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成都市中心有一条毗邻春熙路,与蜀都大道、东大街等交汇的红星路,称得上是城区东部的交通要道。而在红星路一段的西侧有一条方正东街,方正东街的更西边,则有一条方正街。方正街东起福德街、石马巷交会处的方正东街,西止帘官公所街、狮子巷交会处,连接兴禅寺街,长约200米。
在明朝初年,这条街还不叫方正街,他的名字来源于以被“诛十族”而闻名的建文朝大儒方孝孺。成都在明朝时是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子蜀王朱椿的封国,而方孝孺则是其嫡长子朱悦燫的老师。靖难之后方孝孺被杀,蜀王感念师生之谊,下令将当年方孝孺居住过的街道改名为方正街以资纪念。
那么这位蜀王究竟是何许人?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暗中纪念钦定的"奸臣"方孝孺?今天笔者就来聊一聊这位蜀王朱椿的生平故事。
蜀献王朱椿画像
蓝玉的女婿朱椿,生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3月18日,生母为郭惠妃。郭惠妃的父亲,也就是朱椿的姥爷,是追封滁阳王郭子兴。郭子兴在明朝是特殊的存在,如果没有他的提携,就没有开国皇帝朱元璋日后的成就。
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正月,朱元璋第二次封建诸王,8岁的朱椿被封为蜀王,封国四川成都。当时的四川还不是大明王朝的腹里省份,在它的边上,由前元梁王统治的云南依然是明朝的心腹之患。换句话说,朱元璋对朱椿的能力非常看好,认定他长大就藩后,足以承担起戍守边疆的重担。
但是形势发展的还是比认识要快,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九月,明军大举入滇。次年二月,云南全境平定。而为了儿子在四川能安稳就藩,朱元璋为他找了一位强有力的岳父。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十月,永昌侯蓝玉的女儿被册为蜀王妃。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蜀王府护卫:成都三护卫正式设立。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国子监助教陈南宾出任蜀府长史。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20岁的蜀王朱椿带着王妃蓝氏和嫡长子朱悦燫,正式之国成都。明朝蜀王家族在四川两百五十多年的统治,就此徐徐拉开帷幕。
蓝玉剧照
蜀王的权力对于蜀王的就藩,朱元璋极其重视。朱椿前往成都途中,随行军士有1840人,对于这些人,老朱的赏赐是每人钞7锭。而参与蜀王府营造工程的工匠,则每人赐钞十锭。此外前期还让户部运钞三十万锭赴蜀府以备赏赉。根据《明史·食货二》的记载,洪武年间钞一锭,折米一石。另外据研究,明代一石约折合粮食92至94公斤。由此看来,对于蜀王之国,老父亲在经济上做出了巨大的保障工作。
此外根据《实录》记载,当时四川都指挥使司属卫并成都三护卫军士总人数,合计约为53000人。这支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就是蜀王朱椿。
在朱椿刚刚抵达成都之时,就发生了西番蛮人的作乱。他们烧毁黑崖关(位于今四川汉源县北建黎乡牛市坡),抢掠人民,为害极大。蜀王当即果断调遣四川都指挥使翟能和指挥同知徐凯统兵一万三千人,随凉国公蓝玉一起往大渡河对西番蛮人进行邀击。多说一句,翟能和徐凯日后都是建文朝廷一方用来对抗燕王朱棣的大将。
