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年度巨献《朱熹》在科教频道播出,在收看热潮中,有不少微友致信提问如何理解“存天理,灭人欲”,我的理解如下,请各位点评,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

央视年度巨献《朱熹》在科教频道播出,在收看热潮中,有不少微友致信提问如何理解“存天理,灭人欲”,我的理解如下,请各位点评。

朱子天理论:天——春夏秋冬;地——金木水火土;人——仁义礼智信;循天理即遵循客观规律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真善美。

存天理灭人欲,是指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消除不必要的贪欲,如穿衣吃饭是天理,铺张浪费就是贪欲。

朱子的理学思想是元、明、清三个朝代的官方哲学和主流意识,一个好的思想,不同统治者从上至下贯彻过程中有些走样,是必然会存在,但也是偶然出现的。就如当前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方方日记的出现一样。

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独中华文明巍然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朱熹功不可没,唐朝佛教盛行庙宇林立,有诗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面对外来文明的冲击,本土文明要有重建和修复能力,“天若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天若不生朱熹,仲尼如长夜”,朱子的理学即新儒学,续千百年绝传之学,立亿万世一定之规,使儒学思想重先上升为中国人主流意识,中华文明没有断代,延绵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