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水浪打浪演唱道具(洪湖水浪打浪)(1)

5月1日晚,“洪湖水浪打浪”的经典旋律响起,伴随着全场观众合唱的动人画面和优美嘹亮的歌声,歌剧《洪湖赤卫队》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首场演出取得圆满成功。

一曲洪湖水,悠悠几代情,这是《洪湖赤卫队》迷心中不老的洪湖情结和青春记忆。剧中,干练稳重、智勇双全、视死如归的女英雄韩英以及铁血硬汉刘闯的舞台形象鲜活而生动,赢得观众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此次,歌剧《洪湖赤卫队》将在上海连演两场。

歌剧《洪湖赤卫队》讲述了上世纪30年代土地革命时期,在湖北的洪湖地区,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在同敌人斗争的拉锯战中暂时撤离,地方革命武装洪湖赤卫队在韩英和刘闯的领导下,与国民党保安团和当地湖霸彭霸天巧妙周旋,沉重打击了来犯敌人。

洪湖水浪打浪演唱道具(洪湖水浪打浪)(2)

1958年,《洪湖赤卫队》首排,创作者们多次下洪湖,深入基层驻扎体验,融入到当地群众生活,与老赤卫队员、农民群众同生产共生活,促膝交流开展座谈,并收集了大量江汉平原流传的渔鼓、小曲、敲碟子、说鼓子、唱鼓子、跳丧鼓以及天沔鼓戏等民间素材。

剧中音乐旋律,主要以天、沔、潜的语调及各种音乐素材为基础进行创作,并借鉴西洋歌剧气势宏大的表现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音乐创作上《洪湖赤卫队》极富地方特色,作品大量采用了具有浓郁湖北地域风格的荆州天沔花鼓和充满生活气息的民间小调,音乐风格鲜明;借鉴戏曲元素的唱腔也更接近大众的审美情趣,几段经典唱段让人百听不厌,同时也为烘托人物情感和扩展戏剧张力作了很好的铺垫,每一曲都感人至深。

《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和《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这两首咏叹调表现了韩英对战友、对家乡的真挚情感和勇于面对死亡、忠于革命事业的崇高精神境界;刘闯的咏叹调《大雁南飞》揭示了他内心情感的波澜和坚定的战斗信念;合唱《放下三棒鼓,扛起红缨枪》描写了隐蔽在芦苇荡中的赤卫队队员们对于被捕的韩英的思念和牵挂;而曲调优美歌词朗朗上口的《洪湖水,浪打浪》则抒发了赤卫队员打了胜仗后的喜悦心情和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婉转动听的旋律至今听来特别亲切。

1959年金秋,《洪湖赤卫队》作为湖北省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十周年献礼剧目进京演出,好评如潮。我国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贺龙、陈毅等都欣赏过该剧的精彩演出,艺术大师梅兰芳、老舍、曹禺、欧阳予倩、朱琳、张瑞芳等,也都给予高度评价。

1993年歌剧《洪湖赤卫队》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并被观众誉为“20世纪华人经典歌剧”之一;2011年,在第一届中国歌剧节上,荣获优秀演出奖第一名;2012年,荣获文化部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半个多世纪来,《洪湖赤卫队》历经四代演员,三次复排, 至今已经演出了3000余场,至今仍保持着新中国以来民族歌剧的演出记录。

洪湖水浪打浪演唱道具(洪湖水浪打浪)(3)

近年来,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为贴近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在保留原作精髓的前提下,从舞美、配器、唱腔等方面对作品进行了修改打磨,以期打破与年轻一代的审美壁垒,把洪湖精神传承下去。

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将于5月7日在洪湖启动歌剧《洪湖赤卫队》的全国巡演,按计划,《洪湖赤卫队》将在革命圣地井岗山、延安、西柏坡、嘉兴、遵义、瑞金等全国各演出30多场,从而传承红色文化基因,传播湖北革命热情。

湖北省歌剧舞剧院负责人表示,上海是党的诞生地,是红色文化的源头,是共产党人的革命初心所在,此次上海之行,也是湖北省歌人践行“学党史 感党恩 悟思想”的实际行动。

作者:文/通讯员韦霞 文汇报驻鄂记者钱忠军 图/湖北省歌剧舞剧院

编辑:赵征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