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西番蛮人再次在松潘卫(位于青藏高原东缘,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一带作乱。朱椿再次调遣四川都指挥佥事尹林率领步骑五千将其讨平。
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的时候,朵甘、乌思藏、长河西一带茶叶走私贸易极为严重,对明廷以茶易马的政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朱元璋派出女婿驸马都尉谢达亲自前往成都,要求蜀王严督四川官员在各处入西蕃关口严格巡查。此事干系重大,驸马欧阳伦就是因为贩卖私茶而被朱元璋下令处死。
癸亥,遣驸马都尉谢达往谕蜀王椿曰:秦、蜀之茶自碉门黎雅抵朵甘乌思藏,五千余里皆用之,其地之人不可一日无此。…盖制戎狄之道,当贱其所有,而贵其所无耳。我国家榷茶,本资易马以备国用。…尔其谕布政司都司严为防禁,无致失利。—《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五十一》
同时由于蜀王自身的眼界及修养,他在川中积极推行仁政。在王化教育百姓的同时,也严格地以身作则,尽力减少民间的负担。《明史》由此对朱椿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蜀人由此安业,日益殷富。川中二百年不被兵革,椿力也。"靖难战争之后,朱椿来南京朝拜新君,临别之际,朱棣也对弟弟在四川的表现非常赞赏:"贤弟天性仁孝,聪明博学,声闻昭著,军民怀服。"
蜀王的烦恼
- 岳父被杀
前文说过,蜀王的岳父是凉国公蓝玉。皇太子朱标在世的时候,蓝玉多次在四川协助蜀王平乱,翁婿之间相处和谐。但是洪武二十五年四月朱标去世,朱元璋放弃太子元嫡朱允熥,而立朱标庶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虽然老朱在皇太孙册文中仍然称朱允炆为嫡孙,但他这个嫡孙的成色,可远远及不上弟弟朱允熥。
当然朱元璋并非突然失心疯,他放弃朱允熥是有着通盘的考虑,而蓝玉作为朱允熥的亲舅姥爷,自然也是亟需防范的对象之一。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蜀王朱椿突然接到召他回京的旨意。2月10日,朱椿抵达南京,当天即目睹自己岳父蓝玉被父皇下旨千刀万剐凌迟处死。2月12日,惊魂未定的蜀王匆匆返回成都。本次的南京之行,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
明太祖朱元璋剧照
朱元璋之所以选择蜀王抵京当天处死蓝玉,既说明了蓝玉案是对武勋功臣一次早有预谋的大规模清洗,同时也是对蜀王这位佣兵在外的实权藩王一次严厉警告。据明末清初欧阳直所著《蜀警录》所记,蓝玉被杀后,其人皮一直收藏在蜀王府。
初,献贼入蜀王府,见端礼门楼上奉一像,公侯品服,金装人皮质,头与手足俱肉身。讯内监,云国初蜀妃父凉国公蓝玉也,坐谋反,太祖高皇帝剥其皮,传示各省,自滇回,蜀王奏留端礼门楼。—《蜀警录·蜀乱》
蜀王府保留了蓝玉的人皮?说实话笔者对此持怀疑态度。蓝玉的死法,在朱元璋写给其子晋王朱棡的信中明确提到:"蓝总兵通着府军前卫指挥、千户、百户、总旗、小旗造反,凌迟了。"一个被凌迟的人,如何还会有完整的人皮呢?
弟弟谋反朱椿的生母郭惠妃一共为朱元璋生了三个儿子,除了他以外,还有代王朱桂和谷王朱橞。在朱椿四哥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战争中,最终打开金川门放燕军进入京师的,就是谷王朱橞。
战后论功行赏,谷王的赏赐是独一份,而且封国也从苦哈哈的宣府,迁到了没有战争威胁的长沙。但是可能安逸的日子过得太久,谷王在长沙竟然渐渐不安分,打起了谋反的主意。他多次派人到成都联络亲哥哥朱椿,希望他能够出手相助,一同起事。
盖橞萌异志久矣,以椿同母兄,独尝一再遣人诣蜀言之。椿不听,然犹未忍发,但严书戒止之。—《明太宗实录卷一百七十八》
