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德艺坊,听几段相声,已成为时下很多金城年轻人的喜好。
如今的德艺坊多了一枚“小女生”,她,就是朱娜,妥妥的“90后”,虽说登上这个舞台上不足一年,她的粉丝已能从德艺坊远远排到正宁路夜市上。
相声已成为融入我血液的一件事,相声和学习是我从小到大坚持时间最长的两件事。
朱娜和搭档对台词。
“不求观众喜欢,只要不讨厌就行”
严寒时节的金城冬夜,天气冷得凛冽。雕漆方桌、太师椅、一杯三泡台,古香古色的氛围和相声毫无违和感。
这是一个平日的夜晚,朱娜和往常一样,一下班就直接来到德艺坊,化妆、做演出前的准备……离演出还有半个小时,朱娜从舞台侧幕向观众席望去,舞台下的雕漆方桌前已经坐了不少观众,人们品着茶小声地聊天等待着。8点整,早已换好红色中式演出服的朱娜,和搭档别君登台了。这段《戏说西游》是朱娜的原创作品,以说唱为主,从古典名著《西游记》挖掘提炼出一些包袱,同时还原了“女儿国”中的情境,一段《女儿情》唱得声情并茂,朱娜还在台词里融入了时下流行的“共享单车”、“扫微信加好友”、“刷抖音”等流行词汇,间或溜出几句兰州话,瞬间让观众笑开了怀。
朱娜告诉记者,她还记着自己第一次登台的情景,虽然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但心里还是很紧张,“我倒不是怕忘词,就怕观众不接受女孩子说相声。当时我就想,不求观众喜欢,只要不讨厌就行。”第一场演出没忘词儿,算是顺当完成,为了能让更多观众喜欢,朱娜和搭档别君动了不少心思,“每次演出,我们都尽可能让包袱密集些,把笑点做足。”一个月后,有位观众找到朱娜说,“我还是第一次听女孩子说相声,耳目一新。”在征得朱娜同意后,两人还互加了微信,正是这位观众的几句话,坚定了朱娜站在德艺坊舞台上的信心。
上台表演之前,朱娜和搭档做最后的准备。
说相声并不简单,“贯口”练得想哭
朱娜打小就嘴皮子利索,两岁的时候就能背10首唐诗。“我从小就跟着爸爸听相声磁带,很小的时候就能模仿姜昆的《虎口脱险》中的精彩段落,五六岁的时候,就会说张保和的快板书了。”朱娜说,小时候每次串门走亲戚,都会被家里人拉出来表演一段。上了学以后,凡是学校表演节目,她和同学表演最多的就是相声。其实,朱娜的妈妈希望她长大后能成为一名律师,可是她却一发不可收地喜欢上了相声。
朱娜和德意坊结缘是在大三的时候,“当时我在校学生会文艺部,一位学长对我说,你喜欢相声,不如去德艺坊学学。”没想到,朱娜通过了德艺坊学员班的面试。“吉娃娃”是德艺坊的创始人之一,“我们一直想培养一对女相声演员,那一波包括朱娜共招收了两个女孩子,面试的时候没觉得她有多突出,只是感觉这个女孩子普通话还算标准,就留下来看看吧。”朱娜还记得“吉娃娃”老师当时说过的一句话,“说相声这个行当非常难,你现在选择还来得及。”就冲着这句话,朱娜暗暗在心里憋了一口气,“我就想看看有多难。”
当了学员朱娜才深深体会到,说好相声并不简单,光是日复一日的“贯口”就练得想哭……不仅如此,德艺坊在城市的中心地带,而她的学校在这座城市最东边的榆中县和平校区,她的家又住在这座城市最西端的河口区。每天学完相声,要么匆忙赶回学校,要么折腾几十公里路回家……最终德艺坊打造“女女组合”的计划,还是因另一名女孩子的退出而中止。去年3月,朱娜终于顺利出师,和搭档别君以男女混搭组合在德艺坊登台了。
“台上5分钟,来回4小时。”朱娜的妈妈曾这样形容过女儿奔波的辛苦,其实最让妈妈放心不下的,是朱娜每天演出完从德艺坊赶回在河口的家里,都已是午夜时分。直到有一天,朱娜因为经常熬夜晕倒了,妈妈实在忍不住劝她说,“不行就放弃吧!”很少红脸的母女俩为此大吵一通,最终妈妈还是没能拗过朱娜。
“把喜欢的事做成事业,离梦想更近一些”
“相声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朱娜说,相声和学习,是她从小到大坚持时间最长的两件事。
“相声作品中上很少有适合女孩子说的作品,更谈不上模仿和借鉴。”朱娜从走上德艺坊的舞台上,就开始自己进行原创。“我只是学到了一些说相声的技巧,但是却没有舞台经验,真正把作品落在笔下、在舞台上实现,并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相声是传统艺术,有传统文化的底蕴。”朱娜说,从开始创作时,老师们就说过,相声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借鉴,然后融入自己的理解抛砖引玉,“相声是有根基和韵辙的,不能跑偏,否则就会变成脱口秀。”朱娜在自己的创作中,刻意凸显了男女搭档的特点,比如《说唱相声》,主要以“说唱”形式来活跃气氛,而在《戏说西游》中也从适合女性的角度出发,还原了“女儿国”中的情境表演。
新年伊始,经过半年多的舞台实践,朱娜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说学逗唱是相声演员的基本功,她希望自己能够在“学”上有所突破。朱娜在创作上也有自己的想法,“现在的很多艺术作品都在玩穿越,最近我也琢磨着写一部穿越的作品,同时也尝试着在挖掘男女性别冲突上做点文章。”谈及新年愿望,朱娜的回答很实在,“希望自己每天能踏踏实实演出,能够把喜欢的事情做成事业,离梦想更近一些。”
文/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平丽艳
图/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赵鑫远
编辑/刘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