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泽
9月2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2022〕18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开宗明义,明确了山东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意见》支持山东在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基础上,着力探索转型发展之路,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动力,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意见》排出了“时间表”:明确了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促进工业化数字化深度融合、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等发展导向,提出到2027年、2035年的发展目标,部署了七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意见》的“第一个时间节点”目标是:到2027年,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现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产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显著优化,增量能源消费主要依靠非化石能源提供,重点行业和企业能效水平全国领先。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大幅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城乡人居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营商环境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意见》的“第二个时间节点”目标是:到2035年,山东成功跨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常规性长期性关口,努力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发展动能持续转换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成熟定型,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
记者观察,国发〔2022〕18号设立“2027年”“2035年”两个时间节点大有深意。
首先,国发〔2022〕18号文件中提到的“到2027年,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现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正好与山东省动能转换进程中“十年塑成优势”的时间点契合。
2018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国函〔2018〕1号),同意设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这是全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综合试验区。2018年2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提出,着力培育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力争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逐步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从2018年初算起,到2027年,正好是十年时间。今年8月12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宣布,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确定的主要指标基本完成,119项重点任务全面落地,综合试验区建设成效凸显。再过五年,也就是2027年,山东省动能转换十年布局也正好完成,也正好完成国发〔2022〕18号文件提到的“第一个时间点”目标。
山东为什么谋划“十年塑成优势”?这是因为动能转换非一朝一夕,山东又是经济大省,船大掉头慢。调快了会得不偿失,调慢了就没有出路,要找到平衡点。山东一方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方面培育壮大新兴产能,这都需要“十年之功”。国发〔2022〕18号文件将“第一个时间点”目标设在2027年,正是充分考虑到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实践进程和进展。
其次,国发〔2022〕18号提到“第二个时间点”目标:到2035年,实现“努力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动能持续转换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成熟定型,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等目标,也是有所依归,正好契合我国“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文公布,《建议》从九个方面勾画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远景目标包括: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这就是说,2035年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时间节点,国发〔2022〕18号提到“第二个时间点”目标中将山东“努力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动能持续转换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成熟定型”与“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放在一起,这正好与2035年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时间节点相一致,这也意味着“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