谷王也不想想蜀王当年在南京的遭遇,他哪来的胆子造反。此时恰好朱椿第三子崇宁王朱悦燇和父亲不和,一怒之下竟然逃往长沙,躲进了亲叔父朱橞的谷王府。更为巧合的是,朱悦燇的相貌,和当年的建文帝朱允炆几乎一模一样。谷王就此放出风声,称当年建文帝其实没有死,自己要护驾讨贼。
建文帝朱允炆剧照
得到消息的蜀王朱椿大惊失色,他根本就不相信自己这个弟弟能斗得过剽悍到极点的四哥朱棣。为了保住家族的地位,朱椿紧急派出女婿顾瞻前往北京向永乐皇帝告急。顾瞻是靖难功臣镇远侯顾成的侄子,朱椿选择他作为信使,显然是经过一番考虑的。
事实上朱棣耳目众多,谷王的所作所为早就有人报到了他这里。但蜀王作为当时最有实力的藩王,他所表现出来的忠心还是很令皇帝本人满意。对于谷王,朱棣将其废为庶人。对于蜀王,则给予了大大的嘉奖。
癸丑,赐书奖答蜀王椿曰:去年谷府随侍都督张兴来言橞潜萌异图。言之至再,兄未之信。今得贤弟书,具有实事。人之无良,一至于此!贤弟此心,周公忠存王室之心也。—《明太宗实录卷一百七十八》
蜀府护卫在安南战争中的作用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三月,安南篡位国王胡奃将由明军保护回国的前朝宗室陈天平杀害。此举激怒了永乐皇帝朱棣,明朝和安南胡朝的关系彻底破裂。
四月,蜀王朱椿奉命抽调成都三护卫中精锐官兵五千人,前往云南接受西平侯沐晟操练听征。十一月,沐晟率大军由云南进入安南,配合由广西进兵的新城侯张辅所部对安南反贼发动雷霆一击。永乐五年五月,明军擒获胡奃,安南平定。在这场教训安南这个东南亚小霸王的正义之战中,蜀王府护卫为国捐躯,展现了大明亲王在明初的军事价值。
永乐六年,前胡朝日南郡王陈頠起兵造反。黔国公沐晟(此时因征安南之功,由西平侯进封黔国公)出任征夷将军,调云南、贵州、四川都指挥使司及成都三护卫官兵合计四万人平叛。甚至在朱椿去世之后,蜀王府护卫还在宣德元年、宣德二年多次出动前往交阯(即安南)平叛。
安南象兵
可以说蜀王府成都三护卫官军,多批次、大数量地参与了明朝郡县安南的军事行动。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后人,川军将士保家卫国的血性,从古延续至今。
可惜随着明宣宗朱瞻基放弃交阯,转而进一步收紧藩王的实力,成都三护卫终于也难逃被肢解的命运。宣德六年,时任蜀王朱友堉(朱椿嫡长孙)上奏将成都中护卫和右护卫上缴朝廷,仅仅留下成都左护卫官军供役。朱瞻基随即将这两护卫的四川官兵调回南京,改为龙虎左卫和豹韬左卫。对于这些背井离乡的成都护卫官兵,宣宗假惺惺地让他们宽恤一年再服役。
戊辰,上谕兵部尚书许廓等曰:昨调四川护卫军士来南京。人之常情,岂能忘旧?最要抚绥得所。其宽恤一年,俾安居定业,然后服役。—《明宣宗实录卷八十八》
和方孝孺的情谊在朱椿尚未就藩之时,曾在凤阳居住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位酷爱读书的王爷聘请当世的大儒李叔荆、苏伯衡来和自己研究学问。其中苏伯衡是金华人,太子朱标老师的好友。同时因为蜀王"博综典籍,容止都雅",朱元璋给了儿子一个爱称:"蜀秀才"。
到了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朱椿的嫡长子朱悦燫已经7岁,亟需一个好老师。此前朱椿通过苏伯衡知道有一个非常出色的弟子叫方孝孺,现在打听到他郁郁不得志,在陕西汉中府做一个教授(从九品副村级干部)。对于蜀王抛来的橄榄枝,早已听说朱椿贤名的方孝孺欣然应允。
方孝孺画像
当然此时方孝孺的身份是国家公务员,他不可能长期待在朱椿身边。据明朝中期人卢演所编纂的《方正学先生年谱》可知,方孝孺在从洪武二十七年到洪武三十年这四年间,曾经三次入川为蜀王和蜀世子讲学。方孝孺每次来,都住在前文提到的方正街,朱椿还特地为他的书斋提名为"正学",故而方孝孺也被称为"正学先生"。作为对于知己的唱和,方孝孺在自己所著的《学孔斋记》中赞扬朱椿:"以臣观乎蜀王殿下,其圣人之徒而得其大全者乎!"以方孝孺的风骨,能做出如此高的评价,可见蜀王之贤,确实名副其实。
