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村落 蝶变焕新颜

大激店村通过村企联建、人才兴村、文旅融合等方式,找准了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千年风雨古村落(千年古村落蝶变焕新颜)(1)

大激店村东门。

千年风雨古村落(千年古村落蝶变焕新颜)(2)

村史馆传承古村文化。 保定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郭升强 摄

千年风雨古村落(千年古村落蝶变焕新颜)(3)

大激店村古戏楼。

千年风雨古村落(千年古村落蝶变焕新颜)(4)

溪山行旅民宿。

千年风雨古村落(千年古村落蝶变焕新颜)(5)

发展大棚经济,促进村民增收。 保定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郭升强 摄

千年风雨古村落(千年古村落蝶变焕新颜)(6)

大激店村路美术馆。

千年风雨古村落(千年古村落蝶变焕新颜)(7)

为考入大学学子发放助学奖励。

□保定晚报记者 程雅洁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沿竞秀区大激店镇大激店村村口的大水车往前走,只见垂柳拂岸,流水潺潺,灰砖黛瓦,小桥人家,宛如走入了一幅水墨画卷。

“大激店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村庄三面环水,历史建筑、文化遗址遍布全村,文化底蕴丰厚,文化气息浓郁。”大激店村党支部副书记李钱琛告诉记者,正是立足于自身优势,大激店村通过村企联建、人才兴村、文旅融合等方式,找准了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使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到3万多元。如今,这里已成为市民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品味乡土文化的热门目的地,大激店村也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蝶变为有文化、有情怀的特色小镇。

兴产业 引人才 重教育

村落才能有发展

要想乡村变得更美,就得想办法先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近年来,大激店村党支部带领党员带头创办致富产业,探索出一条“支部谋划、党员带头、村民入股、共同富裕”的富民强村之路。该村先后创办了多家支柱企业,2000年创办三联纸业有限公司时,村干部挨家动员村民筹资入股,全村65%的村民共入股6000万元;2011年创办鑫鹏砼业有限公司时,在村“两委”的提议和筹划下,全村每户村民入股2万元,实现了村民100%参与,户年均增收4000元以上,为本村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大伙儿的日子逐渐红火起来。此后,该村又依托保定生态园建设,重点引领村民向观光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及其下游的餐饮、娱乐等服务型产业发展,为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大激店村现任党支部书记王立峰,就是该村原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东河“召回”大激店的。当年,王立峰一直在外创业发展。老支书张东河爱才惜才,2011年6月,张东河主动找到王立峰,语重心长地说:“别老自己在外面挣钱了,回村里带领乡亲们干点事儿吧。村里现在正处于发展期,需要你们这些在外干事,有眼界、有想法的人。”王立峰被老支书的真情打动了,回到村里当上了村干部。还有村党支部副书记李钱琛,大学毕业后嫁到了大激店,负责村里的大型接待任务。她有知识、有魄力,为大激店拉起了一支爱农村、懂农业、会管理的人才队伍。

大激店村向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为鼓励本村新生代好学上进,村里专门出台了奖学制度,对考上985、211重点高校的本村学生资助3—4万元,对考上普通本科的本村学生资助1—1.5万元。自2013年至今,村集体共资助了83名本村大学生,资助总金额达121万元。同时,为激励本村的大学生和在外打工青年回乡创业,该村村民代表大会还通过了为回乡创业人员提供创业启动资金的决定,对擅长传统豆腐制作、大激店剪纸、大激店传统手工艺的村民给予无息贷款,支持他们回乡开店创业。据统计,目前大激店村有近90%的年轻人,都主动选择了回到村里建设大激店、发展大激店。

修古建 护生态

开启“文创 旅游”模式

产业兴、人才旺,大激店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通畅。近年来,该村开启了“文创 旅游”发展模式,引领大激店走进了全国乃至世界的视野。“用活历史文化,展现深厚底蕴,大激店村具备这样的优势。”村党支部副书记李钱琛告诉记者,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大激店村邀请资深专家对村庄进行了整体规划和文创设计,以“修旧如旧、建新如旧”为指引恢复古村风貌,在保护古建筑原貌基础上进行修缮。“我们重建修缮了古碑楼、百步三桥等文物景观,再现了以古戏楼、观音堂、真武台、西慈航寺为核心的28处古村落文化遗迹。”

为进一步改善村落生态环境,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大激店村对进村道路和村内主要街道全部进行了硬化,设计建造了5个小园林,整修河塘8万余平方米。为美化河道两侧景观,村里免费为村民提供树苗,鼓励大家植树绿化,实现户户庭院美,使全村的绿化率从过去的34%增长到了现在的65%。如今,独特的北方水乡气质和田园风光,使大激店村成为旅游休闲的“风水宝地”。

在乡村规划上,大激店村依托“古、水、文化”特色,把发展方向牢牢锁定在文化创意产业上。2016年,该村招商引资建设了匠人谷文创小镇,后来又陆续打造了九亩竹院艺术家文创园和晴耕雨读系列民宿。步入九亩竹院艺术家文创园,恍如走进了南方的园林书院,一座现代感十足的乡村美术馆在竹林掩映下如诗如画,许多著名艺术家都在这里设有工作室。这里定期举办画展、非遗展演等活动,吸引了众多高校学者和各文化领域专家。美术馆地下一层的手工坊,周末或节假日便成了孩子们的天堂。木工坊、蓝染工坊、陶艺、插花、铅字印刷……各类文创体验课程和设计感十足的文创产品让中小学生们沉浸其中。

晴耕雨读系列民宿沿河伸展,临水而居,又是一番风情。“为尊重、保护本地区特色民俗文化,我们流转村内民居和部分集体建设用地,利用原有的房屋进行了个性化改造,建成一房一院一品的特色民宿。如今,这22套保留了乡村民宅韵味的民宿小院,已经成了市民和周边游客的网红打卡地。”该村民宿接待中心员工李红亮介绍说,“我们还建立了耕余书画社、乡音国剧社、读书协会,成立了秧歌队、大鼓队、竹马队等传统文化队伍,形成‘宣传文化一条街’。我们连续举办了6届大激店世界音乐节,吸引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支乐队参加,引起数以万计的乐迷和文艺界人士关注。”今年,两场全国电竞大赛成功落地大激店村,千年大激店村正在接轨数字经济新时代。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李明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