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友|香港僵尸片 作者 应韵儿
在香港电影上,又有哪些称得上是开天辟地之作?我想大多数人会把第一名的位置让给林正英的僵尸系列。其一,在系列片上这是绝对成功的,后来的跟风之作亦是不胜枚举;其二,在中国特色上,完全做到了独树一帜,完完全全可以在世界电影里炸出一条血路。因而,当那个身穿清朝大袍的僵尸面目狰狞地出现在荧幕上时,我们会说:看,这是僵尸片,中国的僵尸片。
林正英这一僵尸系列的出现,就如同中西方各自切走了自己的奶油蛋糕,将僵尸的国籍也分得一清二楚。僵尸系列之后,也众多系列片也是翘楚,但却无法动摇。因为很有可能,你们将自己所喜爱的系列片罗列出来后,中国元素会被越冲越淡。所以今天的主题是,谈谈林正英的僵尸片系列。
浅谈了僵尸片的中国元素以及习俗,用具等,再回到演员身上来。林正英,就从名字而言,便有正气与英气在,是僵尸片的始祖。演过道长的人很多,有郑则仕,冯淬帆,钟发,陈友等等,但他们的出演无一不证明这一点:林正英的形象是无法替代的。在林正英逝世后,没有人的能够再出演僵尸道长,即便出演,也只能无奈打上“缅怀”的记号才颇得几分关注。因而,我们有必要在回味、重温林正英的黄金时期。
林正英是武行出身,身手不凡。但事实是,武行出身的人太多了,真的想要出类拔萃很难。在出演1980年《鬼打鬼》时候,林正英的身份是“邪恶的捕快”,两年后出演《人吓人》当了一回老态龙钟的道士,此后延续了垂垂老矣的姿态出演了《人吓鬼》。终于,在1985年出演了《僵尸先生》里英姿飒爽的九叔一角。而一师二徒也几乎成为了之后多部片子的标准搭配。当然僵尸系列并不能单纯倚靠演员,还看塑造。导演并没有一意孤行将九叔塑造成一个大善大真之人,他令他悭吝令他故作姿态令他顽固,却又令他正义令他体恤令他严守底线,这些特性放在其他人地方都不合适,于郑则仕不够正派,于钟发太过严肃。而这是因为这些个性交织,使得师徒关系也变得十分有趣。所以香港的僵尸片是特别的僵尸片,有时甚至是喜剧大于惊悚,但也为它赢得了更广的受众面。反而有些早期正派的香港恐怖片,在海报上过分强调了恐惧,但实际的观影体验却远远低于观众预期,让人失落。
将恐怖与喜剧相结合的电影很多。尤其是美国。很出名的系列就是《惊声尖笑》与《惊声尖叫》,起初前者将两点结合的很好,但似乎秉承着续集越拍越烂的好莱坞黄金法则,到最后只剩下了恶搞以及没来由的疯疯癫癫,你可以面无表情地看完它,然后倒头就睡。只有第一部才能与中国的僵尸系列媲美。
在1985年后,僵尸系列开始容光焕发。故事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林正英也不再一味穿着道士服,《灵界风云》中当起西域喇嘛,《驱魔警察》里做了一回阿Sir,《天地玄门》里还玩儿了一把穿越。所对付的人也各异,《灵幻先生》里无恶不作的马贼,《鬼打鬼之黄金道士》里的洋鬼子。此中还有佛法,巫蛊之术,传教士修女等等。这一系列在这一段时期似乎所向披靡,包罗万象。
僵尸片的另一巅峰不在林正英,而在一部《僵尸叔叔》。我在开头这么写到“导演并没有一意孤行将九叔塑造成一个大善大真之人,他令他悭吝令他故作姿态令他顽固,却又令他正义令他体恤令他严守底线,这些特性放在其他人地方都不合适,于郑则仕不够正派,于钟发太过严肃”。看过本片,见过钟发饰演的道士你应该会觉得我说得很有道理。陈友和午马应该是各具林正英的特质,但双方的特质又再度被扩充,而两个人又分为道家、佛法的传承人,在片头的佛道之争,再到佛道并济巧灭僵尸,使得香港两种信仰文化得到了认同与归一。
此外,主角的数量由一师二徒上升到了二师二徒,阵容扩大,小打小闹的事故也在不断升级,更让此片笑料十足。
午马其实是一个在林正英僵尸片中很有的出现的一个人物。早期大概是因为长相原因,总演一些小肚鸡肠之人,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相貌也渐渐慈祥善良,所演得角色也渐渐向善,他在此片中所扮演的和尚着重突出了一种正派。而陈友的角色则是放大版的悭吝,和对徒弟的严厉。两个同时卖丑卖囧,更加亲民。
