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德为先礼为用?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德为先礼为用(礼之用和为贵)

德为先礼为用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大事小事一般都可按和谐的原则去做,但有的时候也行不通,(这是因为)为了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行不通的。”

斯为美的美指美妙。当我们懂得礼之用、和为贵,内在有仁、有爱、有美时,心念、思维、言行无不温和、恭敬、谦让、平和,由内至外,举手投足呈现的都是礼、是和,是美的状态,和和而美;内在有和、有爱、有美,温、良、恭、俭、让就会从言谈举止之中散发出最美的状态。

以礼相待,达到一个舒服的状态,就是和。和,要有度,否则会失去骨气,失去正义,失去道骨,这是不行的。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说:“许下的承诺如果合乎道义,就应该遵循实践。恭谨的样子如果合乎礼节,就能够远离耻辱。所凭借的人能够不失亲近,也可以成为宗族。”

义:两层意思:一,正义、忠义、情义、道义,义一定是符合正道的。二,《中庸》讲“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宜是适宜,适宜适度称为义。

信一定是要正确的,一定是要符合正义的,符合道义的,一定是要适度的。信接近于义才可以去践行和兑现。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行为要恭敬、严谨,同时要接近于礼。恭敬是要有分寸的,如果我们的恭敬是不能以和为贵的,我们自己的内在就会感到羞耻,外在就会招来别人的辱骂,甚至是误解、排斥。所以做事情恭敬严谨但是又不能失了分寸,如此就可以远耻辱了。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亲指的是义和礼。没有失去亲,也就没有失去最核心的东西。宗是指的可靠的,可以指导我们的思想。信不失于义,恭不失于礼,所以才非常的可靠,可以成为我们的指导思想,故而叫亦可宗也。

学习《论语》内和外要相结合,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好尺度。比如说礼之用和为贵,我们要以和为贵,但是又要让事情合乎于礼;我们要守诚信,但是诚信又要合乎于正义,又要适度;我们要恭敬严谨,但是又不能失了分寸;我们外在要彬彬有礼,内在又要配合仁爱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