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些人是中国古代皇帝群体的代表,但是为什么有的被称为“帝”,有的被称为“宗”,有的被称为“祖”?
皇帝一词,是秦始皇的创造。秦始皇一统天下,功盖三皇五帝,便用“皇帝”作为称号。后世都沿用。秦始皇自称“始皇帝”,并废除了周朝以来的谥号制度,也就是君王死后的称号。因为秦始皇认为那是后人对前人、儿子对老子的评价,不能算数。但是,秦朝没几年就被推翻了。
到了汉朝,谥号制度被重新启用。汉武帝、汉文帝等等,都是谥号。同时,汉朝也恢复了以前的庙号,比如汉武帝庙号是世宗。但是,这时候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只有功德卓著的皇帝才有,后代用以祭祀。刘邦,可以称为汉高帝,这是谥号;也可以称为汉高祖,这是庙号。
隋朝时,还称谥号。比如隋文帝、隋炀帝。但是,庙号已经开始泛滥了。到了唐代以后,每个皇帝都有了庙号。与此同时,谥号变得越来越长。因为以前皇帝的谥号都是一两个字,为了避免重复,后面人的谥号就越来越长。因此,再称呼谥号就很不方便了。于是就用朝代 庙号来称呼皇帝了。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庙号太宗,谥号经过几次变动,由最初的文皇帝变成: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再如:赵匡胤,初谥: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后加谥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因此,唐代以前称呼皇帝,谥号、庙号并行,以谥号为主。唐代以后,以庙号为主。到了明清,也开始称呼年号。比如: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大家还是对年号“康熙”比较熟悉。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