另外元华的僵尸也是一个很出彩的地方。原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僵尸,但是加上一个娘娘腔的形容词,却也令原本冷血无情的僵尸增色不少。还有一男一女两个徒弟,李丽珍也有不少出丑的场面,也算是小小的荧幕牺牲了吧。而钱嘉乐延续一贯男徒弟的身手敏捷,也算可圈可点。
整部电影的风格很独特,场景很少,远离市集,开篇用漫画的形式就能简单勾勒故事的主要发生地,这都跟往期的风格有些不同,但是都是新鲜成功的尝试。当然,这也是我心里唯一一部可以没有林正英而得到我完全认可的僵尸片。
最真的缅怀始于《七日重生》
众所周知,《七日重生》有两种结尾。一是梦,二是真。我更赞同于后者。我更相信这是一部提前给出了结果的僵尸片。但它也不再是那个年代的类型片。无论是紫色的符咒,还是更加精巧的罗盘,更灵活的僵尸,都有不一样的风味。
首先是整部影片大方向的设定:悲剧。阴暗的大楼,昏沉的落日,毫无生气的周遭只是浅显的恐惧,它真正引导的是一种破败,是整个故事的崩塌。但是这个悲剧的必然的前提是整个故事的真实性。没有了林正英的僵尸片没有了绝对的正邪之分,也没有了绝对的邪不胜正,也没有了绝对的主角光环。所有的人物游走在黑与白之间,他们都是灰色的。
梅姨的与人为善,梅姨的为夫而恶,九叔的续命为恶,九叔的忏悔为善……这些人都在人性的灰暗中徘徊游离,他们不够纯粹,却绝对真实。麦浚龙将他们从平面拉出形成立体,这就是影片有别于以往类型片的飞跃。他们就是这样一群人,经历过大风大浪,或者一辈子浑浑噩噩,他们聚集在一个阳光暗淡的高楼大厦,重复着每一天,生是为了死,生活是为了更好地死。他们之于社会的地位,是不痛不痒,正如香港僵尸片在今日的地位,可有可无。
此外,角色与演员的契合度精确,足够完美。影片打着足够怀旧的噱头,但是“旧”更意味这一群经历过起起落落的演员,对角色有更好的把握,同时他们也或多或少经历着如天鹅湖舞者从领舞退为伴舞的落寞,以及被年轻人取代的唏嘘与不忿。想想钱小豪,那个林正英的第一号徒弟,曾经多少意气风发,潇洒俊朗,而最终香港电影留给他的却是反派兼无人在意的角色。其实这个时代最狠心的是观众吧。也许片头的钱小豪走在那条必死之路上,与演员钱小豪这时的心境,其实是一样的吧。
陈友不能指望着林正英这个师兄来替天行道了,如今午马离去,看来再也看不到陈友和午马的相互捉弄了,楼南光也不能遇事就躲在林正英背后了,钟发也不能再正义凛然的消灭僵尸了,而钱小豪也再不是那个与许冠英四处惹祸得让林正英擦屁股的徒弟了。他们都老了,对付僵尸也开始力不从心了。
当然,清水崇的妙笔更是让这种衰败雪上加霜。双胞胎女鬼的怨气凛冽且直取人性命,权叔的僵尸更是残忍而毫无人性的,而四位从街道中匆匆而过的阴兵更使得这首《鬼新娘》令人胆寒。
他们已然没有了消灭僵尸的最好的精力,所以他们为使命搏命。所以这次牺牲才壮烈的远甚于前。如果麦浚龙的这部《七日重生》是香港新僵尸片的源头,当然我完全认同这个看法,正是本着这种破而后立的胆识,那些旧时代的人物应当跟着那个最好的年代远去以及封存。他们,会是那个年代最好的句点。他们已经做到了最好。他们不应该成为一而再再而三炒冷饭的牺牲品。如果结尾是死亡,那么至少,所有的一切都是真实,僵尸片也并没有消亡。
但是,说到此,我又想打翻我的定论。全片的定义是一个悲剧。那么,有什么悲,能够比得过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呢?
如今的僵尸电影只能算是上个世纪的苟延残喘。但与之相比的西方僵尸却仍然在影坛里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位置。从以一敌百的《生化危机》,到小人物抗战实录《僵尸肖恩》,外国人似乎总能找到不同的方法看待同样一种生物,并用科学,神话,现实重新解读它们。反观香港的僵尸片,似乎成了一个时代无法提起的隐痛。许多次的僵尸题材片,或者是打打擦边球,或者是打着传统片的名义来复制完全舶来品的内核。僵尸片真的消亡了吗?林正英在1982年的《人吓人》演一个老态龙钟的道士,在1992年《金装鬼打鬼(甩皮鬼)》的时候再次扮演了一个老态龙钟的道士。僵尸片走过10年,从兴盛到衰亡,林正英都是用这一个扮相,这样的首尾呼应,僵尸片是真的消亡了吗?我不知道。
爱看电影欢迎关注电影票友
喜欢电影欢迎订阅下方 电影票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