旗袍佳人(旗袍女神芳菲流年里)(5)

除了做旗袍的那股认真劲儿,俞璐也十分专业。长期的经验已让她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在没有用尺子量体的时候,她就用眼睛进行了一次测量,数据与尺子量的基本相同。“由于旗袍重在凸显身形,故尺寸与三围有着密切关系,客人前来测量时,最好穿紧身内衣,尽量减小误差。多一寸太宽,少一寸太紧。”这个90后小女生说起旗袍,乌黑的大眼睛里就闪现着一丝迷人的光彩。

美丽优雅旗袍佳人(旗袍女神芳菲流年里)(6)

一江蓝工作室,在俞璐和母亲的努力下,已经发展得越来越好,慕名前来做衣服、学手艺的人也愈发的多,订单甚至从今年排到明年。

除了手艺精湛,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用料考究。很多布料是俞璐母亲收藏的,都是五六十年代的古董,每块布只能做一件旗袍,所以每件旗袍都是独一无二,值得收藏。

“妈妈一共就收藏了300多卷布,很多客人知道后,都做一件回家收藏着,最多的一个客人做了5件。”俞璐说,布总会用完,接下来她会开发出手绘、刺绣等种类的旗袍。

美丽优雅旗袍佳人(旗袍女神芳菲流年里)(7)

旗袍是一弯一弧、一凹一凸、一包一露、一停一走、一抬手一投足间的风情,其间融入的是积淀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万种风情。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拥有一件属于自己的旗袍,而俞璐却成为了那个为他人妆点美丽的人人美,手美,心也美。

美丽优雅旗袍佳人(旗袍女神芳菲流年里)(8)

正是有俞璐这样的匠心守候,

旗袍方能悠然走出百年的沧桑,

华丽转身,

将曾经迷乱世俗的洋场尘埃,

抖落在历史的衣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