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在这里,一山一水都留下了革命先烈的战斗足迹,一草一木都记载着可歌可泣的信仰故事。催人奋进、感人肺腑的故事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如磐的初心、如山的信仰,记录着中国革命从江西走向全国,从胜利走向胜利。

不忘来时路,薪火相传承。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光辉时刻,让我们一起走进“百件革命文物说江西”第三季,讲好革命故事,汲取信仰信念信心,接续传承前进的智慧力量。

第十九期

一生守望

见证南昌历史的文物(百件革命文物说江西)(1)

1931年,红军在毛泽东、朱德带领下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围剿”,在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扩红运动”。

瑞金县武阳区石水乡上山坝的贫苦农民朱吉薰、陈发姑夫妇,青梅竹马,虽已年近四十,但两人感情很好。

这天,区里到上山坝召开参军动员大会,鼓励村民们积极参加红军革命,夫妻俩听得心潮澎湃。他们知道,打土豪、分田地,为的是让老百姓翻身做主人,丈夫朱吉薰萌生了参军的念头。

见证南昌历史的文物(百件革命文物说江西)(2)

电影《发姑》剧照

回到家里,朱吉薰把自己的想法和母亲说后,年迈的老母亲一时无法接受。知道朱吉薰要去参军,他的伯父过来劝说:“你知道参军是要干什么的吗?那是去打仗!打仗是会死人的!你是独子,你走以后,你娘怎么办?”朱吉薰沉默了。

到了晚上,朱吉薰辗转反侧,参军的念头愈发强烈。陈发姑柔声细语安慰:“我们都是穷苦人家,参加革命是为更多人谋幸福,这样的事情我们应该去做。家里还有我,我会照顾好娘。”

妻子的话坚定了朱吉薰参军的决心。第二天,他便到区政府报名应征,成为全区第一批参加红军的青年。

见证南昌历史的文物(百件革命文物说江西)(3)

电影《发姑》剧照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实行战略转移。

出发前两天,陈发姑用平时攒下来的钱,买了几尺布,为丈夫缝制了一套衣服,又打了一双草鞋。临行前夜,夫妻俩有说不完的话。陈发姑紧紧依偎在丈夫的怀里,满眼都是泪水。

朱吉薰轻轻抚摸着她的脸颊,安慰她说:“不要难过了,等着我,等着革命胜利的那一天,我一定会回来的……”陈发姑用力点了点头,安慰着丈夫:“你放心地走吧,我会等你回来,一直等到你胜利归来。”

见证南昌历史的文物(百件革命文物说江西)(4)

陈发姑雕塑

红军离开后,国民党军队很快攻占了瑞金,并对革命群众和红军家属进行了疯狂地迫害。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陈发姑始终不变地做一件事,那就是每年都给丈夫打一双草鞋。

见证南昌历史的文物(百件革命文物说江西)(5)

《千绳万草寄深情》雕塑

1958年,64岁的陈发姑挑着她从41岁起编制的24双草鞋住进了叶坪乡光荣敬老院。每天做完事,她都会搬一把竹椅坐在门口望着远方。一听说“上面有人来了”,她总是拄着拐杖向来人打听:“有没有我家吉薰的消息呀?”

2008年,陈发姑老人在敬老院安然离世,人们在整理老人的遗物时,发现在老人的床前屋角,赫然摆放着75双或旧或新的草鞋。

见证南昌历史的文物(百件革命文物说江西)(6)

首都博物馆“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 讲述陈发姑的故事

来源:省文化和旅游厅革命文物处、江西省博物馆

视频:江西广播电视台影视·旅游频道

编辑:省文旅宣推中心 王书玥

初审:杨可、邓高正

复审:周琦

终审:宋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