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

春节最佳茶礼(传统待客茶礼的3条原则)(1)

宋朝不太有名的诗人杜小山(杜耒),有一句很有名的诗“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此诗之所以流传甚广,主要是因为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以茶待客、以茶示礼,凡有客人到来,主人定会捧出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这是基本的礼仪,可以表达主人的敬意。

这一传统礼仪至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早在东晋,太子太傅桓温就“用茶果宴客”,吴兴太守陆纳以茶招待来访的谢安。到了宋代,随着饮茶之风盛行,这种待客茶礼也就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春节最佳茶礼(传统待客茶礼的3条原则)(2)

客来敬茶的基本原则

首先是注重茶的质量,有宾客上门,主人家往往将家中最好的茶叶拿出来款待客人。敬茶往往以沸水为上,因为用未开的水冲泡的茶叶,一定浮在杯面,这会被认为是无意待客,有不够礼貌之嫌。如果时间仓促,不得不用温水敬茶或先端凉茶待客,主人应先向客人表示歉意,并立即烧水,重沏热茶。

其次讲究敬茶礼节。主人敬茶时,必须恭恭敬敬地用双手奉上。讲究一些的,还会在茶杯下配上一个茶托或茶盘。奉茶时,用双手捧住茶托或素盘,切忌捏住碗口,举到胸前,轻轻说一声“请用本”,这时客人就会轻轻向前移动一下,道一声“谢谢!”或者用右手食指和中指并列弯曲,轻轻即击桌面,表示“双膝下脆“南感感谢之意。

此外,客人为了对主人表示尊敬和感谢,不论是否口渴都得喝点茶。客来敬茶,体现的是以茶为“媒”,首先是为了向来客示敬,其次也是为了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清烦解渴,再者也表达了主人让客人安心入座和留客叙谈之意,使气氛更加融治。

春节最佳茶礼(传统待客茶礼的3条原则)(3)

不同地域的敬茶之礼

安徽人的茶礼非常讲究,主人家首先端上醇香的热茶。给客人上茶,双手上为敬,茶满八分为敬,饮茶以慢和轻为雅。有贵宾临门或是遇喜庆节日,讲究吃“三茶”,就是枣栗茶、鸡蛋茶和清茶,三茶又叫“利市茶”,象征着大吉大利、发财如意。

在湖南怀化地区芷江、新晃侗族自治县的侗族同胞喜欢用甜酒、油茶招待客人,请人进屋做客,要用酒肉相待,对客人还有“茶三”(吃油茶要连吃三碗)、“酒四”(酒要连喝四杯)、“烟八杆”(烟要连抽八袋)的招待规矩。

西南人敬茶讲究“三道茶”,每道茶都有含义。一道茶不饮,只是表示迎客、敬客;二道茶是深谈、畅饮;三道茶上来即表示主人要送客了。

春节最佳茶礼(传统待客茶礼的3条原则)(4)

茶谚中的待客茶礼

民间流传的很多茶谚之中也深谙以茶待客之道,如:“嫩茶待客”:在产茶区,茶农们多以上好的茶叶待客,茶农热情好客,平时自己多饮粗茶,客人上门则敬以细茶。闽西客家人家家备茶,有嫩、粗两种。粗茶置于暖壶内冲泡,自饮解渴;嫩茶为待客之用,客来,先递上一杯茶,以小茗壶冲泡,用小杯品茗。

“礼遇长者”:陕西农村如乡贤长者、至亲老人来家,主家多用煎小罐清茶的方式敬奉。因煎小罐清茶所用为好茶、细茶,煎大罐面茶,则用粗茶、大路茶。

“因客制宜”:江南饮茶,有在茶叶中另加搭配的习俗。若来客为老年人,加放几朵代代花,一是香气浓郁,二是祝福老人子确代代富贵;来客若为新婚夫妇,则杯中各放两枚红枣,寓有甜甜美美、早生贵子之意。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您答疑,可添加懂茶帝公众号,随时随地提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