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虞子期

此时,当你回忆起高中时代,首先映入脑海的会是怎样一副画面?是否还记得高中科学书籍中所提到的电子?如果还记得书籍中的电子形状和对应的解释,那么对这句话应该会很熟悉:电子是比原子更小的负电荷小球。然而,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科学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逐渐了解到这些与事实中的电子特性相去甚远。

量子物理领域的贡献(在量子物理领域对)(1)

原子和我们周围的世界有何关联

原子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便是电子。正是围绕每个原子核的电子,决定了相关化学反应是怎么进行的。关于这些知识,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相当丰富,比如:从电子和焊接,到成像和先进的粒子加速器。如果在物理实验中,将电子置于科学探究的中心位置,那么电子的形状会是什么样子?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具有较高难度的问题。

量子物理领域的贡献(在量子物理领域对)(2)

在量子物理领域调整形状的定义

根据目前物理学家们所知道的内容来看,电子并不具备内部结构,所以电子这个词最典型的含义就是没有形状。在现代语言中,小于原子核的物体行为可以由粒子物理学解答:“量子汤”是连续不断的“流状物质”,也是物质的基本块,它可以充分渗透到我们周围的整个空间里。在这种特定的语言中,电子被看作“电子场”的粒子、又或是量子。

如果可以理解上面这一点,当我们不能通过显微镜、或者任何其他光学设备,直接看到电子的形状,它是否还有意义?首先,只有当我们调整了自己对形状的定义,才有可能解答这个疑问。该定义可以在量子物理领域中使用,换而言之,它可以在极小的距离内使用。在宏观世界中,我们看到了不同的形状,这便意味着我们的眼睛也具有探测能力,可以观测我们周围不同物体的反射光线。

量子物理领域的贡献(在量子物理领域对)(3)

这是一种看似奇怪的思考方式,定义它们的形状,是通过观察到的物体在光线照射到它们时的反应。但这样的方式,却是量子粒子的亚原子世界中非常有用的形式,它在为我们提供定义电子特性方法的一种的同时,还模仿了我们在古典世界中描述形状的方式。到底是什么取代了微观世界中的基本形状概念?因为光只是震荡磁场和电场的组合,所以我们这样定义电子的量子特性是非常有用的。所施加的磁场和电场,目标电子将会携带关于它如何响应的信息。

量子物理领域的贡献(在量子物理领域对)(4)

特定外部电场中电子的2个特性

我们可以从电荷这个电子最简单的特性着手。如果放置在一些特定的外部电场中,它不仅描述了力,最终更是电子将经历的加速度。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可以更形象的来说明:在基础物理学的书籍中,电子的“带电球”类比,一个带有负电的大理石同样也可以发生类似的反应。

于此同时,电子还有另外一个“幸存”特性,被称为磁偶极矩。这四个字告诉了我们电子如何对磁场做出自己的反应:电子的行为和一个微小的条形磁铁很像,一直试图沿着磁场的方向定向。即使不能不过多地采用这样的类比,这是需要记住的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它们的存在,也的确帮助我们了解了一些关键点,比如:为什么物理学家要尽可能精确的测量这些量子特性。

量子物理领域的贡献(在量子物理领域对)(5)

量子特性是否描述了电子的形状

量子特性对描述电子的形状意味着什么?实际上,物理学家们有几个最简单、并最有用的说明,那就是电偶极矩和电火花加工。经典物理学中的EDM是在电荷空间分离时才会出现,如果是没有电荷分离的带电球体,那么它的EDM值应该是零。

当哑铃的重量相反时,则会出现一侧为负、一侧为正的情况。而宏观世界中的这种“哑铃”是具有“非零电偶极矩”的。如果物体的形状可以决定电荷的分布,这便意味着物体的形状必须和球形有所不同,这就是为什么EDM将量化宏观物体“哑铃”的原因之所在。

量子物理领域的贡献(在量子物理领域对)(6)

电子电荷和磁偶极矩的数值被改变

但是,在量子的世界中,EDM的故事则完全不同。在这个世界里,电子周围的真空并不符合它的名字,即:这个真空并不是空的。与之相反,这个“真空”的空间是由各种亚原子利息填充后短时间的虚拟存在。在电子的周围,这些虚拟的粒子形成了“云”。此时,只需要将光线照射在这些电子上,那么其中的一些光便可以从云中的虚拟粒子反弹,而不是从该电子本身。

这些反应意味着什么?电子电荷和磁偶极矩的数值都将被改变!通过量子特性的精确测量,我们可以捕捉到电子和虚拟粒子的相互作用表现,以及电子的EDM是否也会被改变。这其中最有意思的当是我们可能会发现未知的粒子种类。通过将目前公认的宇宙理论(标准模型)中计算的EDM尺寸理论和测量到的结果进行比较,然后观察得出它们对电子偶极矩所带来的影响。

量子物理领域的贡献(在量子物理领域对)(7)

理论模型如何解决标准模型的缺点

在已有标准模型的情况下,之所以会提出理论模型,自然是为了解决现有模型的缺点,达到预测新的重粒子存在的目的。通过这些模型,我们可以填补目前宇宙理解的空白部分。而模型的验证,则可以通过证明新的重粒子的存在。同时,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云”中的电荷分布和对电子EDM影响是如何被这些新粒子改变的。所以,通过ACME实验中电子偶极矩的观察,便可以证明事实上的确存在新的粒子,这也是该实验的终极目标。

有一个有趣的结果,那就是ACME并没有观察到:EDM在实际上排除了在LHC上最容易监测到的“重质新粒子”的存在。对于一个桌面大小的试验而言,这已然是一个不同一般的实验结果。这对我们在巨型强子对撞机上直接搜索新粒子的计划产生了影响,甚至包括我们的理论应该如何构建描述自然。通过研究电子如此小的东西,居然可以告诉我们很多关于宇宙的事实,这的确是一件神奇的事。

头条“科学朋友圈”开通了!欢迎加入讨论科学:科学朋友圈

,