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登基,方孝孺进入了建文朝廷的权力中枢。但是在建文四年六月,朱允炆失败殉国,方孝孺被朱棣下旨处死。对于这位生平至交的被害,朱椿无力营救。但他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方孝孺做了充足的悼念。其一是把当年方孝孺所住过的那条街道,改名为方正街。其二在当时大规模销毁方孝孺诗文的肃杀形势下,依然将当年双方交往时所写的诗文,收录进自己的著作《献园睿制集》之中。
方孝孺的弟子朱悦燫,也没有辜负恩师的期许,是一个"资质敦厚,举止严重,嗜学问,好贤接士"的优秀宗室。就连一贯痛恨方孝孺的朱棣,对不曾掩饰对这位侄子的喜爱。永乐七年朱悦燫英年早逝,朱棣破例辍视朝三日,赐谥曰悼庄。
蜀世子金宝
成都蜀王府洪武十五年八月,朱元璋下旨在成都兴建蜀王府。成都蜀王府位于今四川科技馆和天府广场一带,在蜀汉刘备政权的皇宫旧址上兴建。而对蜀汉皇宫的考古,也证明其遗址位于天府广场东北侧,和《明太祖实录》上的记载相一致。
丁未朔,敕谕四川都指挥使司及成都护卫指挥使司曰:蜀王宫殿,俟云南师还乃可兴工。以蜀先主旧城水绕处为外垣,中筑王城。敕至,徐图之,勿亟也。—《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八》
蜀王府的建造,共动用军士17960人,耗时八年才最终竣工。这座王府规模雄伟,是明代最富丽的藩王府之一。整幢建筑占地38公顷,处处殿阁楼台、金碧辉煌。并且一改过去历代成都城主轴偏心的布局,首次确立正南北的中轴线。
蜀王府遗址
"锦城十景"中的"菊井秋香",就位于王府后院的古井之旁。当时这口古井周围种满了品种繁多的菊花,每到金秋十月之际,菊花盛开,香气四溢,成为萧墙内的一大景观。第九任蜀王朱让栩曾作诗称颂:
锦里清飚报素商,内亭深院晚云凉。鹤胎漫忆青天香,龙秘犹传玉井芳。入镜灵漪江夏色,御风神冽洞庭香。翁源菊涧成虚语,几度临风寿羽觞。
明朝末年,张献忠义军攻入成都,末代蜀王自杀殉国,张献忠在蜀王府自称大西王。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张献忠在战败撤离成都之时,曾放火烧毁了蜀王府部分建筑。清军占领成都后,将其改为贡院。到了1917年和1932年的两次军阀混战时,蜀王府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最终在那个不可描述的年代被彻底炸毁,就此成为了历史的尘埃。
蜀王陵出土文物
结语: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2月11日,蜀王朱椿去世,享年54岁。对于弟弟的死,朱棣非常伤心,特地辍视朝七日,赐谥曰献。聪明叡哲曰献,知质有圣曰献,用在亲王谥号之上,是非常高的评价。同时《太宗实录》也不惜笔墨,对这位蜀献王给予了长篇大论的赞美:
王性惇厚慈祥,孝友笃至,循执礼法,表里惟一。潜心儒术,旁及佛老。读书为文,苦志不懈。喜延贤士、大夫讲论,或至夜分,不为声色游畋之事。王府官属能进言,善厚礼之。终身,仍恤其厚。喜扶植名教,遇古书可以表范厚俗者,刊印以惠后学。大书"忠孝惟藩"四字于燕居之所以自励。太祖皇帝尝称椿曰蜀秀才。盖宗室为最贤。—《明太宗实录卷二百五十七》
蜀献王的陵墓迄今尚未发现,从已经发掘的几座蜀王陵来看,这位首封蜀王陵墓无论是规格还是陪葬品,都是可以预见的高规格。
2017年3月,成都体育中心在翻修时,在体育场的草坪下面发现了蜀王府遗迹,据悉此处将修建蜀王府遗址公园。成都作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底蕴深厚、魅力独具的历史文化资源。蜀王府是否能得以恢复重建关系重大,相信有关部门会做出慎重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