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搜索百科,你会发现唐婉的百科资料里的生平都是以陆游为中心,也只有陆游,而陆游的百科资料里,关于唐婉的却只有寥寥几字。

陆游,那个让人又爱又憎的诗人,爱是隔了千年的岁月还能感受到他刻进骨子里的爱国,一句“位卑未敢忘忧国”诠释了他对国家的热爱,一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将陆游的爱国情怀推上了巅峰。憎是即便千年已逝,对他和唐婉的故事依旧不能释怀,一句“山盟虽在,锦书难托”道出了陆游的深情与无奈,一句“欲笺心事,独语斜阑”述尽了唐婉心中的思量。

他的爱国,诗词和史书中有着详细的记载和体现,可是他与唐婉,却只有两首《钗头凤》和史书中语焉不详的几句。有谁知那个心中装满国家的人,夜里也总会思念佳人,奈何锦书却难以寄托自己的深情。又有谁知道那个才情绝艳的女子,白日里落落大方,可是晚上想写些心事,却只独自倚着栏杆。

跨越千年的岁月,仿佛看见了那个明媚动人的女子,这年,她刚二十岁,她的父亲是通判,而她自己的才情又力压当时久负盛名的才子。此时的她已经名声在外,深受各大年轻俊杰的青睐,可谓“名门才女”。

陆游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吗(陆游那个不负国家却负卿的诗人)(1)

而此时,陆游家境清贫,祖上虽然为官,但其祖父与其父都主张抗金,在南宋初期,这样的主张是得不到支持的,所以他们在官场式微。再加之秦桧本就反对主战派,陆游想通过科举考试报效国家,也因秦桧而得不到实现。所以说,此时的陆游真可谓是“寒门子弟”。

正是这样两个人,早年父辈有着约定,陆游父亲在二人幼时便以一支凤钗为信物,为二人定下婚约,二人也算的上是青梅竹马。后来随着陆家家道中落,本以为这场婚约会不了了之,但是唐婉却非常坚定,与仕途坎坷的陆游定下誓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唐家也算识大体,并未因为陆家中落而解除婚约,就这样,才华横溢,被无数少年俊杰梦寐以求的唐婉在芳华年纪嫁给了陆游。

本以为故事到这,应该是那“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好爱情故事,可命运就是爱捉弄人。二人婚后伉俪情深,唐婉非常支持陆游主战,也不嫌弃此时陆游身无仕途,但陆游的母亲却不满,她是那种骨子里传统的女人,她推崇“女子无才”,在她眼中,女人婚后就应该相夫教子,而不是舞文弄墨。可是唐婉的才华,怎甘这样无为,唐婉自然不愿,也正是这样的矛盾,导致陆游母亲愈发的讨厌唐婉。

婚后的几年,陆游主战,与当时朝堂之上那些人意见相左,得不到认同,仕途自然无望。其母不会这么想,她认为是唐婉没有尽到妻子的本分,文人气太重,影响了陆游的仕途。到了这,陆游让人憎的地方就来了,陆游没有坚持自己与唐婉的感情,听从了母亲的吩咐,休了唐婉。

其实,有人说古代对孝顺中的顺极为遵从,陆游自幼饱读儒家学说,自然不愿忤逆母亲。我们都非亲历者,不知事情具体,也不能站在现在社会的角度去看当时的问题,但陆游确确实实休了唐婉,这也意味着二人缘分已尽。

那个年代,女子本就没有太多话语权,即便唐婉身世和才情都不同一般女子,但也改变不了什么。唐婉将陆游的凤钗还课回去,并送给他一盆红色的海棠,希望二人相思尽断,此后再无半分牵挂。离婚后的陆游励精图治,把所有的悲痛转为动力,全身心放到国家上。而唐婉,悲痛日日侵蚀她的内心,每日以泪洗面。

后来,陆游又在母亲的安排下取了一个寻常的女子,而唐婉也再嫁。命运偏偏不愿放过两人,已是中年的二人,竟在一次游玩中不期而遇,恰好唐婉的丈夫也在。看到陆游妻子头上的的凤钗,正是当年二人的定情信物啊,不知道那时的唐婉心中所想,但才女毕竟是才女,不同于普通女子,唐婉没有刻意躲避,也没有指责。反而落落大方的敬了陆游一杯酒,像是放下了过往的一切。

陆游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吗(陆游那个不负国家却负卿的诗人)(2)

饮完酒后,陆游写下了那首提及就能想起他与唐婉爱情故事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是啊,你我相知相识,本就一场错,山盟虽在,锦书却再难寄托我的相思。

才女之名,也并非浪得虚名,唐婉也回了一首《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各成,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今日非昨日,夜深时忽然忆起往事,不免泪流两行,却怕被人发现,只能把泪水抹去,装作无事。

陆游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吗(陆游那个不负国家却负卿的诗人)(3)

而后,唐婉抑郁寡欢,没多久便去世了,自此二人故事结束,陆游的世界里,再也没有唐婉,唐婉的一生,却都是陆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